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多少事!
至於杜英,謝奕當然是非常欣賞的。
能夠在這關中亂世裡,自己打出來一片天,而且又不是那種粗鄙之人,上佳的詩句信手拈來,已經說明了這個年輕人的文化素養。
允文允武,家世又不差,除了不是江左世家之人外,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
如果不是家裡其餘幾個女兒和侄女的年紀都還太小,謝奕真的不介意把其中一個許配給杜英。
隻是唯一一個適齡的謝道韞,身為謝家嫡長女,其婚約本來就很重要,嫡長女畢竟不同於庶女,又牽扯到王謝兩家······
所以謝奕很清楚,他的讚同並沒有什麼用。
杜英心中有數,拱了拱手“多謝伯父成全。”
說罷,杜英便要起身。
謝奕一頭霧水,趕忙前傾探出身子“賢侄,賢侄!何來成全一說啊?”
“此事牽扯重大,伯父若是本來就反對的話,那麼必然回答的乾脆利落。因為伯父本來就不是瞻前顧後之人。唯有伯父心中同意,卻又擔心損害到整個家族的利益,所以才會猶豫。”杜英笑道,“見伯父不回答,小侄便已知答案。”
被戳中了心事,謝奕不由得皺了皺眉。
自己好像什麼都展露在了光天化日下,這種感覺讓謝奕有點兒不舒服,但是他不得不承認,杜英說的沒錯
“賢侄打算如何行事?餘讚同了,可不代表著家裡會讚同,更不代表著王家會同意。”
杜英不由得一笑“隻要伯父默許,那麼自然會有人幫著一起對抗王家,這天下,已經不是當初王丞相一言堂的時候了。”
謝奕皺了皺眉,這句話倒是不假,王家現在在朝堂的影響力自然比不過王導時期。
雖然王家還有“江東獨步”王坦之,但是畢竟其出身太原王氏,而非琅琊王氏,大家隻是遠房罷了。
因為同宗而會同氣連枝,但是又因為終非同堂而不可能混為一談。
這也是為什麼,王家不再和其餘出身類似的世家爭權奪利,反而傾向於通過聯姻加強聯係。
一家獨大不現實了,那就索性多家聯手。
而這也就意味著,有人已經有膽量對抗王氏。
“征西將軍和梁州刺史應該還是很願意做媒的。”杜英笑著說道,“梁州刺史對謝家或許還有敵意,因此可以不用考慮,征西將軍一人,分量也應該足夠了吧?
若是伯父覺得還有不妥,餘亦可以修書涼州,請動涼公。而今關中和西北梟雄人物,不過氐蠻、征西將軍和涼公爾。有兩人出麵,可乎?”
謝奕神情一凜。
不知不覺的,杜英的背後也已經站著這麼多力量。
破壞王謝之間的聯姻,這是桓溫和司馬勳等人都樂意於看到的。
甚至涼州那邊也願意看到。
此消彼長,東南朝廷的力量減弱,涼州的力量自然就變相的增強了。
有這麼多人撐腰,實際上至少在關中,王家並不能把杜英怎麼樣,甚至都沒有和杜英平等對話的資格。
這條地頭蛇,現在也已經變成盤起來的龍。
就算是有強大的過江龍,也有資格一爪子拍過去。
因此如果說剛才的杜英是站在小兒女兩情相悅、以求成全的角度來說,那麼現在,他就是攜大勢壓迫下來。
人都已經在我屋裡了,周圍的大佬們都對這樁婚事很期待,那麼現在謝伯父你答應與否,其實並不重要。
前來詢問你的意見,其實是尊重你,而不是真的任由你做出選擇。
當然,杜英的話裡也有誇大的成分。
司馬勳對於謝家同樣沒有什麼好感,願不願意在這件事上為杜英站台還得兩說,保不齊他還指望著能夠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杜英呢。
桓溫是否願意在這個時候傾向於和王謝世家撕破臉皮,大家直接見真章,也得兩說。不過桓溫若是能夠拿下關中,的確有這個分庭抗禮的資格。
至於涼公······
這家夥生性多疑,現在願意放給杜家權力,是因為杜英有把關中的這潭水攪動的更加渾濁,以讓涼州能夠從中攫取利益。
可是杜家若和謝家聯姻,那麼涼州的謝家旁支自然也會向杜家靠攏,那可是曾經出過謝艾的旁支家族,因此在軍中有足夠的影響力,這就讓一直沒有辦法掌握軍隊的杜家驟然有了這個能力。
最終被威脅的,是涼公的位置。
涼公可能會同意促成此事的幾率有多大?
杜英從來就沒有把他真的當作自己的靠山。
現在隻是拉過來湊數,嚇唬一下謝奕罷了。
畢竟涼州的近況,杜英清楚,謝奕可不清楚。
所以杜英的這幾座靠山,加起來的確能夠讓王家撞得頭破血流,但是這真不一定能夠加的起來。
可是話說回來,隻要這幾方有聯手的可能,那麼對於江左世家來說,就是不會去主動挑釁的存在。
世家求穩,沒有九成八的把握,不回去賭。
謝奕陷入沉思,杜英則施施然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