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多少事!
這也是為什麼,按理說應該是這些戰俘的首領的強懷,卻一直縮在角落裡、儘可能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此時他也並不介意矛盾轉嫁到鄧羌身上去。
更何況麾下將士們的一些想法,強懷也是讚同的。
主人受辱了,罵一罵你們這些狗,有什麼關係?
本來就是應該的。
鄧羌顯然聽到了這些話,但是隻是挑了挑眉,身形一動不動。
然而他可以無動於衷,不代表其餘士卒都能夠熟視無睹。
一名名鄧羌麾下的將士起身,戟指大罵
“若非強懷兵敗,我們現在應該已經攻破昆明池、生擒司馬勳!”
“若不是為了給你們擦屁股,何至於此?”
“我等力戰一日,為了大秦浴血廝殺,兩千袍澤十不存一,反觀爾等,輕兵冒進、一戰而潰,不覺得丟人?!”
“我家將軍為保全眾多袍澤,於重圍之中無奈投降,爾家主將,乃是自行逃竄的時候為南蠻所捉,所以有何顏麵責怪於我家將軍?”
一直在聽著的強懷,登時忍不住暗暗皺眉。
這些晉人和羌人,打仗不怎麼在行,罵街倒是一個個牙尖嘴利,兜兜轉轉,竟然又罵到自己頭上來了。
不過這也讓強懷心生警惕。
為什麼這些人如此清楚之前城東南一戰的具體細節,認為是他的率先逃跑導致了最後的潰敗?
這肯定不會是鄧羌主動傳播、煽動的,強懷其實是相信鄧羌的人品的。
而且他們剛剛抵達戰俘營,之前就不一定知道關在這裡的都有什麼人物,所以鄧羌也不可能有機會煽動他的士卒,上來就這樣和強懷麾下針鋒相對。新
如此一來,能夠解釋通的,似乎就隻剩下一種可能。
長安那邊已經將自己認定為那一晚戰鬥失敗的罪魁禍首,並且將失敗的原因廣為宣傳,把自己當做一個負麵教材。
其實那晚的戰鬥,很難說誰要承擔主要責任。
實際上強懷事後回想,真正失敗的原因,還是整個秦國上下,都忽略了關中盟的威脅。
因此,關中盟才能趁虛而入,擊破苻方營寨;因此,關中盟才能和謝奕一起,轉身擊破趕來支援的強懷。
隻是這就等於把戰敗的責任一股腦的推給了秦國的高層,自然是不可能的。
秦國需要的是一個替罪羊。
苻方縱然戰死,卻還是不折不扣的皇室嫡親,相比之下,出身強氏的強懷,雖然是苻氏的親家出身,卻又如何能比得上苻方?
這個替罪羊隻能是強懷。
也不知道留在長安的家中老小如何了······
心中難免升起悲涼之意,強懷默然看著前方已經對罵起來的雙方士卒。
對,我還有將功贖罪的機會!
強懷突然打起精神。
自己本來就在圖謀怎麼才能從戰俘營中跑出去,如果他能夠帶著上百名甚至更多的戰俘離開,那麼必然能夠振奮秦國現在的士氣,也能夠給秦國帶回急需的兵馬。
到時候,他亦然還會是秦國的英雄。
“這還不夠······”強懷喃喃自語,透過人群,他又看到了一直不為所動的鄧羌。
鄧羌!
隻要我能夠揭穿鄧羌實際上早就已經投靠晉人的事實,就是為我大秦抓到了一個叛賊,雖然是錦上添花,但是功勞多了,朝廷也不可能熟視無睹,我強氏在朝中也不是一點兒聲音都發不出來。
幾名親信已經趁著混亂湊了過來。
突然發生的爭吵,讓他們也有些茫然。
而且他們多為帶兵的將領,在這裡多多少少都有他們麾下的士卒。
此時也不知道應該拉著自家人,還是放任他們去對罵。
強懷瞥了他們一眼,壓低聲音說道
“本來就是事實,不要攔著。”
幾名親信神情凜然,自家將軍這是知道了什麼嗎?
這鄧羌,原來真的已經投靠晉人了?
強懷此時也起身,徑直向鄧羌的方向走去。
看到自家主將過來,強懷麾下的很多士卒,都下意識的閉上嘴。
對麵的叫罵聲,則變本加厲。
強懷越眾而出,先抬手壓了壓,讓自己這邊保持安靜,接著注視著不遠處的鄧羌,冷聲說道
“鄧羌,叛我大秦,卑躬屈膝,內心可有愧?否則為何不敢站出來說話?!”
強懷周圍的將士們登時士氣一振。
士卒們平時接觸最多的其實也就是自家主將,因此自然而然對自家主將的信任更多。
現在主將都這麼說了,那說明剛剛他們的喝罵,毫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