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韋氏為常在,居雨花閣西側殿。
侍妾趙氏為答應,居春禧殿後殿。
侍妾劉氏為答應,居春禧殿後殿。
其實宜修是存了自己心思的,甄嬛上一世不是抬旗賜姓居住永壽宮嗎?那這一世自己就把真的鈕鈷祿氏放在永壽宮,用了甄嬛上一世的封號熹。
還有烏拉那拉柔則,這一世胤禛可沒有隨她的心意,叫她菀菀,她這麼喜歡自己那個小字,那自己就將她這個小字贈與她做封號,隻是那個莞莞類卿,今生還會是這個封號嗎?
至於其他人,宜修不過是按照上一世的名單和封號定的。
胤禛看著名單上的份位,對宜修的安排也是滿意。
胤禛:“卿卿安排的極好極妥貼,那就按照這份名單分發下去吧,讓內務府開始整修宮殿,明天就將她們都接進宮來吧。”
宜修:“好,隻是成年的皇子是需要住在宮中,還是單獨開府?”
胤禛:“就不用讓他們折騰進來了,單獨給他們開府吧,至於雍親王府,就改一個牌匾,留給咱們弘暉住。”
宜修:“皇上太偏疼了咱們弘暉一些,就不怕彆的姐妹們吃醋嗎?”
胤禛:“弘暉是咱們的嫡長子,人品貴重,辦事妥貼。朕對他是抱有大期待的,況且卿卿,朕封了弘暉為承郡王,承之一字,你心裡麵是清楚的。”
宜修:“皇上,臣妾知道您心疼弘暉,隻是皇上如今正值壯年,不宜過早側立太子,再等兩年也是使得的。”
胤禛:“好,那就按照卿卿的意思。”
後院眾人已經在府內等了四五天,心情也逐漸開始焦躁起來,宮中暫時還沒有下冊封她們的名單。
這後院兒裡麵的女人不多不少,隻是宮裡麵能被稱得上娘娘的位分,就那幾個。
眾人也都是削尖了腦袋想當娘娘,畢竟嬪位和嬪位之上就可以掌管一宮被統稱為娘娘,若是隻是封一個貴人,那也沒什麼意思了。
柔則自然是對自己很有期待的,自己侍奉了皇上這麼多年,家世又高又出自滿軍旗上三旗,就算是得不到妃位,一個嬪位也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這些年皇上對她並不算熱絡,她雖服用息肌丸,讓自己的容貌和身段兒看起來十分年輕。可她畢竟已經四十三歲了,再怎麼保養,息肌丸的功效在甚,她現在臉上還是留下了幾分歲月的痕跡。
這些年胤禛來自己這裡,無論自己使出渾身解數,胤禛都是來這兒陪她說一會兒話,二人就和衣而眠。
這麼多年的王府生活早已經磨平了柔則的棱角。這二十多年她都活在後院兒眾人的聲討之中。
和柔則一樣,對自己位分抱有期待的還有年世蘭。胤禛登基,他們年家出力不少。自己又是胤禛當親王時的側福晉,彆說一個妃位就是貴妃之位,她也是當得的。
況且皇上登基恩賞大臣的時候,將自己家抬了旗,由漢軍鑲白旗抬到了漢軍鑲黃旗。
清朝的貴妃之位必須是上三旗的女子。皇上一登基就給自己的家族抬旗,怕是有要晉自己為貴妃的心思。
年世蘭細細的打量著一旁的索綽羅氏,就算比自己進府早又怎麼樣,就算你有阿哥又怎麼樣,不還是要被我年世蘭狠狠的踩在腳下。
李氏早已經歇了心思,她的三個兒子沒有一個伶俐的,從不肯將心思放在學習用功上。每日隻想著如何吃喝玩樂,弘昐每日忙著逗蛐蛐兒逗鳥,弘昀每日想著騎馬射箭,而弘時,雖說自己一直逼著弘時在書房讀書,可是弘時怕是隨了自己腦袋不好使,背一篇文章竟然要背三天。
況且自己這三個兒子娶的福晉都是皇上當時親自做的主。隻有姓氏高貴,家裡麵卻沒有高官。
怕是皇上也沒有將這大清朝交給自己這三個兒子的心思,況且皇後的嫡長子頗受皇上和先帝爺的喜歡,這大清江山以後自然是要交在嫡長子身上的。
李氏現在內心歇菜了,隻想著皇上看在自己為他生了三子一女的份兒上,皇後看在自己這麼多年對她多有尊敬的份兒上,能給自己一個嬪位,李氏阿彌陀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