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六章 世家之問_晉末多少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晉末多少事 > 第一三九六章 世家之問

第一三九六章 世家之問(1 / 2)

晉末多少事!

王坦之對於鄧羌給出的玄學解釋不置可否,他雖然也是講玄學的,但是現在敵情未明的擔憂,顯然讓他變得很現實。

看向旁邊慕容楷的屍體,王坦之喃喃說道

“得了,現在我們變成困守孤城的慕容楷了。”

似乎是響應他似的,天邊,有王師斥候正飛快而來。

同時城外遊走的一些王師輕騎也開始向城門的方向彙聚。

鄧羌輕笑一聲,看上去好像反而輕鬆了很多。

王坦之狐疑看著他

“很好笑麼?”

“既來之,則安之。隻要其來攻,我便來守,此‘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之道也。”鄧羌解釋道,“總好過不知其所為,疑心另有陰謀算計的好。”

說著,他舉起橫刀,在身前

“此刀,嗷嗷待哺。”

王坦之······

忘了這家夥是個殺胚來著。

他旋即也大笑

“也好,也好,餘也想看看,萬人敵麵對狂風暴雨時的風采!”

——————————

洛陽。

隨著杜英的到來,洛陽如今也多了幾分生機。

之前王猛在的時候,整個洛陽太守府上下主要側重點,自然還是在中原戰事上,整個洛陽的一切都要為戰事讓步。

而如今河洛王師在東方進展順利,並且順利和荀羨會師,鯨吞整個中原已經毫無懸念,在戰爭剛剛開始沒有多久,戰線就已經被推進到了青州,甚至至少目前來看關中的主要敵人都已經從鮮卑人變成了大司馬,這些都是戰前始料未及的。

再加之南側的許昌、北側的河東諸郡,此時都加入到了對前線的供應補給上,使得供應前線的壓力已經不再全部集中在從長安到洛陽的這條路上。

讓洛陽終於可以遵循關中新政開始發展建設了。

隨著關中的財力物力次第抵達,洛陽城外也不再是一片荒蕪,沿著洛水,從工坊到農田,錯落有致,不同的土地上都有忙碌的身影,已經搭建起來的一些屋舍梁架間時不時傳來呼喊聲。

在這昭昭春日中,一切看上去都充滿了快樂和乾勁,仿佛戰爭的陰霾已經徹底離開了這座飽受苦難的舊都。

杜英策馬而行,目光在路兩側的景致上掃來掃去,麵露笑容。

他帶著十餘名親隨離開洛陽城前往龍門,輕車簡從,皆身著便裝,一身白衣佩劍,這是典型的書院書生的形象不說,而且看這陣仗便知道至少應該是書院裡的先生。

遙遙可以看到有人在向著杜英招手,甚至是行禮。

跟在杜英的身側,謝道韞一身男裝,紮著高馬尾,看上去英氣十足,她微笑著說道

“關中新政提倡開設書院和私塾,包括已經成年工作的,一樣可以通過上夜學等獲得學問,而在此之前,求學是世家的特權。

因此隻是依靠這一點,夫君就給了無數人出人頭地的希望,哪怕隻是一絲絲希望,哪怕在真正麵臨考校的時候,出身寒門和尋常百姓家的子弟還是很難比得過自幼讀書、學識豐富的世家子弟,但是至少他們看到了契機。

所以此時麵對書院的先生學子,他們的心中有的隻是敬重和尊重,顯然他們知道,這些先生們是真的有才能,而且也真的願意放下架子來教書育人。”biai

杜英歎道

“世家本來應當能做到這一點,奈何他們擔心自己的學問為百姓所知之後,又會撼動世家的地位,所以刻意的使用這些學問作為區分世家和百姓之間阻礙。

聖人曾言,有教無類。

然世家自稱上承聖人之道,卻從來沒有把聖人之言落到實處,焉有不亡之道理?

世家之錯,就錯在此。

單純的封鎖,以及憑借掌握學問和血脈來劃分尊卑貴賤省,卻可曾考慮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是所有人,天生就願意低頭。”

在杜英眼中,世家們在鑽研學術這方麵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他們整日裡清談論道,鑽到字裡行間,若是再不能整理、提出一些新鮮的觀點,那才有問題呢。

但是世家子弟們把學術的傳播和探討變成了極小範圍內的活動,也注定了他們所研究的這些知識理論,脫離了現實需求,也不見得就能夠適用於日常生活。

換而言之,他們的這些治國理論、為人處世之理論,他們自己尚且已經覺得玄而又玄,想要讓大字不識一個的百姓了解,更是完全不可能了,所以也就注定了他們的學術根本沒有辦法傳承。

到了後世,人們談到南北朝的時候,或是說魏晉風流,或是說亂世飄零,卻很少有人能夠把某家的理論拿出來,說出個所以然。

謝道韞微微頷首,她也是出身世家之中,從小接受的也是世家的教育,但是她漸漸的就已經意識到,世家高牆大院之內所堅持、所傳承的,不見得就是對的。

杜英方才強調的是“學問”,而實際上有著更多實際體驗的謝道韞卻清楚,在“學問”的更深層次,其實是“血脈”。


最新小说: 影後撿破爛,又被接去警局了! 我當玄師修世界 綁定破產係統,虧成千億富婆 帶娃隨軍後,她成了家屬院團寵 嫁給一個小佐領(清穿) 女人心 重生嫡女:權傾天下 七十丫頭,穿星際開機甲怎麼了? 心癢入骨 都末世了,跟誰講道理?我囤貨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