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是個好人。”
筆友尷尬的笑笑,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也這般大的歲數,快六十了吧!兒女們一個個離家尋找生計,家裡就留下老父老母,家裡的農活,春耕夏種秋收,駛牛打耙全靠他們,那是何等的辛苦啊!現在,家鄉進入雙搶季節了吧,天氣酷熱,田裡地理,搶收搶種,就那麼短短的三十來天的時間,工作量是多麼的繁重啊!他清楚的記得,近幾年,家鄉人在這個大戰紅五月的雙搶季節,每年都有中老年人意外死亡。其實意外之中也不意外,幾乎都是勞累致死,隻不過有的人是喝農藥自己想死。就其深層原因,是因為農活太累,而收獲卻抵不過國家的公糧稅收,省吃儉用也抵不過鄉鎮的集資派款,忍著虛勞病痛還要籌集大春的農資化肥,而且還提心吊膽老天爺是否風調雨順。於是,他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便選擇了死。這樣的列子太多了。
很快,他們來到一個村莊,這應該是全漢人居住的村莊吧。雖然每戶也都自成院落,但卻淩亂的散落在胡楊林中,村子裡全是黃泥土路,村民也都是紅磚大房,卻沒有一戶是樓房,還有為數不少的泥坯矮小的房子,沒有院落,有幾家房前栓著騾子,幾隻雞在房前屋後的垃圾堆裡尋著食物。跟那央都瑪村相比,那個是世外桃源,這個就是貧民窟。
老太太的家就是這破敗不堪的泥坯小房,牆麵都開始有泥土剝落,有隻雞在樹蔭下尋食,房前屋後卻很乾淨。筆友放好架子車,老太太忙招呼他進屋裡坐,並呼叫道“剛子,快端點水出來,叔叔洗手。”
隨著老太太話音落地,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從屋後出來,道“爺爺奶奶,你們這麼快就回來了。”他看了筆友一眼,便跑進屋裡,很快便端了一盆子水出來,盆裡水中放著一根很舊的已經有點破損的毛巾。老太太埋怨孫子道“剛子,快去換根新毛巾。”筆友忙說道“沒關係,乾淨就好,乾淨就好。”老頭說道“筆友,家裡就這條件,你彆見怪。”
筆友洗著手,抹著臉,道“都一樣,都一樣。”稍停,他又對小男孩道,“剛子,今天沒讀書啊?”剛子見問,還天真的笑臉突然憂鬱起來,他默默地看著爺爺奶奶,沒有說話。老太太歎了口氣,道“家裡窮,交不起學會,沒辦法。”
“剛子的父母呢?”
剛子突然撲進爺爺的懷裡淒慘的哭了起來。爺爺一邊撫慰著孫子,一邊長籲短歎地說道“剛子他媽媽是我們從雲南買來的新娘,她在生下剛子不滿一年的時候就走了,剛子他爸爸便去雲南尋找,可這一去竟然七年沒音信。唉,也不知道他們還在人世沒有,可憐的孩子。”
老太太抹著眼淚,哽咽道“我們沒用,對不起孩子,沒有能力讓孩子上學。”
爺爺忙自責的說道“是我沒用,要不是我有殘疾,肯定能掙上錢讓孫子讀書的,都是我沒用。”他說著,就去揪打自己的右臂,老太太忙著抓住他的左手,道“老伴啊,在我心中,你永遠都是英雄,你們家為了打鬼子付出了太多,你們都是英雄。”
筆友抓住爺爺右手,原來老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齊著手掌被截斷,“爺爺,你能給我講講這兩根指頭的故事嗎?”筆友無比心疼,昔日的抗日英雄,沒想到晚景如此淒涼。
老人笑了,道“沒什麼可講的,就長話短說吧。”老人看著自己右手掌,想起了幾十年前的那次戰爭,他一臉凝重的講述了起來原來,老人是盛世才手下的兵,他的家就在當時的迪化城裡。國共第二次合作全麵抗擊日本侵略者,他們當時的任務就是修築伊犁到霍爾果斯的道路,以打通蘇聯到中國的國際援助通道。也就是現在的這條國道。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辛,築路全靠人們人力完成,老人的手就是在開道引爆炸藥的時候受傷致殘的。當時全麵抗戰,他的哥哥變賣了所有家產捐助軍資,並且也參軍上了前線,從此便緲無音訊。抗戰勝利後,老人由於不想看到中國人打中國人,於是當了逃兵,在這兒以難民的身份隱居了下來,直到現在。
想起過去的歲月,老太太也笑了,道“他不愧是大城市來的,還當過兵,有知識有膽量,在我們這一帶,他可是名人,在農閒時間,他便教孩子們讀書識字。唉,隻可惜現在他老了,眼睛也花了,耳朵也背了,要不然他親自教孫子識字,一點也不比上學差。”
筆友心情沉重,道“爺爺,你是抗日英雄,你是共和國的功臣。你的情況,政府知道嗎?你為什麼不去找政府呢?”
老人歎了口氣,道“找過,可是我是盛世才的兵,又沒有隻字片言能證明我的過去,沒人相信。”
老太太說道“其實這樣很好了,就是對不起孫子。”
筆友沉默了,他不相信老人會騙人,他相信老人所說全是真的,老人就是抗日英雄!老人雖然貧窮,但是從他的眉宇之間流露出的凜然正氣卻能讓任何宵小之輩為之膽怯。任何時代,英雄都是人們敬仰的對象!但是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人們似乎已經不再提及英雄,或許是這個時代根本就沒法造就英雄。
那這些老英雄就顯得特彆的彌足珍貴!雖然他沒有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沒有可歌可泣的傳奇人生。但是他有中華兒女固有的錚錚鐵骨,更有炎黃子孫的凜然正氣。羞與鼠輩共神州,拚將少年頭,縱死不令萬事休。
我該為英雄做點什麼?
“既然這樣,爺爺,剛子讀書的事情就交給我吧,我負責來籌集他的學費。”他想到了阿古麗的男朋友阿裡木就是人民教師,而且很有愛心。他想,有阿古麗和阿裡木幫忙,剛子讀書的事情就解決了。因此他說道“爺爺,奶奶,你們放心,剛子一定會讀到書的,你們等著我的消息吧。”
筆友說著,起身告辭。爺爺奶奶不依了,非要留下他吃了午飯再走。盛情推脫不掉,筆友隻得留下來,在老太太去煮午飯的當口,他也一邊和剛子將拉回來的煤渣搬運到屋裡,一邊和爺爺聊著家常······
再說呂希燕得到賈瓊英和淡玉潔的勸,心情平靜下來,想著等著筆友午飯的時候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解釋,於是便著手煮著午飯,她要做筆友喜歡吃的麵條。
看起來表妹沒事了,淡玉潔方才和賈瓊英離開磚機食堂,各自回去。淡玉潔腆著個大肚子回到自己的家,提出一袋垃圾準備把它丟進河裡去,卻看見夏流規規矩矩的站在陳燕的房門前,而陳燕的房門卻緊閉著,似乎陳燕沒在屋裡。她笑了,道“夏流,你在這兒乾嘛?”
夏流尷尬的笑道“沒乾嘛,就是等陳燕。”
淡玉潔道“是陳燕不讓你進屋還是陳燕根本就沒在屋裡?”
這是,他們房間後邊的坎上的小屋裡出來一個人,是磚機上叉架的回族青年馬英華,他笑道“夏流,你都吃了幾回閉門羹了,還這麼癡心啊?”
夏流道“馬兒你小孩子家家不懂,這叫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果然,夏流的話剛落,陳燕便把門打開了,她從屋裡出來,又關上門,看了夏流一眼,抿嘴笑道“你怎麼還在這啊?”
夏流忙道“你不是叫我呆在門外嗎?沒有你的命令,我怎麼敢離開呢!”
馬英華嗤的一聲冷笑,回屋去了。淡玉潔笑道“陳燕,你就這樣對夏流啊“她本想問她和筆友是怎麼回事,但是話道嘴邊又咽回去了。
陳燕笑了笑,回頭對夏流道“你就待在這把,我上去做飯了。”
夏流哦了一聲,果真原地呆著不動。淡玉潔也忍不住笑,道“夏流,你也太聽話了吧。”
夏流醒悟,忙拔腿去追姑娘,同時高聲唱道“妹妹等等我,哥哥有話對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