我在大明割韭菜!
古代一般軍隊崩潰數值在5~0。
也就是說,死的人超過全軍的5~0,其他人就扔家夥不乾了。
這是一般情況下,除了極少數的一些名將帶出來的軍隊,這個數值可能會高一點。
而且,隨著軍隊人數越多,這個數值越低。
例如你有0萬人,在大規模會戰中,你死個五六千,全軍就有崩潰的危險了。
軍隊一旦崩潰,那就不是以個人意誌力為轉移了,你就算拿個擴音器在那裡瘋狂喊麥,把紫金錘喊出來都沒有用。
說不定還被逃跑的人踩死。
明末的農民軍打仗,那崩潰值就更低了,畢竟是農民,沒有受過訓練。
低到什麼程度呢?
低到有時候無法想象的程度。
而且還非常有特點。
按理說,古代冷兵器戰爭,就是雙方擺好陣型,在指揮官的指揮下衝鋒,看誰先崩潰。
神一魁的人不一樣,應該說大部分農民軍都不太一樣。
可能是早期的造反缺乏專業人士,大家在打仗的時候,上去先不是列陣,也不是衝殺,而是先嘮一會兒。
明軍也都是一群扯淡的,對方想閒聊,那就閒聊唄,反正我是吃朝廷俸祿的,打贏打輸跟我們小兵關係不大。
於是經常就出現先聊天的情況。
聊天其實也是有目的的,就是能不打就不打,畢竟大家都不容易。
咱們是沒飯吃了造反,你們是給朝廷打仗也沒飯吃沒軍餉。
窮逼何必為難窮逼呢?
等聊完了,確認不打了,明軍收攤,農民軍也收攤,明天找機會繼續閒扯,順便聊聊哪裡有吃的,咱們下去過去那裡去搶。
知道農民軍要走,不在自己的管轄區域,明軍統帥也睜隻眼閉隻眼,讓他們去禍害彆人。
這基本上是大多數明軍剿匪的常規狀態。
可是!
今天不同了。
今天來了一個極度認真的人。
洪承疇是那種老板給多少錢,他就出多少力的人。
但是盧象升是那種,老板隻要信任我,我覺得全力以赴,即使老白不信任我,我也拚命。
這種人遇到好上司,雙方都相互成全,但如果遇到操蛋的,基本上就玩完了。
神一魁的人很快就稀裡嘩啦擺開了鬆散的陣型。
裝備好一點的拿著鐮刀,稍微差一點的拿著鋤頭,一般人拿著木棒。
相對來說,神一魁的這支人馬在農民軍中算是比較弱的。
像王嘉胤就不同,人家是有正兒八經的鐵甲,還有戰馬。
神一魁旁邊一個瘦子先吼了一嗓子“哪裡來的,報上名來?”
盧象升麾下的人都麵麵相覷。
因為他們有一點點沒有聽懂。
畢竟對方說的是陝西話,而盧象升帶的這群人是北直隸大名府的人。
“兄弟,哪裡來的,有沒有老婆,沒有給你介紹一個。”
盧象升聽了聽,似乎仿佛有可能大致聽懂了一丟丟。
這是什麼套路?
這是要閒聊了?
敢情楊鶴兵敗,不是被打敗了,而是大家坐下來閒聊,聊著聊著,不願意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