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陛下的聖旨竟有如此之威力。”
林躍站在甲板上,望著前方波光粼粼、風平浪靜的海麵,以及在海上盤旋飛舞的海鷗,不禁發自內心的讚歎道。
汪直聞言滿是恭敬的說:“陛下乃九五至尊,陛下之詔令,天地諸神無不奉行,四海妖邪莫敢不從,能有如此效果,自然在情理之中。”
林躍默默點頭,他現在可以說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可以說這一道聖旨不斷勒令海上諸般異象消退、為他們打通一條暢通無阻的前往蓬萊仙島的道路,同時也拯救了整支艦隊,使之不必葬身於茫茫滄海之中。
而這時鬼策忽然開口提醒道:“後方金光消散、異象再一次驟降了。”
林躍聞言疑惑的轉身望去,卻見天空依舊湛藍一片,他疑惑的望向鬼策。
但還不待鬼策開口,徐福便解釋道:
“這位道友說的不錯,那道金光乃是氣運所化,陛下將氣運附著於聖旨之上,鎮壓海上異象。
如今貧道感受到氣運已消散大半,異象要不了多久便會重降於海上。
不過如此剛好,我們已然渡過異象之地,如今異象再現,也能杜絕旁人借機登上仙島。”
林躍聞言想用聚氣術望一望,但猶豫片刻後便作罷,畢竟想必要不了多久他們便將登上蓬萊仙島,到時聚氣術留著也許會有大用。
而此時鬼策則拱手說:“晚輩鬼策,見過師叔。”
徐福聞言臉上先是有些詫異,他當即伸手掐訣,隨後恍然大悟的笑道:“原來如此,不知你師父可還安好?”
鬼策施了一禮後方才回道:“師父一切都好,但還望師叔恕晚輩失禮,今日方才拜見師叔。”
“自家人不必多禮。”徐福滿臉笑意,他說:“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讓貧道得見我輩門人,當真是一幸事,你這段時間便跟在貧道身邊吧,貧道還有許多事想問問你。”
“侍奉師叔,乃是晚輩榮幸。”鬼策拱手應道。
而林躍見狀則是在一旁查看起來自己的屬性。
【姓名:林嶽
稱號:武林盟主
身份:武將大秦)
爵位:武威侯
官職:郎中丞剿異軍將軍、虎賁中郎將、大秦皇家海軍第二艦隊將軍)
功法:《殺神訣》四層86)
武力:94官職+4,爵位+4)
......】
“86?怎麼《殺神訣》第四層直接上漲到86了?”
林躍心中大震,隨後他不禁暗道:
“前段時間自己剛剛看過自己的屬性,而這段時間自己什麼也沒有做,僅僅是剛剛那道小一些的金光鑽入了自己體內。
而那道金光據剛剛徐福所言,乃是氣運化成,那麼說的話,自己《殺神訣》第四層是靠著氣運才上漲的?”
林躍想到這點有些難以置信,這世間氣運難尋、更難得,究竟什麼樣的功法會是靠著“汲取”氣運修練?
要是真要靠氣運的話,自己如今僅是一介侯爵,豈不是永遠也修煉不到儘頭?
他臉色有些難看,因為自己的武力雖然因為《殺神訣》進度的提升再度上漲兩點,達到了94,在大秦氣運加持下已然達到了一流武將巔峰,即將邁入傳說武將的境界,但大概率也提升不了多少了,畢竟他再難有這種好機會坐享其成般接收到如此渾厚的氣運了。
而這時邢道榮驚呼道:“主公,後麵變天了!”
林躍回過神來,聞言扭頭望去,隻見後方厚重的烏雲連成一片,正緩緩湧來,遮蓋住天空。
他當即吩咐道:“吩咐艦隊,全速前進,儘快登上仙島!”
“諾!”眾將應道,隨後整支艦隊緩緩加速。
而林躍則問道:“先生,我們已然渡過海上異象,如今卻不見仙島,不知我們應該如何?”
徐福淡淡笑道:“侯爺放心,我們即以“通過”仙人考驗,便無論如何都將成功登上仙島,區彆隻在於時間長短而已。”
林躍疑惑的問道:“那我們一直向前?”
“可。”徐福淡淡點頭。
“徑直向前駛進,哨船向前,有情況隨時彙報。”林躍吩咐道。
......
幾個時辰後,
船頭忽然傳來一道道激動的喝聲:
“仙島!前方有島嶼!”
林躍聞言當即從船艙中走了出去。
隻見此刻已是黃昏,原本明媚的天空此刻已是一片血紅。
而遠處一座若隱若現的山尖浮現在眾人的眼中。
“加速前進!哨船兵分兩路,一路沿島嶼沿岸巡視,另一路先行登陸,向前探查、做好警戒。”林躍當即吩咐道,隨即他頓了頓,沉聲說:“都小心些。”
雖然他們一路暢通無阻的渡過異象,但仙島之上到底什麼樣,誰也不能打包票。
畢竟他們之中,沒人曾登上過傳說中的仙島!
況且要若是仙島之上真有仙人居住,那他們貿然登島,恐怕也會惹得仙人不喜。
林躍此刻心緒萬千,一時間真到了仙島,他倒是有些手足無措起來。
而隨著艦隊不斷前行,仙島的全貌也映入眾人眼中。
說是仙島,但其海岸線卻是一眼望不到儘頭。
而島上山巒起伏,鬱鬱蔥蔥,在夕陽的映襯下,倒真有些世外桃源、人間仙境的感覺。
“侯爺,我們馬上便要到了。”徐福此刻也是雙眼泛光、隱隱帶有些激動的說。
林躍見先行哨船已經緩緩靠岸,便沉聲問道:“先生,若是島上真有仙人,我們屆時該當如何?”
徐福猶豫片刻後笑道:“貧道登島後,先行沐浴焚香祭拜一番,屆時再做打算不遲。畢竟我們受陛下重托,身肩大秦百姓之重任,無論前方是仙境、還是煉獄,我等都要去探一探!”
說著,他吩咐道:“師侄,為貧道取些淨水來。”
“是,師叔。”鬼策應道。
隨即二人便快步走入船艙之中。
而林躍則等二人進入船艙後,方才手拄在墨同的肩膀上,故作不經意的問道:“這一門之中能出兩位道家大才,也不知是哪路高人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