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淮說道:“可楊老也不能否認,她至死都念著薑祁,甚至她的死,便是念薑祁而成疾,我生氣,也隻是在她去世的時候沒去看她,卻從未傷害過她。”
沒愛的話,看不看的,在不在場,似乎的確對楊貴妃來說,不是什麼傷害。
過了這麼多年,楊硯其實也不是很想再提及。
而且換個位置想,陳景淮自己受到的傷害確實更大。
以前是因為楊貴妃的確是楊硯最小的後人,又是直接生活在身邊的,感情自然不一樣,對她的死,無關緣由,陳景淮的不管不問,楊硯都是極為生氣的。
現在楊家也隻剩他和陳重錦。
他對楊貴妃的事隻能暫時沉默,問道:“你對重錦現在又是什麼看法?”
陳景淮說道:“他是我的兒子,我當然希望他能成長,能成才,我以前確實有些冷落他,以後自當彌補,楊老也應當多照看他。”
這番話暗裡表達出他對陳重錦的愧疚,似是讓楊硯放心。
但所謂的補償究竟會到什麼程度,是否把位置傳給陳重錦,那就隻有陳景淮自己知道了,而他明裡暗裡表達了這個意思,就看楊硯信不信。
隻要有能正規得到這個位置的機會,陳景淮以為,無論楊硯還是陳重錦,未到萬不得已,都不會直接選擇鋌而走險。
倒不是陳景淮心裡害怕什麼,而是不想多一個頭疼的事。
楊硯此行的目的陳景淮已心知肚明,自然得挑他愛聽的說。
何況,自始至終對楊貴妃的事在心裡放不下的是那個優柔寡斷的陳景淮,可不是他,就算讓他對此事向楊硯認錯,他也不會猶豫。
所以無論真話假話,他的態度是很真誠的。
而這也是時隔多年,楊硯算是與陳景淮第一次如此心平氣和甚至掏心窩子的說話,那個氛圍,讓他縱然不會全信,也沒有完全不信。
他看著陳景淮說道:“所以你近段時間的行為究竟是有什麼計劃?”
陳景淮說道:“隋覃共掌天下的局麵已近五十年,而雙方的戰爭是遲早都會爆發的,為了後世著想,我必須鏟除在內或在外的阻礙,方式或許激進了些,卻也是不得不為之,因此更需楊老助我。”
楊硯皺眉說道:“已經發生的事,此時再談也遲了,張首輔離隋入覃,無論是否會助呂澗欒,對我隋都不是好事,而陛下再動更多人,隻會讓內裡動蕩不堪。”
陳景淮說道:“我知薑望與重錦有頗多接觸,他心思單純,容易被哄騙,楊老回去得好生提醒他,莫要成了彆人手裡的刀,否則我哪能放心對其委以重任。”
他沒有接楊硯的話茬。
而楊硯也隻是稍作沉默,說道:“我已提醒過他,薑望可以成為他的棋子,但他不能成為薑望的棋子,重錦還是很有能力的,他知道該怎麼做。”
陳景淮笑著說道:“那自然是最好,人不狠,站不穩,尤其是在這個位置上,切記讓他不要有任何婦人之仁,畢竟往日裡他與薑望的關係似乎還不錯。”
楊硯還真不能確定陳重錦與薑望的關係是真不錯還是假不錯,但他替陳重錦說道:“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陛下不要因此誤會。”
陳景淮說道:“我是信得過楊老的,有你在他身邊,我自是放心。”
楊硯說道:“但我還是想問一句,陛下真的做好了一切準備?可莫要讓大隋傾覆,到時就是千古罪人了。”
陳景淮說道:“我明白你的擔心,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隻能說,有些事是必然得賭一把,可能某些事的確超出了原計劃的結果,但大局上我是有把握的。”
他其實沒有絕對把握,尤其蘅城的事曝露在薑望的眼前,周孽也在其手裡,他已然到了孤注一擲,或者說彆無選擇的境地,此時是斷然不能回頭的。
因為也沒有回頭的可能。
就蘅城一事已經把他的退路堵死了。
那可不是屠一城,是屠了好多城。
在大義上他站不住腳。
在人心上,他也站不住腳。
這件事一旦曝露,全天下都會聲討他。
除非他有絕對的力量,才能以勝者身份改寫事實,把錯說成對。
因為就算甩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甩給周孽是肯定行不通的。
甩給神祇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哪怕說是薑望對周孽的記憶動了手腳是誣陷,但世間的大物又不止一個,陳景淮也做不到威脅全天下的大物,很容易就能被推翻。
何況薑望的背後還可能存在仙人,世人信他還是信仙,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縱然能拖一拖,結果也是無法改變的。
所以才說,這件事已無退路。
要麼擁有絕對的力量,能鎮壓整個天下,甚至半個天下也足夠。
要麼就是在事情敗露前,讓薑望死。
這都是目前陳景淮辦不到的事。
他現在唯有儘可能積攢更多力量,隻要神祇的事辦成了,那就還有取勝的機會。
而他也不會放棄殺薑望這件事。
在他看來,就近的最能威脅到薑望的隻有一個人。
那就是待在武神祠裡的張止境的徒弟,小魚。
隻要拿捏了小魚,陳景淮有把握讓薑望至少暫時不會揭露蘅城的事。
他雖然沉睡了很久,可那個優柔寡斷的陳景淮的一切事,以及目睹或了解的情況,他也是相當清楚的,因此更知小魚在薑望心裡的重要。
但這件事最大的阻礙是張止境。
眼下神都裡的大物,除了張止境,也就隻有楊硯了。
愣要說的話,被關在國師府裡的林荒原也算一個。
陳景淮是肯定要考慮到林荒原這個人。
但目前還得優先讓楊硯徹底與自己站在同一陣營。
雖然得到琅嬛神力量的陳景淮未必不能與傷勢未愈的張止境一戰,甚至勝之,可相比自己出手,另嫁他人之手,才是更好的選擇。
那麼此事的關鍵就在陳重錦。
陳景淮不介意給些實在的承諾。
反正說歸說,最後能否落實,是另一回事。
最終商談的結果,是陳景淮要對外公布另立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