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多少事!
一名少年匆匆趕過來,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呼吸也頗為急促,腳步剛剛停住。
這少年正是如今在參謀司風頭正盛,頗有第二個謝玄架勢的張玄之。
而那中年男子則是張家家主張元,張玄之之父。
“我兒今日不是正當值?”
張元在來的路上就已經接到了張玄之派人傳信,今日有要事,不能出城迎接,而顧家顧會則會和張家仆從一起迎接他,因此張元對張玄之又趕了過來還是頗為詫異的。
張玄之氣喘籲籲的說道
“今日的確有重事商議,所以勞煩兄長迎接。”
說著,他對著跟在張元後麵的顧會拱了拱手。
顧會含笑示意
“舉手之勞,不足掛齒。更何況辜負也是我顧家親眷,迎接自是情理之中的。”
張元則皺眉說道
“我兒當以公家之事為重,不可擅離職守。為父又不是小孩子,入城來,還能丟了不成?”
張玄之訕訕一笑
“公事暫完,因此匆匆而來,阿爹請入內歇息?”
張元點頭,打量著眼前的院落。
“院子小了一些,如今長安城中屋舍也頗為緊缺,不少人都想要搬到內城之中······”張玄之解釋道。
“其實內城外城,又有什麼區彆,剛剛路過外城,餘看那外城也是一般無二的繁華嘛,很多新建起來的屋舍,比這內城的老房子還要光鮮亮麗。”張元笑道,“既來之,則安之,院子大小有何關係,隻要能遮風擋雨就好。”
張玄之對阿爹這個態度倒也見怪不怪。
畢竟張元並不是什麼達官顯貴,而是清談隱士。
所以他還真的不在乎居住的屋舍之類的好不好。
這也讓張玄之很無奈,明顯,自家老爹跑到長安來,也不是為了謀求富貴,估計隻是換個地方繼續悠遊林下。
所以他隨口說道
“都督府也是這般想的,所以現在城中不分內外,也有一些都督府官員選擇定居在外城。
隻不過孩兒考慮到阿爹還是喜歡素淨安靜一些,所以才選在了內城。”
張元頓時也又被噎了一下,城本不分內外,選在此地,其實反倒是為了照顧他的愛好。
接著,張玄之便看到從後麵的馬車上跳下來的小姑娘。
十四五歲正是豆蔻梢頭的年紀,紮著兩個小辮子一晃一晃的,圓嘟嘟的小臉若是褪去了嬰兒肥,大概是白皙圓潤的鵝蛋臉形,好生一個美人胚子。
張玄之不由得露出笑容
“小雲,坐車不累了,還蹦蹦跳跳的。”
這小姑娘正是張玄之的妹妹張彤雲。
她打量著張玄之,點了點自己的臉頰
“阿兄也沒有比我大多少,但是擺著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我叔舅一輩的呢。”
“小雲!”張元不滿的說道,“不能拿阿兄和長輩開玩笑。”
張彤雲乖乖的“哦”了一聲,不再吭聲。
張元不由得搖了搖頭,指了指她,對張玄之說道
“你這妹妹啊,都是讓家裡婦人給寵壞了,這一路上走來,跑到哪裡都要走走看看,哪裡還有半點兒大家閨秀的樣子?人人怕是要說餘教女無方,養了一個野丫頭!”
張彤雲頓時小臉兒低下,玩著自己的手指,不承認也不反對。
張玄之趕忙擺手打圓場
“關中之變,日新月異,小妹從未出過遠門,好奇也在情理之中。”
有張玄之撐腰,張彤雲頓時又來了勇氣,嘟囔道
“謝家的阿元姊姊,在關中已擔任要職,如今阿爹阿兄所見到的關中種種,也有我們女兒家的功勞,所以大家閨秀怎麼了?大家閨秀一樣能夠做出成就來!”
“謝······”張元想說什麼,卻又不敢說。
張家是顧家的附庸,和吳郡各家同氣連枝,自然是不怕陳郡謝氏的,但是架不住人家謝道韞是杜都督的正妻,這關中就是人家的地盤,所以張元初來乍到,也不敢作狂士之態。
這也是因為杜英的施政方法,在江左已經引起很多爭議,人們既批判著杜英的違背祖製,並且認為他這個出身世家的人站出來打壓和推翻世家簡直就是舍本逐末,但卻也不得不承認,杜英的每一個舉動,真的都能給這時代帶來一些新鮮和變化,以至於大家現在也越來越好奇,他還能整出來什麼花樣?
正是因為關中的政策,幾乎完全不在世家們的預料之中,所以張元也不敢保證,自己在這裡大放厥詞,明天這些話會不會就傳到都督的耳朵中,後天自己的腦袋就沒了。???biai
畢竟在江左世家們的口中,這位杜都督的名聲可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