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
晉王朝的政治製度是三省六部製,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高官官共議國政,執宰相之職,他們議政的場所叫政事堂。
這三省直接對接皇帝,除此之外禦史台、十二衛大將軍和九卿也是直接對皇帝負責。
尚書省下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長官尚書,六部分理各種政事,每部又領四司,計24司。
賢王和尚書令楊炯政見素來不和,遠的不說,就說最近的一件事情,因為西夏議和的問題,兩人曾在朝堂之上爭論不休,今天在席間沒有見到楊炯,對此,賢王也並不感到意外。
“雖然,家父身體一向康健,但還是要感謝賢王殿下的關心,晚輩一定將您的話轉述給家父。”
賢王和他父親之間是什麼關係,楊世景自然是一清二楚。對於,賢王的話,他也隻是姑且聽之,並不當真,場麵話說的差不多了,他繼續說道“晚輩才疏學淺,特意準備了舞劍來為賢王助興。”
“哦?早就聽聞楊相公家的公子文武雙全,今日倒是有機會一觀了。”
“隻不過,這個舞劍需要兩個人,晚輩還要找一個幫手。”
韓珣剛剛見楊世景上去的時候,掃了自己這裡一眼,那時,他就感覺到了有些不對勁,現在場中的人話風又突然轉到這裡,他算是明白了對方的打算。
“你看什麼呢?”
周青睿坐在一旁看到韓珣酒也不喝,菜也不吃,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上方,出於好奇,他沿著韓珣的視線也向上瞧了一眼,這一眼,好巧不巧的和他的堂妹周細君碰到了一起。
周青睿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好像明白了點什麼,他一把抓住韓珣的胳膊,輕輕一扯,拉近彼此的距離,在韓珣的耳邊輕聲說道“好你個韓珣,我把你當兄弟,你卻想當我妹夫?我這是引狼入室啊!”
“咳。”
“你乾什麼?是不是又犯病了?”
韓珣原本想吃一粒花生米的,周青睿這一拽,他把手嘴裡的花生米扔直接卡在了喉嚨中……他掙脫開周青睿的手臂,瞪了對方一眼,沒好氣的說道。
“你還說,大庭廣眾之下,你韓珣居然敢做不敢為?”
“不是,我乾什麼了?敢做不敢為都出來了。”
周青睿莫名其妙的話,都把韓珣給氣笑了。
“你偷看我堂妹,被我逮到了,是不是對她有什麼想法?”
“呃……你是說周姑娘,不,是太平公主?”
“不然呢?”
“算了吧,聽說娶公主麻煩的很,婚後規矩又多,根本沒有人生自由可言,雖然太平公主很漂亮,但是俗話說的好愛情誠可貴,自由價更高,我是絕對不會對你妹妹有想法的。”
鬨了半天,原來周青睿是以為他對太平公主有想法,韓珣對此也是哭笑不得,蒼天日月為證,他韓珣對太平公主真的沒有任何想法啊。
周姑娘就是仁宗皇帝最寵愛的太平公主這件事情,韓珣也是剛剛入席的時候知道的。
對這件事情,他倒是沒有感到過於的驚訝,因為賢王沒有女兒,再者,結合那日周姑娘的言談舉止,有此結果倒也並不意外。
韓珣努了努嘴說道“我在看楊世景要出什麼幺蛾子。”
“喂,你不會是和他有什麼過節吧?”
“看著就知道了。”
……
“晚輩聽聞,成國公世子文武雙全,在下有幸見過一麵,並為其風采所折服,今日難得在此遇見,不知在下是否能請得動韓兄呢?”
楊世景倒是說的一番好場麵話,把自己的姿態放低,同時把韓珣捧高。
同意,彆人認為理當如此。不同意,彆人會說韓珣清高孤傲,不給賢王麵子,總之各有說法,這根本就是封死了韓珣的退路,隻能向前。
“真是有病。”
韓珣心中暗自罵了楊世景一句。
隨即,從席中起身,來到正堂中央,對坐在主位上的賢王拱手行禮,不卑不亢的朗聲說道“晚輩韓珣,見過賢王,祝賢王壽考征宏福,閒雅鹿裘人生三樂。文明享大年,逍遙鳩杖天保九如。”
“韓兄大才,最近令“建康紙貴”的兩首賦都出自你手,今日乃是賢王壽辰,韓兄就不要吝嗇你的才華了吧,為兄建議你當堂為賢王題壽詩一首,不管好壞,權當是為了熱鬨熱鬨,如何?”
什麼才高八鬥,少年天才,楊世景今天就是要讓韓珣在在座的高官貴族麵前丟臉,雖然不能斷了韓珣今後的仕途之路,但也算是一個不輕不重的軟釘子。
“哦?原來這位就是最近名傳上京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