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
第218章沒有拒絕的理由
“哦?”
韓珣的這句話讓仁宗皇帝笑了,仁宗皇帝怎麼也沒有想到居然有人在他麵前說要和他談一筆生意,這種事情他還是頭一次遇到,他笑道“想要和朕談生意,韓珣,你的膽子不小啊?”
當初建造雲樓的時候,韓珣就沒有想過要隱瞞他的身份,有心人隻要想查肯定可以查出來韓珣和雲樓的關係。
而近些年雲樓幾乎成為了建康城地標般的建築,還有那個至今仍然為人所熱議的關於仁宗皇帝曾經所下的一份“禁止遊客登頂南雲樓憑高遠眺皇宮大內”的禁令。想必韓珣這個名字在發布這則禁令之前就已經被放在了仁宗的書案上。
韓珣這次來的原因也是和他之前訓練士兵所提到的獎勵有關,裡麵所涉及到的關於銀子的獎勵,他自然不會朝上麵那些人白費口舌。
自始至終,韓珣的想法都是自掏腰包,而這對於他來說隻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但是,這其中卻存在著一個問題,銀子可以是他掏的,前提卻是要以公家的名義。
如果韓珣以私人的名義進行這個計劃,指不定哪一天會有人以這件事情來攻擊他,而這件事情如果真往大了說,那就是企圖將軍隊私有化,圖謀造反!
韓珣不願意落人口舌,事後的某一天被人拿出這件事情被人攻訐,所以,他想到了一個算是不錯的主意“陛下,臣要用一些銀子來幫您訓練士兵,所以才有了這樣的想法。”
“原來是朝朕來要銀子了,如果是這樣,韓珣你的如意算盤可就打錯了。”
韓珣上麵的這句話讓仁宗皇帝誤以為韓珣是來朝他要銀子的,但是,排除邊疆士兵的軍餉可能有些許的變數外,建康城中十二衛所屬士兵的軍餉每年都是定數,並不會有所改變。
即使仁宗皇帝是有心幫助韓珣,但是,仁宗皇帝可不認為他能從自己那位戶部尚書那裡要到銀子,但凡如此,那位老尚書可能就要哭窮了。
知道仁宗皇帝是會錯了他的意思,韓珣補充說道“並非是朝陛下要銀子,恰恰相反,臣是來給陛下送銀子來了。”
“這話說的倒是有意思,你說來看看。”
仁宗皇帝很好奇韓珣所說的“送銀子”是什麼意思,想聽聽這則聽起來穩賺不賠的生意到底是怎樣的。
韓珣開口說道“臣的想法是以後宮宴所用到的酒水都由雲樓來,當然了,酒水是免費的,而且雲樓還會為此額外的支付一筆銀子,這就是臣要和陛下談的生意。”
韓珣的這種做法就是所謂的讚助,將他手中的銀子通過這件事情公有化,而且是通過雲樓來運作此事,以後不用擔心彆人見錢眼開,企圖從中橫插一腳。
仁宗皇帝自然是不知道韓珣心中的打算,他隻是奇怪這件事情好像無論怎麼想都是自己沾了好處,他可不相信韓珣會無緣無故的做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情“你心裡是怎麼想的?”
後麵的這件事情,還需要皇帝親自同意還好,所以,韓珣將自己訓練士兵的打算,還有之後的顧忌一一的講給了仁宗皇帝,最後,他說道“陛下,您看這樁生意怎麼樣?”
聽了韓珣的解釋,仁宗皇帝才明白韓珣的真正用意是什麼,不過在他看來,這個顧慮是應該考慮到的,否則,哪天被那些禦史知道了,韓珣免不了一番上奏自陳。
而且,無論從哪一方麵看,這樁生意對他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仁宗皇帝完全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這樁生意好處都讓朕賺了,你倒是給朕送了一份大禮。”
“想要打勝仗,自然是需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臣可不想將來上戰場的時候將身後交給不可靠的人。”
“你想的倒是挺遠的,不過你還年輕,要記住凡事最忌操之過急,要學會一步一個腳印。”
仁宗皇帝倒是沒有想到韓珣居然已經想的這麼遠了,不過,少年人有誌向終究是好的,否則容易沉醉於建康的一片浮華中。
“陛下這是答應了?”
“這件事情,朕準了。不過具體的事宜,你要和光祿寺卿來講,還有,不要了忘了將你的計劃給朕擬一份條陳呈上來。”
“謝陛下。”
正事談完之後,韓珣原本是想退下的,但是,仁宗皇帝反而將他留下,讓韓珣如實的描述他過去這段時間雲遊時候的所見所聞。
而韓珣也完全沒有要隱瞞的意思,他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全部如實的講給了仁宗皇帝,而仁宗皇帝身處廟堂,很多時候不能從臣下的口中聽到一些真話,因為有些人慣會粉飾太平。
一直守在外麵的內侍則是嘖嘖稱奇,以往他們見到在禦書房能和皇帝待這麼久的朝廷重臣,而進這樣一個年輕人居然也能獲得這樣的恩寵,這讓他們對韓珣的身份產生了好奇。
“喂,裡麵那個人是誰啊?”
“這人你都不認識?就是那個文武差點雙狀元的成國公世子啊。”
“閉嘴!”
王正在來的路上,見到收到禦書房外的兩名內侍一直在嘀嘀咕咕說著什麼,因此,緩步上前低聲嗬斥了一句。
從禦書房出來後,韓珣徑直的朝光祿寺而去,關於剛剛和仁宗皇帝提及的那件事情,他還是希望早點解決,否則,等到他回到軍營,又是許多天之後才能回來。
韓珣在來到光祿寺的時候,由人帶領走進正堂,片刻後,他便見到一名身穿緋色官服的男子走了進來,而光祿寺內唯一一位有資格穿緋袍的隻有官祿寺卿。
雖然有些驚訝,但是略微的思考後,韓珣便猜到可能是之前有口諭傳來,所以才驚動了光祿寺卿,否則這種小事平時可能都傳不到這位大人的耳中。
剛剛所想隻是在一念之間,韓珣從座位上站起來,拱手道“韓珣,見過張大人。”
張康在此之前便收到了仁宗皇帝的口諭,當時,他就在想這種小事能讓陛下親自囑咐,對方的身份一定不簡單。
剛剛在廊下的時候,打量了韓珣一眼,張康驚詫於韓珣的年輕,心想莫不是哪位皇族子弟,直到韓珣自我介紹的時候,他突然發現這個名字似乎有些熟悉“你是此次恩科的那個探花郎?韓珣?”
“正是。”
“原來是韓探花,你此次的來意,陛下先前已經遣內侍告訴我了,其中詳情還需韓探花再詳細講講才好。”
張康在韓珣麵前也不敢托大,畢竟這是皇帝少見的親自交代下來的事情,他也想將事情辦好,從而在皇帝麵前留下一個好印象。
既然對方開口直言了,韓珣也不拖遝,便將他的計劃詳細的給張康講述了一遍。
韓珣的這番話倒是讓張康想起來了韓珣的另外一個身份,像雲樓這樣的酒樓本就是和光祿寺有生意上的往來,如此,雲樓幕後究竟由何人掌管,他們肯定是要查清楚的。
張康雖然對韓珣這個掌舵人很好奇,但是,他現在對韓珣剛剛所提到的那個合作更加的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