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割韭菜!
關寧軍前鋒營是步兵,黑壓壓的一片,開始穩步往前,向前方的建奴靠近。
衝在最前麵的是曹文詔的隊伍,這是吳襄有意安排的。
曹文詔是一個什麼人呢?
曹文詔是一個悍將。
每一個人帶兵的風格都不太相同。
例如盧象升,是那種對軍紀非常嚴明的人。
例如洪承疇,是那種手段非常狠辣的人。
例如袁崇煥,是那種脾氣非常衝,和上司不太會打交道,但對下屬還是很好的人。
而曹文詔呢?
他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人,他的軍隊軍紀不會太好,但絕對都很能打。
他甚至有些放縱他的部下,但他的部下絕對不是烏合之眾。
要知道,曆史上,這個人從熊廷弼時代,就在遼東,一直到孫承宗複出,後來還參加了平叛,是農民軍最害怕的明軍將領之一。
他在遼東守城的時候,更是沒有丟過一城一池。
曆史上的洪承疇也這樣評價曹文詔“世間第一良將”!
前鋒營的隊伍並不太整齊,但一個個都凶神惡煞。
很快,建奴的號角聲也響起了,還有震天的戰鼓聲。
建奴的前鋒營也開始往前推進,從高空俯瞰,建奴隊形整齊,往前推進的速度很快,殺氣充沛。
在步兵的後方,是弓箭手,左右兩翼是騎兵。
八旗最擅長的其實是騎兵、步兵和弓箭手的配合。
如何配合?
明末的女真是農耕文明,同時也是狩獵文明。
建州女真非常擅長打獵。
打獵怎麼打?
通常都是圍殺獵物。
努爾哈赤草創時代,八旗的打法就是圍殺敵人。
雖然到了皇太極時代,作戰編製有了進一步的改善,戰術也有了大大的升級,但雛形依然保持著。
打獵要先探查,然後再包圍,最後合圍。
早在明軍在十裡之外的時候,八旗的探子們已經來往多次探查了這支明軍,對這支明軍已經非常清楚。
德格類的打法也很簡單,中軍步兵推進,後麵弓箭手壓陣,左右兩翼騎兵向兩側拉伸,將明軍主力切割開,進行圍殺。
當然還沒有完,自從八旗掌握了火器,就開始在軍中普及武器。
很快,明軍中軍主力就與八旗拉進了距離。
一瞬間,漫天箭雨傾瀉而下。
許多箭矢射到盾牌上,發出叮鈴的聲音。
最前麵的明軍則推著戰車,人躲在戰車的木板後麵,每一個木板的正麵都插上了十來隻箭。
木板後麵的明軍手裡拿著火繩槍,正在等候距離拉近。
但是不是所有的明軍都能防禦住,也有十來個明軍被射中,又十來個明軍倒地身亡。
明軍沒有停頓,繼續往前衝鋒。
建奴立刻發動第二波弓箭。
又一次弓箭如雨,木板上插的箭矢更多,這一次明軍又死了十來個人。
現在雙方距離有百米之遠。
這也是建奴為什麼會在這裡開始射箭,因為這是弓箭的有效射程。
明軍必須快速越過這百米的路程,如果越不過,前線潰敗,後麵基本上就會引發大的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