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時分,除了在潁川郡做官的韓放之,還有不出意外的韓珣的父親韓嚴明之外,其它人具都到齊。
一家人並沒有因為韓嚴明的缺席而感到不悅,畢竟,他們麵對這個問題很多年了,隻要韓珣能夠好好的,他們沒有那麼在乎了。
席間,韓珣還抱了抱他第一次見,剛剛滿三歲的小堂弟,隻不過,這個小堂弟很不給他這個堂哥麵子,才抱了那麼一小會就哭了……
次日。
韓珣乘坐馬車朝城南而去,坐在車廂內的韓珣用手中的扇子掀起帷簾朝外麵看去,隻見街道上人頭攢動,雜亂無章,兩側則是有許多的攤販,貨攤上擺有刀、剪、雜貨等物品,也有賣些吃食的,還有算命看相的等等。
已經去過這麼多地方的韓珣,雖然也見過一些繁華熱鬨的郡城,但是,相較之下,好像終究還是和建康差了那麼一點。
最終,馬車停在了一家武館前,韓珣從車上下來抬頭望了望,然後,徑直的朝裡麵走去眼前的這家武館就是年初的時候,他為自己的朋友趙大福所找的用於打磨功夫的地方。
從門口走進院子之後,韓珣就看到了一些人正在院內練習站樁,這也是習武之人最基本的訓練方法。
雖然站樁簡單易練,但是,對姿勢、架勢、意念的配調卻極為嚴格。所以,站樁是形意並重的體認功夫,韓珣當年在龍虎山習武時,站樁也同樣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站樁的姿勢和要求與此刻的這些人略有不同。
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有“練拳不站樁,建屋未打樁”的說法,這也從側麵說明了站樁重要性。
“大福。”
因為趙大福的身高不低,甚至是比韓珣還要高上幾分,所以,韓珣很輕易的便在眾人之中找到了正在打拳的趙大福。
“韓珣?”
聽到喊聲的趙大福轉頭看過去,發現是韓珣後,頓時驚喜不已,說來,兩人已經有大半年沒有見麵了,好像是他自從人士韓珣以來,兩人分開最長時間的一次。
趙大福快步走到韓珣身前,想要給韓珣一個擁抱,但是,想到自己身上都是汗水,所以,也就收手了,轉而撓了撓自己的頭,笑問道“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韓珣走到一旁的石凳上坐下,打量了一眼眼前的趙大福,發現他的這位好友好像是比之前壯了不少“我是昨天回來的,你呢?感覺這裡怎麼樣?”
“感覺沒白來,這裡不便宜吧?”
沒來之前,趙大福自認為他自己的功夫是不錯的,但是,自從來到這裡之後,他才知道自己當初是有多麼的無知,但是,好在他的底子好,經過指點,進步的非常快。
“你學你的,這些你就不用在意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一個不差錢的主。”
韓珣送趙大福來這裡主要就是來學武的,如果能有收獲,那就就是值了,至於多少錢,他還真的沒有在意這個,因為,就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不差錢……
“那可不行,等我掙錢了,一定請你好酒。”
韓珣可以不在意,但是,趙大福卻是將這件事情記在了心中。
韓珣對自己這位朋友的性格也很了解,所以,也就沒有在這方麵和他爭什麼,轉而打趣道“怎麼樣,一個月後,有沒有信心?”
趙大福嘿嘿一笑“信心肯定是有的,總不能讓你白操了這份心不是。”
“有信心是好事,但是,你最好祈禱不要過早的遇到我。”
“遇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