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
第141章出使益州
雖然已經三年有餘,但是,仁宗依舊清楚的記得韓珣,他沒想到自己手中這份看似書信,內容實為奏折的紙張竟然是韓珣所寫。
韓珣在益州的所見所聞都被他詳略的記錄在裡麵,最關鍵的是,其中的內容和仁宗皇帝所知道的確是大相徑庭。
仁宗將信紙上的內容通讀一遍後,回想起關於益州的消息,他的神色不似剛剛那般從容。
韓珣的這份書信,仁宗已經信了七八分了,因為他不認為韓珣在這件事情上有欺騙他的可能,畢竟,隻要派人查詢一番就可知道事情的真偽。
韓珣的這份書信讓仁宗原本的好心情蕩然無存,他輕飄飄的放下手中的紙張,沉聲問道“益州竟糜爛至此?”
於情於理,益州的事情需要儘快在秋種前解決,否則,不但益州的百姓還要在忍受一個不知道會死多少人的寒冬,朝廷也將為此耗費大量的錢糧。
賢王拱手道“陛下,益州的事情迫在眉睫,不能在讓那些人折騰下去了,臣弟願意親自到益州處理這件事情。”
“嗯,確實應該派一個人去益州,既然賢王願意,那就有勞了,不過,益州地廣,朕在給你找一個幫手。”
正如賢王所言,仁宗自然也知道益州的事情迫在眉睫,否則,一旦百姓積壓在心中將近一年的怨氣爆發出來,並不是不可能釀成民變,如此,事情可就變了。
仁宗認真思量了一番隨同賢王的人選,最終確認了一人,他對侍候在一旁的梁宜吩咐道“令右諫議大夫即刻來此。”
“是。”
……
“微臣沈嵐見過陛下。”
“免禮。”
益州的事情之所以能被隱瞞這麼久,肯定是朝中有人替他遮掩,這個人是誰還無從得知,而此刻站在紫宸殿內的沈嵐為人剛正不阿,清廉正直,是出使益州最合適的人選。
而且,沈嵐是仁宗皇帝一手提拔起來的,深得仁宗的信任,他抬手向沈嵐示意後,說道“沈卿,你回去準備一下,明天隨賢王一同去益州視察災情,順便幫朕查一些事情。”
沈嵐聽聞益州的災情似乎已經快要結束了,怎麼這個時候突然要派遣官員去巡查呢?還是賢王這樣身份尊貴的人。
可能是看出了沈嵐略帶疑惑的神情,仁宗示意梁宜將書案上韓珣所寫的東西交給沈嵐,說道“你來看看。”
沈嵐接過梁宜遞給他的東西,當看到紙張上所描述的內容後,他感到非常的憤怒,可是,待要說些什麼時,他找到首頁,發現上麵寫著“監察禦史,韓珣”。
這個自稱是監察禦史的人,沈嵐自認為自己從未聽過,他試探性的問道“陛下,這名叫韓珣的禦史所說的是否言過其實了一些?”
“可不可信,這趟益州之行都是勢在必行的,等你到了就知道上麵是否有言過其實之嫌。”
沈嵐不了解韓珣,所以有所猶疑是正常的,相反,如果他看到這些東西,不問其他就選擇了相信,仁宗反而要掂量一下沈嵐是否有能力再在擔任右諫議大夫這個位置。
“微臣遵旨。”
沈嵐沒有多問什麼,正如仁宗所言,一切是否如信中所言,到了益州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