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冬平笑道:“我們非常希望能夠和雲海市達成合作,不過想必你也知道我們合作的模式,需要政府想辦法籌集資金建設生產線。而三十多億的資金,對於一個省來說都是一項重大投資,更彆說一個縣級市,你們雲海市能夠籌集到這麼多資金嗎?”
“既然我來找你談,自然知道你們的合作模式。”
江一鳴說道:“資金方麵我們雲海市會想辦法。”
“江書記對項目了解非常的透徹,是帶著誠意而來,我們自然要拿出我們的誠意,我們最近一個星期將派出高級彆代表團前往雲海市進行商談合作事宜。”
冒冬平笑道:“希望我們有機會達成合作。”
“我對雙方達成合作充滿了信心。”
江一鳴與之握了握手。
晚上,江一鳴獨自一人前往李正權家裡,拜訪楊晶和李正權。
楊晶已經到了退休年齡,她辦理了退休手續,婉拒了北大的返聘邀請,到了浙杭省照顧李正權,同時在這邊參與一些小科研項目。
楊晶知道江一鳴要來,提前準備了豐盛的晚餐。
李正權從首都回來後,處理完手上的事情後,就按時下班了。
“你李伯伯很少按時下班,今天知道你要回來,可是破天荒的按時回家。”
楊晶笑道:“你們爺倆坐下聊會,我這還有一個湯,做好就可以開飯了。”
“一鳴,坐下聊。”
李正權笑道:“來了兩天,有沒有什麼收獲?”
“漲了見識,開闊了眼界。東江的經濟與浙杭省差距還是很大啊。”
江一鳴說道:“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企業在提到浙杭省的相關部門時,都是用讚賞的語氣評價的,難怪企業都願意留在浙杭省,這邊的政府服務意識很強,各方麵做的很到位,經濟發展更好也就不足為奇了。”
“是的,我來到浙杭省,這一方麵的感觸也非常深。東江開展了優化營商環境活動,要不然營商環境還要差一些。”
李正權說道:“你回去後,還要努努力,把雲海市的營商環境搞好,吸引更多的企業落戶雲海市。”
“我會努力的。”
“對了,之前我記得你跟我聊天時,說未來幾年可能會出現金融危機,沒想到全球真的爆發了金融危機。”
李正權笑道:“不得不說,你對這方麵的敏銳力很強。”
“李伯伯謬讚了,我也是根據各方麵的資料預測的,而且預測全球出現金融危機的也有不少專家。”
“彆人是彆人,你是你,像你這樣的年紀,又有這麼多事情要處理,能夠預測這件事本就不簡單。”
李正權說道:“你之前對電子產品、物流運輸以及新能源這塊比較看好,目前看趨勢,正成為現實。你對經濟發展有著很強的敏銳力,要發揮你的優勢,做強雲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