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強忍咳嗽,拱手道:“至尊莫要擔心,我隻是路上受了風寒,將養幾日就行。”
孫權沉吟片刻,徐徐而道:“上回奪取三郡,就已經惹得劉備大怒。”
“這次若是還不能成功,劉備必會在荊州駐紮重兵提防。”
“.”
未等孫權說完,呂蒙抱拳大呼:“至尊,江東諸將沒有人比我更懂荊州!”
“我雖染病,但奪荊州的氣息尚在!若不能奪得荊州,我提頭來見至尊。”
孫權不由蹙眉。
呂蒙這話聽得孫權頗為不喜。
雖然孫權器重且信任呂蒙,但奪取荊州牽涉甚多,孫權並不想假手於外人。
孫皎是孫權的堂弟。
若孫皎奪了荊州,就相當於孫權奪了荊州。
當天下皆知“孫權在建業運籌帷幄,令堂弟孫皎暗奪荊州,成江南王霸之業”時,就沒人記得孫權在逍遙津的恥辱了。
若是呂蒙奪了荊州,天下人隻會認為呂蒙取荊州、擒關羽成就不世威名。
就如同昔日周瑜赤壁退曹兵時,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飛灰湮滅,時至今日依舊留有餘威。
赤壁用兵,孫權才是江東之主,可這天下人傳頌的卻是周瑜退曹兵,而不是孫權退曹兵。
逍遙津一戰,世人又隻記得孫權連曹操麾下一降將都打不過,更是被八百死士突入中軍,斬將奪旗!
倘若呂蒙再奪荊州成功,而世人又傳頌呂蒙的威風,那麼孫權“不知兵”的印象就可以固定了。
對孫權而言,功高蓋主,是最忌諱的!
若不是呂蒙向來忠誠,而孫皎又不如呂蒙,孫權很想一腳踢飛呂蒙,然後來一句“你在教我做事?”
仔細斟酌利弊後,孫權最終鬆了口:“虞仲翔頗曉醫理,子明可先養病,待時機成熟,再做計較。”
呂蒙暗暗鬆了一口氣。
倘若孫權真要讓孫皎來執行這個計劃,呂蒙寧可撞死。
為了奪取荊州,呂蒙都不惜用自殘的方式來迷惑關羽,如今時機就要到來,豈能將這份大功讓與他人?
敘聊片刻後,呂蒙便請辭離開。
看著呂蒙離開的背影,孫權那冷毅的雙眸中閃過幾分寒意:“周瑜如此,魯子敬如此,你也是如此。”
“這江東,是孫氏的江東!”
“為何爾等都想要獨攬大功獨享威名?”
“為何你們就不能如衛青霍去病一樣,隻表現出武勇善戰而不貪功呢?”
“倘若衛霍貪功,又豈能有武帝威名留存於世?”
“功不可蓋主,這道理都不明白。讀了這麼多書依舊還是那個吳下阿蒙啊!”
深深的呼了一口氣,孫權雙眸的寒意又逐漸消失:“罷了,待取了荊州再設法吧。”
孫權喚來親信,語氣凜寒:“告訴曹丕的使者,他的條件孤答應了。”
“但孤會不會去打荊州,取決於曹丕有沒有本事讓關羽抽調南郡駐兵。”
“倘若曹丕沒那本事,就彆怪孤趁虛去搶合肥!”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