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麵人生之我在明朝當駙馬!
第八章拱極縣防疫
和胡縣令一起來到後衙,趙小飛帶著口罩進入胡太醫的房間。此時胡太醫有些迷糊了,來人以為是過來送湯藥的,說道“把藥放下趕緊出去吧!”
“胡太醫!我是來給您治病的!您躺好,我要給您施針了!”趙小飛說完也不管胡太醫樂不樂意,拿出藥就開始用針筒吸。
胡太醫從來沒見過這種治病的工具,集中精神看著趙小飛準備給他打針。此時他以屋裡反抗,隻能問道“你是誰?你這是用什麼方法給我治病?老夫從沒見過!”
“胡太醫!我是南澳國的二王子,這是我朝獨特的救人方法,把藥直接打入人的血液裡,讓藥效發揮的更快。您躺好,可能有點疼。”趙小飛說完就將針頭紮了進去。胡太醫隻是手臂微顫一下,很快就打完了。抹完酒精後,給胡太醫貼上創口貼,趙小飛從屋裡出來。
這時丫鬟端來水,趙小飛洗過手後,摘下口罩。胡縣令趕緊上前,問道“世子!我父情況如何?”
“幸好老大人發現的早,還算及時,如果他身上的包破裂膿腫,就算是大羅金仙也救不得。”趙小飛說。
“多謝世子!那我父合適能醒?”胡縣令問。
“估計明天下午!老大人年紀大了,恢複的慢。明天早上醒來後,給他喝點粥,然後把這個藥給他服下。早晚各一粒,不能多吃!”趙小飛說完又拿出兩粒頭孢交到胡縣令的手裡。
“多謝世子殿下!如果老父醒過來,必有重謝!”胡縣令作揖道。
“胡大人不必客氣!老大人的醫德讓晚輩敬佩,以如此高齡親臨疫情前方,指揮城內防疫,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所以胡大人不用謝我,這是做為晚輩應該做的。”趙小飛說的絕對是真話。當聽說胡縣令的父親是太醫院太醫,來宛平縣城主持防疫工作的,是真心服氣。在古代活六十那真是高壽。明朝平均年齡才30歲,所以胡太醫以六十高齡來前線防疫當然讓人佩服。
“多謝世子!彆的話我不多說了,禮部尚書黃大人是在下的坐師!明日我會親自寫信,將事情告知坐師,讓他儘力幫助世子早日進京麵聖!”胡縣令說道。
趙小飛心說嘿!你個老小子!原來之前是公事公辦!現在救了你爹,你才說禮部尚書是你老師。早乾嘛去了?不過趙小飛隻能在心裡腹誹,表麵上還得客氣道“那就有勞胡大人了!不過,宛平縣城疫情估計是控製不住了!如果連老大人都得了疫病,這宛平縣城難保呀!”
胡縣令聽到這裡嚇得差點坐地上,他急聲問道“世子說的可是真的?”
“我當然不敢欺瞞大人,我說的都是真的。”趙小飛說。
“世子!你的藥可否多賣給本縣一些,如果宛平縣城一旦成了死城。就算我和父親過著,也逃不了朝廷的懲罰。”胡大人急都快哭了。臉色發白,渾身無力。
“胡大人!我可以幫您控製疫情,但是所有衙役捕快都要聽我的。”趙小飛說。
“好!你說說如何防疫?”胡縣令問。
“首先!要把所有得病的人都關在一起集中起來,我挨個給他們打針吃藥。其次,所有得病的死人屍體必須全部火化燒掉!”趙小飛剛說到這裡,胡縣令趕緊擺手說道“不可不可!這人死入土為安。怎的輕易燒毀!這會被人罵的,如果朝廷知道,那些言官禦史會彈劾我不顧倫常的。”
很多人不理解,為啥古代不讓火葬呢!尤其是明朝!這還要從開國皇帝朱元璋說起,重八兄弟還沒做皇帝的時候,有一次與下屬陶安登南京城,卻見城外多處煙塵,惡臭彌漫。他掩上鼻子,顯得很不高興。陶安說,“古有掩骼埋胔之令,推恩及於枯骨。近世狃於胡俗,或焚之而投骨於水。孝子慈孫,於心何忍?傷恩敗俗,莫此為甚。”
陶安的意思是,火化水葬乃是胡俗,完全不顧親人之情義,簡直道德淪落到了極點。
朱元璋聽後點了二十四個讚,說“此王道之言也!”
從此出去打仗,隻要見路邊有未埋屍首,都妥善埋葬。當了皇帝之後,此作法更推行全國。洪武三年,“禁止浙江等處水葬火葬。中書省禮部議,以民間死喪,必須埋葬,如無地,官司設為義塚,以便安葬,並不得火化,違者坐以重罪。如亡歿遠方、子孫無力歸葬者。聽從其便。刑部著之律令。”
可見,禁止火葬水葬,乃是大明祖訓啊。
不過不是沒有人火葬的,那些都是信佛的的人家,或者流民無人認領的屍體。
趙小飛聽到這裡無奈的說道“胡大人!如果不按我說的做,恐怕很難控製疫情。恕在下無能為力。”說完就和肖四離開了縣衙。隻留胡縣令坐在院子裡急得團團轉。
第二天,胡太醫清醒了,燒也退了。胡縣令來到父親身邊,欣喜說道“父親大人你可算是醒了。看來世子的藥很有效!”
胡太醫被兒子扶起坐在床邊,冷靜了一下說道“昨日可有人為我治病?”
“不瞞父親,昨日我請了南澳國二王子給父親治病,果然藥效非凡呀!”胡太醫興奮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