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鳳是關羽唯一的女兒,諸葛喬又是關羽認可的女婿,這迎親自然是幸運如流水,不會有半點兒的波折。
平日裡不喜飲酒的關羽,今日也在宴禮上小酌了幾樽,那曬得有些黑的臉也多了紅潤。
紅臉的關公,隻要沾酒,就會臉紅。
期間。
劉禪去見了養病的劉封。
見劉禪來江陵城探望,劉封又驚又喜。
這是劉禪和劉封當了這麼多年兄弟,第一次真正的傾述。
劉禪質樸沒心機,有什麼說什麼;劉封也同樣心機不深,這一交談,劉封也真正明白了諸葛喬昔日的勸諫。
“父王不是袁紹劉表,我與阿鬥,也不是袁譚袁尚劉琦劉琮。”
“阿鬥如此敬我這兄長,我又豈能不庇護阿鬥!”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當兄長的,是應該要保護弟弟的。”
看向劉禪那胖胖小臉上的真誠笑容,劉封暗暗有了決意。
諸葛喬在江陵城待了一日。
翌日便迎關鳳登上了婚船,準備返回成都。
關羽親自策馬來到江邊相送。
“阿喬,我本想留你在荊州,今後就可將荊州軍務移交給你。”
“隻是你心不在此,我也不能強留;今日一彆,也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
“你今後有何打算。”
關羽望向滔滔江水,凝聲而問。
諸葛喬肅容,指向江東方向:“江東的孫權,雖然奪荊失利,但我料其賊心不死,定會再設法謀奪荊州。”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若我留在荊州,光是防備孫權就能耗費我大半精力,更彆提北伐曹操,助大王成就王業了。”
關羽不由冷哼:“昔日江東猛虎孫堅,孤軍敗董卓,何其的英雄;小霸王孫策,亦是以數千新兵打下江東六郡,亦可稱豪傑。”
“唯有孫權小兒,隻會鼠輩行事,隻恨不能親手將其斬滅!”
諸葛喬亦是冷哼:“鼠目寸光,孫權也就這點本事了。”
“家父的隆中對戰略,一條路是以荊州之兵向宛洛,一條是以益州之兵出秦川。”
“荊州東有孫權,北有曹操,北伐則受孫權襲擾,東進則受曹操襲擾,此路已經難以再進兵了。”
“如今之勢,唯有聚益州之兵出秦川,得關中之地,撫涼州諸姓,再引兵東向洛陽,方有成事的機會。”
“隻是益州之兵一旦出了秦川,就再無退路;若荊州遇到危機,益州難以再馳援了。”
關羽凜然:“被孫權偷襲兩次,我若再不用心防範,豈不是讓兄長失望?”
“阿喬放心,隻要我不主動出擊,這荊州就不會有閃失。”
“隻是這通往秦川的道路極為艱險,用兵亦是困難,阿喬可要謹慎小心。”
如今在荊州駐紮的良將,遠勝於之前。
武陵有樊伷、沙摩柯,零陵有習珍、杜路,桂陽有輔匡、劉寧,宜都有鄧芝詹晏,南郡有傅肜、宗預,糜芳守江陵,關羽鎮襄陽,馬良治荊州。
再有上庸的關平、鄧輔,關羽麾下的廖化、蘇非、樊友等將,荊州的綜合軍備力量上升了好幾個檔次。
在荊州對外策略轉攻為守的情況下,如果荊州還能被奪,那就真的是天不助漢了!
關羽的關懷,也讓諸葛喬備受感動:“嶽丈放心,我亦知通往秦川的道路艱險。”
“更何況,即便要走秦川路,也不會是我來統兵。大王會另擇大將統兵,我最多隻是隨行。”
關羽長長的呼了一口氣:“好男兒誌在天下,阿喬既有大誌,身為長輩,我也自當鼎力護持。”
“時辰不早了,我就不再耽誤了!阿喬,一路順風!”
諸葛喬向關羽鄭重的行了個大禮,隨後登上了婚船。
關羽捋著美髯,目視婚船的離開,直到婚船變為江麵一點。
“大漢的未來,就交給爾等了。”
關羽慨然轉身,策馬而走,荊州雖然恩信大行,但依舊還有很多內部矛盾需要解決。
以前的關羽致力於奪取襄樊,沒時間去處理,現在要守住荊州基業,關羽得將這些隱患矛盾一一解決。
守住荊州,就是關羽剩下歲月中,最緊要的事!
舟行千裡,流水濤濤。
望著滾滾江水,婚船上的諸葛喬,亦是豪氣盈胸。
正月底。
諸葛喬與關鳳在成都完婚。
由於諸葛喬已經跟關鳳完婚,又正式在軍師將軍府邸協助諸葛亮處理軍政事務,故而在諸葛喬完婚後第三日。
諸葛亮就對諸葛喬提前舉行了冠禮,又取“鬆柏長青”之意,替諸葛喬取表字“伯鬆”。
既是寓意對匡扶漢室的忠貞不二,也是希望諸葛喬能長壽。
同月底。
法正也領了文書去越嶲赴任。
劉備親自送法正到江邊,挽著法正的手道:“孝直,越嶲士民凶悍,夷人又不習王化,你可千萬要小心行事。”
“待你定了南中諸事,我再調你回成都,到那時,你依舊是我的尚書令!”
“我給你配了個良醫同行,你到了越嶲每日裡都得聽良醫診斷。”
“還有些禦寒的衣物,我也命人放在了船艙。”
“.”
法正能解開心結,劉備是很開心的。
宛如叮囑遠行的子侄一般,看似囉嗦,卻又充斥了關心和擔憂。
法正心中感動,向劉備鄭重行了大禮:“能遇大王,我萬死難報君恩!”
劉備製止道:“孝直切莫說此不吉的話,阿鬥年幼,今後還需托孤於你。”
法正強忍淚關,抱拳道:“謹遵大王之命!”
目送法正乘船離去,劉備心中情難自禁,遂策馬沿江而跑,直到舟船轉向,這才不甘的停下。
“恨不能掘此水道,竟敢阻我望法孝直之目!”
而船上的法正,也目睹了劉備沿江策馬相送,這心中亦是情難自禁。
“大王待我恩重如此,若不能南撫夷越,完成軍師的隆中對戰略,我又有何顏麵再見大王!”
法正指天而誓!
看向許都的方向,法正的眼神也逐漸淩冽:“子敬,我與你自幼相識,情願與你同富貴不相忘,你怎能如此待我!”
“既然你不仁,也休怪我不義了!”
“來日我定會親自來許都,將你生擒,向大王請罪!”
濡須口。
孫權將頭盔恨恨的摔在地上:“張遼老賊,怎麼還不老死!”
興致勃勃的想要偷襲合肥,結果反被張遼和夏侯惇奇兵伏擊,若不是蔣欽見機快,孫權又得讓張遼來一場“擒賊擒王”。
然而。
孫權雖然跑了,但蔣欽卻中了流矢而亡。
昔日跟隨孫策征戰江東的老將,又少了一個。
偷襲江陵,損兵折將;偷襲合肥,損兵折將。
孫權感覺自己的人生,就沒幾次高光。
不是敗陣,就是在敗陣的路上,很少有大勝的時候。
若是曹操和劉備知道孫權有這想法,都會恥笑孫權心態。
誰不是打了一堆敗仗後才崛起的?
起點太高又沒獨立創業的孫權,承受挫折的心態比起曹操和劉備,差勁太多。
“吳侯,如今軍無戰心,公奕又亡,不如暫回建業,再覓戰機吧。”韓當近前而勸。
作為孫堅四將中唯一還健在的老將,韓當看著連遭挫敗的孫權,這心中亦是不好受。
孫權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整理儀容,不想在韓當這個老將麵前過於失態。
“老將軍,勞煩你送公奕的靈柩回建業。”孫權淡淡開口。
韓當欲言又止,暗歎一聲,拱手離去。
片刻後,孫權又召陸遜近前:“伯言,大虎可有消息傳回?”
陸遜點頭:“我正要與吳侯說此事。周夫人回信,諸葛喬跟關羽的女兒已經在正月底完婚,如今常駐成都,短時間內不回再回荊州了。”
“周夫人已經決定跟孫夫人同往成都,再尋機潛入諸葛喬身邊。”
“隻是劉備對孫夫人頗為冷遇,回成都也沒帶孫夫人同往,隻是讓糜芳照看。”
孫權恨道:“劉備老賊,竟敢如此冷落小妹。嘴上說得好聽,實際上根本沒有跟我重修於好的想法。”
陸遜沒有附和。
都偷襲荊州兩次了,又讓孫夫人拐了劉禪一次,再加上孫夫人的強勢性格,劉備不冷落孫夫人才奇怪!
孫權謾罵了幾句,下令道:“給大虎回信,讓他務必要取得諸葛喬的信任,讓諸葛喬冷落關羽的女兒。”
“隻要關羽的女兒遭到冷落,我再公布大虎的身份,不僅諸葛喬會在蜀中受到猜忌,那諸葛亮也會受到牽連。”
“哼!”
“什麼少年俊傑,不過是個乳臭未乾的黃毛小子!”
玩軍事孫權不行,但玩政鬥孫權是騷得一批,隻要能達成目的,那就是無所不用其極。
在得知諸葛喬在荊州的表現後,孫權就已經萌生了離間計的想法,更是不惜讓長女孫魯班去執行美人計。
要知道孫魯班本來是嫁給了周瑜的長子周循,周循死後,孫魯班就成了寡婦。
然而。
孫權絲毫不在意孫魯班曾經是周瑜兒媳的身份,直接給孫魯班偽造身份去了南郡,認正在四處尋美婦的糜芳為義父。
手段雖然肮臟,但往往卻很有奇效。
目前孫魯班的身份,不僅沒被糜芳懷疑,更是被糜芳寵若親女,恨不得立即扔到諸葛喬的床榻上。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