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
第207章跨馬遊街
坐在馬上緩步行走的韓珣顯然也感受了百姓的熱情,也是和圍觀的百姓不時的打著招呼,而收到韓珣回應的百姓非但沒有停下歡呼,反而是更熱情了。
從遊街到現在,最出風頭的無疑是韓珣了,沒有辦法,有一張好看且年輕的臉就是這麼的吃香……
“哼!”
發生這種情況,最不高興的無疑是最前方的李逸了,明明是他中了狀元,現在反而搞得好像是他和韓珣的位置顛倒過來了一般。他隱晦的瞥了韓珣一眼,以此來表達他的不滿。
李逸帶著不滿的輕哼聲,被石廣餘和韓珣清晰的聽在耳中,韓珣見石廣餘側頭給了他一個帶著些許疑惑的目光,他對此隻能聳了聳肩,總不能大庭廣眾之下說實話吧。
“嗯?”
韓珣沒有理會李逸的行為,依舊是有條不紊的跟著前方的士兵朝前行走,突然,他感覺有什麼東西打中了自己的腦袋,於是,伸手在頭上摸了一下,他將頭上的東西拿在眼前,這才發現是一個表麵繡著一對鴛鴦的荷包。
韓珣先是愣了一下,然後,仰頭朝旁邊的二樓看過去,果然看到了一位女子麵色緋紅的站在窗前。
傳說,在大晉朝開國的第一次會試的時候,三位鼎甲在跨馬遊街的時候,一位女子大膽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情,將自己的手帕拋給了狀元郎。
眾人原以為最終會石沉大海,不曾想次日狀元郎就到那名女子的府邸上去提親了。正是因為如此,這個傳統就一直保留了下來,隻不過,自從哪位女子之後,好像就沒有人再成功過。
女子剛剛看到韓珣容貌的時候就已經心動了,再遣人打聽了韓珣的身份後,就抱著萬一就成了的態度,按照前人的方法,動作熟練且精準的扔中了她心儀的目標。
看到韓珣望過來的目光的時候,女子下意識的想要退縮,可能是想到了什麼,她又鼓起勇氣和韓珣對視。
雖然韓珣因為這突發情況而愣了一下,但是,他很快反映了過來,將手中的荷包悄悄的塞到了石廣餘的手中“石兄,祝賀你高中榜眼,一個小禮物,不成敬意,你千萬不要客氣。”
“呃……”
石廣餘看著手中繡著一對鴛鴦的粉色荷包突然陷入了沉思,短短的一瞬間他的腦海中有千百個念頭閃過,最終,他驅除自己腦海中紛亂的念頭,還是選擇相信韓珣的為人。
韓珣不知道的是他剛剛的這番操作,全都被另外一旁的三個女人看在了眼中,其中一個年齡較小的女孩的皺著她的兩彎眉毛,一臉不忿,揮著她的小拳頭,惡狠狠的說道“那個女人好可惡,居然敢給我二哥拋荷包!”
說話的正是韓珣的妹妹韓幼娘,今天,她是隨同太平公主和衛紫一同出來的。
說來,韓幼娘感覺非常的奇怪,今天她明明還有功課要做,如果是按照往常,她的母親是一定讓她出來的,可是,今天不但免了她的功課,似乎還有種非常樂見其成的感覺。
“你二哥不是將那個荷包送人了嘛。”
太平公主其實也有一點小小的不開心,但是這並不是針對韓珣,以往她也有聽過類似的事情,當時,她也感覺非常的有趣,可是,當這件事情落在自己身上的時候,這感覺就不那麼好了。
就在幾人說話的功夫,可能是因為有人做了表率,再加上韓珣的那副年輕且英俊的皮囊實在有些誘人,她們看見又有好幾個東西朝韓珣砸去。
見到如此情況的衛紫真的是樂不可支,她大笑道“哈哈,太平,你說這可怎麼才好啊,要不,你現在過去把韓小弟給藏起來?”
“亂說。”
太平公主知道衛紫是在開她的玩笑,所以,她也隻是嬌嗔一句。
另一邊,三人跨馬遊街結束後,一直悶悶不樂的狀元郎便告辭離開了,而韓珣則是將懷裡抱著的一對花花綠綠的東西全部交給長巍,並囑咐道“拿去賣了,換來的錢給幼娘買糕點吃。”
站在韓珣身旁的石廣餘聽到韓珣如此“勤儉持家”的話,簡直是目瞪口呆,隨後,他又轉頭打量了一眼韓珣的麵容,心想原來錢還可以這樣掙。
目送韓珣離開後,韓珣轉頭就看到了石廣餘一副不知道該怎樣形容的神情,他在石廣餘的麵前揮了揮手“石兄,是不是剛剛常巍拿走的那些東西裡麵有你喜歡的?要不,我給你要回來?”
這是什麼虎狼之辭!石廣餘擔心韓珣再說出來什麼驚人之語,他趕緊拒絕了韓珣的好意“彆彆,不用了,我對那些東西不感興趣,韓兄剛剛的想法就很不錯。”
“哦,既然如此,石兄咱們就後天見吧。”
前段時間,韓珣和他的老師聊了許多,其中,有關“為官”一事情說的最多,也正是因為如此,韓珣才改變了一點自己之前的想法,邀請了今科的所有進士後日夜晚在雲樓一聚。
居然選擇了這一條路,不是一定要讓你融入,但是,一定要學會適應,而人際關係這個看起來有些虛無的東西,可能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就會給你最重要的幫助。
至此,此次恩科算是徹底結束了,韓珣回到家中的第一時間就是將身上的衣服換下來,對他這個悠閒自在慣了的人來說,現在的這身衣服還是有些拘束了一點。
另一邊,皇宮的禦花園內,仁宗皇帝正在和一名身穿常服的老者在涼亭中對弈,遠處而來的一名內侍將一張宣紙交給仁宗皇帝,待到他看過之後,發出了一聲笑聲。
仁宗皇帝將手中的東西交給對麵的老者,笑道“老師,韓珣那個無欲無求的性子居然能看到他寫出這樣的詩詞來,真是少見。”
顧黎看到韓珣在皇宮前所作的那首詩後,也是笑了一聲“他那個無欲無求的性子多一點朝氣也挺好的。”
仁宗皇帝也認為韓珣能表達出這樣的情感是極好的,他就是怕韓珣如顧太師所說的那樣無欲無求,如果不是韓珣的親人在建康,他認為韓珣真的可能居無定所,如此,大晉可就失去了一位棟梁之材。
想到上次他和太保馮維的對話,仁宗皇帝將手中的棋子落在棋盤上的同時,問道“韓珣可曾和老師說過他今後的打算。”
“韓珣他會從戎。”
韓珣文試武舉都在一甲之內,武官需要用命來博一條廣闊的前程,所以,更多的人可能還是會選擇以文官作為進階的道路,而以韓珣才華和自身的背景顯然沒有選擇相對艱難的一條路。
“老師不反對嗎?”
“我給他的永遠都是建議,該怎麼走還是要看他自己的意願,而且,作為他的老師,我相信他無論走哪一條路,都會成為最出色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