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戲不在乎票房!
詹姆斯·喬伊斯,是後現代文學奠基人之一,可以說是愛爾蘭最出名的作家之一,甚至能把之一去掉。
《尤利西斯》、《都柏林人》是其代表作,知道的人應該很多。這貨影響力有多大呢,嗯——誇克都知道吧。
誇克這單詞,都是喬伊斯在小說中的自創單詞,和魯迅先生的猹一樣。
再說一件事,其實每年6月16日愛爾蘭乃至於整個西歐,都會有“布盧姆日”,用來悼念喬伊斯,布盧姆是《尤利西斯》主角之一,愛爾蘭人們會重走書中盧布姆在都柏林走過的路,這個紀念日是整個愛爾蘭第三大的節日。
綜上所述,大概知道喬伊斯在愛爾蘭的地位,詹姆斯·喬伊斯紀念會是文化、遺產和愛爾蘭語事務部的偷偷主持的非正式會議,內容全程記錄留存官方檔案館。
會議宗旨是在全球範圍內宣傳詹姆斯·喬伊斯的作品,提高愛爾蘭文化自信。
楚舜之所以接收邀請是因為劇組在城堡時愛方給予許多幫助,不過知道內容後感覺自己幫一位文豪宣傳還是有些誇張。本來艾梅麗也想陪著來,在殺青後她刻意瞞著經紀公司要多呆半個月。
但被愛方婉拒……
一到都柏林傑夫大樓,楚舜就深刻了解愛爾蘭官方對會議的重視,邀請嘉賓有四位諾貝爾文學獎榮譽斬獲者,五位卡夫卡獎、七位布克獎獲得者,以及兩位奧利弗獎的劇作家,有重疊,但也足見含金量。
文豪的稱呼,或許用來稱呼活人有質疑聲,例如沒人稱呼莫言、閻連科是文豪,所以我們暫且稱在座十幾位為“大家”,楚舜是唯一非文學圈的人。
“聽說邀請了船長,我還有些不相信,誰都知道船長從不參加沙龍和會議,沒想到是真的。”
“《戰爭之王》和《美麗人生》的文學性頗高,探討戰爭以及武器危害。漢語說是神交已久,我是蒙克斯,漢語真難,日語學了三周就能說,漢語學了兩個月才會大概。”
“作家中的作家沙恩·麥休先生,還有導演之王楚舜先生,兩位是今天會議的驚喜。”
“《時報》亂說的稱呼,作家中的作家捧太高,摔下來太疼,但導演之王楚舜先生是合適。”
在場文學大家都挺健談,最關鍵是談論起楚舜也都挺尊重,楚舜也尊敬地回應。
用獎項來衡量作家比較片麵,在場十幾人,都有作品被自己國家選進教科書,談話中提及的捷克作家沙恩,是捷克教科書編寫委員會主席。
楚舜本以為隻是自己名氣大,寫作嘉賓讀作宣傳吉祥物,沒想到還真是邀請他做文學交流。
“船長今天要分享的是什麼文學話題?今日會議的諸多話題中,最期待的就是船長的話題。”文化、遺產和愛爾蘭語事務部長說,她很喜歡楚舜的電影。
喜歡原因倒不是具體內容,是因為楚舜作為當世第一導演。
“嗯——現在說就沒意思了。”楚舜思索片刻後回答。
愛部長點頭沒再多問,會議也開始,大家們討論著對喬伊斯作品的看法,說句實在的,楚舜這貨也沒看過,跟風看了本《都柏林人》,全程劃水。
“船長有什麼看法。”愛部長cue到楚舜。
“我對喬伊斯先生的了解並不多,喜歡看的就是《都柏林人》。”楚舜說道“既然起身了,那麼我就說說,喬伊斯先生文學作品影視改編的可能性。”
這話題挺有意思,在座的大家們認真聽著,其實能夠傾聽的能力,比起傾訴的能力更難,特彆是在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總有“你在教我做事”的想法。
“說說尤利西斯,他有沒有可能改編成電影。”楚舜說道“首先從內容上很難,《尤利西斯》大量意識流小說的意向以及用詞,連翻譯為其他國家語言都極難。”
“我記得沒錯的話,在六十年代末施特裡克先生曾改編拍攝。”楚舜攤手“完全複刻的劇情,又沒有達到意向,讓這部電影被諸多人認為是失敗作品,我沒看過不做評價,總之沒獲得大部分觀眾認可。”
“文學作品的改編其實有兩種,一種是保留故事框架,一種是包括核心意向誇獎,後者如同黑澤明與莎士比亞……”
穿越到元地星,楚舜除了一開始全球旅遊,其餘休息時間幾乎都是看看電影和小說,理論知識是相當豐富。
會議持續三個小時左右,期間會有咖啡、紅茶等飲品,每半小時還會送來西點嘉賓不會餓著,一群精英的暢談會,也叫做“頭腦風暴”,會議上出現許多有趣的思路。
會議結束時,也不知是誰提議每人創作個短篇,楚舜都沒來得及反應,應聲而起的讚同票“的確有靈感想寫點東西”、“原則上我同意,題材也不能規定死,我可以寫一篇雜記,就叫《都柏林的星期三》”、“有趣的想法,但是寫作很慢”、“都柏林的星期三,必須要突出我的顏值”……
包括楚舜在內共十六人出本短篇合集,一旁的他突然想到小學時的一篇課文莫泊桑寫的短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描寫了左拉、屠格列夫、都德等大文豪的暢談會。
而現如今,在《都柏林的星期三》中似乎也要成為被描寫的“人物”。
末了,短篇合集的書名起了爭議——
“叫《新都柏林人》。”
“不如取名為《特洛伊木馬》”
“尤利西斯獻木馬計,我讚同這個名字。”
“我不讚同,要突出每位作家,叫《十六聲誇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