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內,
林躍麵色凝重。
因大將軍蒙恬離世,武城侯王離,繼任長城軍團將軍之位。
而隨著蒙古大敗,匈奴苟延殘喘,大秦北部的威脅頓時消減了大半。
不過如今大戰雖停,但小戰卻仍是不斷,所以胡亥對長城軍團並沒有過多調動,想必要等到戰事徹底平定,胡亥方才會對長城軍團進行封賞與調動。
除卻長城軍團,胡亥對鹹陽的動作,不可謂不大。
太仆馮毋擇有功,封侯,仍任太仆一職;
少府丞章邯有功,封伯,升任將作少府。
而林嶽自己,則是升任郎中令。
原郎中令蒙毅,告老還鄉,胡亥已於兩日前批準。
林躍知道蒙毅是心中有愧,無論他接受什麼任務,但他身為郎中令,始皇帝因大戰而病逝,他卻身處濟北郡、毫發無損。
饒是胡亥不說什麼,但滿朝文武的悠悠眾口,與市井間的流言蜚語,都將無時無刻的侵擾蒙毅。
況且如今的胡亥不說什麼,但誰也無法保證在流言蜚語下,未來的胡亥心中將會如何去想。
再結合蒙毅的性子,辭官,是最好的出路。
而虎賁軍都尉,蒙家的蒙放,升任郎中戶將。
至於原先的郎中戶將呂布,則升任郎中丞。
除卻郎中令,中尉之中的變動也不小。
雖然辛勝仍任中尉,但中尉軍作為此番隨始皇帝會獵陰山的主力之一,且在趙匡胤率衛戍軍出海,剩餘衛戍軍輪調後,戰力不可避免的減弱,傷亡也不可謂不慘重。
原衛戍軍封號將軍秦寒,升任為中尉丞。
而如今衛戍軍的四個封號將軍,除卻先前便升任的封號將軍的龐耀,從有實無名變為有名有實的潘鳳外,一名封號將軍於此戰戰死,由虎賁軍校尉邢道榮繼任,至於那最後一個封號將軍的位置,則依舊由留守鹹陽的老將羅瑾擔任。
而同屬中尉麾下,四令之一,負責帝都鹹陽門禁的寺互令,則出乎意料的由虎賁軍都尉,趙成擔任。
而同為四令之一,掌管鹹陽城內武庫的武庫令,則由同為虎賁軍都尉的王乙擔任。
至於衛尉,變動則不大。
衛尉依舊由石廣擔任,這也在林躍的預料之中,畢竟先前他很識相,且年過花甲,胡亥不如借此賣群臣一個安心,沒必要在這個時候將衛尉換人。
畢竟如今最為重要的便是穩定。
隻有朝堂穩定,群臣不必人心惶惶,胡亥才能騰出手來應對即將到來的“天下大亂”。
而除卻郎中令、中尉與衛尉之外,其餘諸卿的變動寥寥。
許是如今登上帝位的胡亥,與另一個世界曆史上的胡亥不同。他乃是始皇帝的在幾名心腹大臣的眼睛下親口承認的繼承人,所以也不必再清洗一批對遺詔有異的臣子。
林躍倒是樂見其成,畢竟如今來看,雖是胡亥與他“不熟”,甚至先前有些“小仇”,但隻要大秦能夠少些變動,便能在玩家重新登錄遊戲後,多些精力去應對。
而就在此時,龍椅之上的胡亥忽然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