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極致誘哄,宿主又被扛走了!!
當初老支書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不確定杜若能不能成功,這兩個大棚也算是實驗田,沒想到這麼成功。
技術的事兒自然得問杜若,畢竟現在土地已經都上凍,還能不能再建大棚種東西,得聽聽杜若這個指導員的意見。
杜若列了張清單給支書。
“我們之前開墾出來的大概有一百畝土地,原則上這些都是可以建大棚的,上凍的土地我有辦法解決。
我計算了一下村民人數,再建十三座大棚,合理規劃,種植的蔬菜也能保證全體村民每天有新鮮的蔬菜吃。
沒必要建得太多,浪費材料,您看看清單上的東西齊全嗎?”
“竹杆、爐子這些倉庫都有現成的,就是這塑料布不夠了,需要去縣城購買。”
最後,在村民集體投票的結果下,一致通過再建十三個大棚,采購塑料布的任務就交給了杜若,老支書還給他派了輛牛車。
杜若親自趕著牛車拉著彥白,就去了縣城。
彥白躺在車上蓋著厚被子,依然覺得涼颼颼,但這牛車晃晃悠悠的還挺舒服。
買了足夠量的塑料布回來,杜若這個角色下鄉前家裡給了不少錢,他現在手頭挺寬裕的,就給彥白買了不少必需品。
貼身的衣服,糕點,還居然給他買了一瓶擦臉的潤膚膏。
彥白……
咋?
這算潤滑油的回報嗎?
材料齊全了,村民裡很多青壯年都出來主動幫忙,幫著搭建大棚,幫忙照料蔬菜。
杜若無形中變成了統籌的角色,當然這剛好也是他擅長的。
八零年代的人確實很無私,不需要給誰分配任務。大家誰閒著,都會主動過來幫忙,每天乾活的人是不愁的。
即使有十五個大棚確實不少,但是因為乾活的人多,所以並不算累。
杜若認識了很多知青,隨著了解的加深,也知道了他們一些切實的困難。
晚上,杜若與彥白躺在被子裡純聊天。
“彥白,你知道嗎?咱們鎮上有遺留知青大約三百人,他們有很多原因選擇落戶。
但他們沒有什麼根基,一切從頭開始,生活普遍比村民們辛苦。
他們大多數都是初中或者高中學曆,但每天種地,他們的知識並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這些人的學識反而有些曲高合寡,成了不合時宜,有時甚至不敢表現出來,他們未必沒有抱負,未必沒有委屈。
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上的困難和生活上的困難。
我想為這些人做些事,或者說,我想利用他們的知識做些事。
而這樣的知青,全國大概還有一百萬,咱們北大荒最多,我聽支書說,整個北大荒大概就有五十萬知青。
如果讓這五十萬都有一展所能的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也許能創造出巨大的價值。
然後,彥白,你就能每一餐都吃得營養全麵了。”
彥白……
有被最後一句話感動到。
九尾狐一驚一乍的。
“反派該不會是為了你吃好吃飽,才想出這麼龐大的計劃吧?”
彥白喜滋滋。
“時代選對了,總算不想著統一四海了,還知道替知青著想了,巨大的進步啊!”
九尾狐翻白眼,總覺得杜若是隻想到了魔尊大人,彆人都是順便的吧?
杜若每天都很忙,但他一日三餐都會準時回來做,彥白則日子滋潤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