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
趕了一天的路,韓珣找了一家客棧,簡單的洗漱之後,去了附近的一家酒樓,並在一樓隨意的找了一個位置坐下。
酒樓的小二見有客人來,立即笑臉上前迎接,用肩上的抹布擦了擦桌子,笑著說道“客官,您要點什麼?”
“芙蓉肉片,魚香八塊雞,清蒸江團,六個饅頭。”
經過店小二一番詳細的介紹後,韓珣隨意的點了幾個蜀地的特色菜,然後,他轉頭對常巍說道“你有什麼想吃的嗎?”
“沒有。”
“那就這些吧。”
聞言,小二將抹布重新往肩上一甩,笑著說道“好嘞,兩位客官稍等。”
一盞茶的時間後。
“客官您的菜已經齊了,兩位請慢用。”
說完,小二就要轉身離開。
韓珣見此,出聲攔下小二,他說道“先彆急著走,問你一個事情,城外那些難民是怎麼回事?”
“這不是去年鬨了災荒了嘛,今年這天也不見下雨,地裡根本就沒法子種東西,城外那些人都是周邊各縣的老百姓,或者是其它郡的百姓,活不下去,逃難到這裡的。”
“你們刺史大人難道對外麵的難民無動於衷嗎?就沒想點辦法什麼的?”
蜀郡作為益州最為富庶的一個郡,而且還是益州刺史官署所在,無論從哪個方麵來講,好像都不應該出現城外難民圍城這種糟糕情況。
“最開始的時候,刺史大人也曾開倉放糧,但是,架不住難民數量太多了,沒幾天糧倉的米就沒有了,後來,聽說刺史大人用自己的私銀和籌來的銀子又購得一大批糧食,也算是勉強幫那些難民挨過了去年的嚴冬。”
從小二的話中可以聽得出來,他對益州的刺史大人是打心底裡的尊崇,不過,如果這位益州刺史真是如同他所描述的那樣,也的確值得益州百姓尊重。
然後,韓珣聽小二繼續說道“不過,這樣的做法還是解不了渴啊,錢糧總有用完的一天,於是,就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聞言,韓珣如此問道“可是,我聽說朝廷也曾給益州撥過賑災的銀糧,難道還是不夠嗎?”
“不夠的,整個益州都遭了災,哪能夠呢?”
“王軍!你小子又在偷懶是吧?!”
此時已是正午時分,正是酒樓一天中最忙碌的時辰之一,聽到外麵客人催促的掌櫃,急忙找了一下已經有一會不見的王軍,這不,正巧被他逮到和韓珣聊天的一幕。
“來了,來了,客官,不好意思,您慢用。”
小二和韓珣笑著點了點後,立即起身去乾活,免得被掌櫃的抄了,他可是還指望著這個養家糊口呢,他可不想讓自己的家人和外麵那些難民一樣流落街頭。
“常巍,你認為益州這個刺史大人怎麼樣?”
韓珣能從剛剛那位店小二的話語中聽出來他對那位刺史大人的尊崇,如此說來,到是難得一見為民的好官,於是,便順著這個話題,隨便的問了一句。
“如果真的如那位小哥說的一樣,我認為這位刺史大人已經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也隻能是儘力而為,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樣官員現在並不多見。”
常巍倒是沒想到韓珣會突然問他這個問題,他仔細的回想了一下剛剛那位店小二的話之後,僅從已知的消息來看,給出了他客觀的評價。
韓珣擺了擺手,笑著說道“沒事,吃飯吧,隨便問問。”
韓珣吃完東西後,並沒有立即回到客棧,而是沿著街道隨意的逛了起來,蜀郡雖然沒有建康的那種如花似錦般的繁華,但是,也有屬於它自己的特色,在他走過這麼多地方中能排得上前列。
每個地方都會有獨屬於自己的當地特色,蜀郡也不例外,其中書法、壁畫和川劇極具蜀地的民間藝術特色。隻不過,當下這個時候,有這種閒情雅致的人顯然並不多。
“大夫,我求求你,發發善心,救救我的女兒吧!”
走在街道上的韓珣突然聽到右手邊傳來的一陣喧鬨聲,他轉頭看過去,隻見一名衣衫襤褸的男子懷中抱著一名孩童跪在地上,不停的磕頭,並急切的說道“求求你了!大夫,救救我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