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短歌訣”統共三層,如若修練到了最後一層,照紙上描述,當能達到“似金烏縱橫天地、鯤鵬遨遊四海,所欲從心,用之不竭”的境界。在這句話的後邊,路行雲又想起尚有一行朱批小字,上書曰“餘性愚鈍,雖苦研數十載,始終難窺此層之虛實。料福緣已儘、靈骨不及,縱然百年亦不可即,待留與後人推敲”,乃是李病已的旁注。
“這口訣是李前輩歸納總結,可連他自己至今也未曾練成這最後一層的法門。玄氣修練之玄妙精深,果然與天資有著極大乾係。”路行雲心中嗟歎,“短短一夜,我隻要能練會第一層,就可謂萬幸了。”
有定淳鼎力相助,路行雲專心致誌,順利將口訣修習到了第七輪。到了這時神清思明、雜念廓儘,那快意卻減少許多,倦怠陡增。
“練滿七輪,若氣息可貫通會陽、大杼之間隨心如意,則一層已成,玄氣可控,凡拳掌、兵刃,力道皆勝往昔遠矣。”
路行雲口念至此,意動運氣,但覺一股氣息似乎無中生有,自體外自凝於內,先入尾骨端的會陽穴,而後徐徐流騰到了背頸間的大杼穴,一時之間,四肢自根部直到尖端,熱流來回湧動,仿佛貯滿蒸汽。
他心知此時臂膀之間已元氣充盈,立刻斂氣凝神,將那些躍躍欲試的元氣複又壓回了自己的丹田,同時心喜“這些元氣不是來自我的丹田,而是汲取了天地之靈憑空而生,正是玄氣激發出來的效果,看來第一層是成了!”隨即又想,“原以為夠不著修練玄氣的門檻,如今看來我的玄氣天賦還算不錯。”由是更覺快慰。
定淳在旁邊看得仔細,嘴邊含笑“少俠真是武學奇才,這口訣一練就會。”
路行雲笑應“人自身多多少少能掌握些玄氣,第一層隻用將它激發出來,本就容易掌握。”說話間,已將雙掌再次搭上了定淳的肩頭,“再來試試。”
他話音方落,定淳就頓時感覺到一股暖流不徐不疾在肩井穴周遭蔓延開來,猶如陽春化雪,穴道的厚重一點一點消弭,直到豁然暢通,輕快異常。
定淳肩頭一抖,路行雲知道肩井穴已通,屏氣凝神,繼續向缺盆、犢鼻、陽交三處穴道發力。但見一時間,路行雲的臉上紅光乍隱乍現,耀得房內也不斷明暗交加。直到最後,定淳一聲長歎,體內濁氣散儘,手腳已能運動自如。
“多謝少俠相助!”定淳抻抻身子骨,欣喜非常。
路行雲應一聲“應該的”,轉而回氣固元,臉色很快恢複如常。
定淳看他貌似沒有停下的意思,便問“少俠還要往下練嗎?”
路行雲想了想道,“時辰還夠,我想試試第二層。”
定淳遲疑道“隻這第一層已經夠用了。”
路行雲道“趁著練就第一層的餘熱未儘,衝它一衝。定淳師父,勞煩你聽我念誦,若有理解岔了或一語雙關處,可及時言語提醒。”
定淳見他自信滿滿,便沒多想“少俠但練無妨。適才我觀你麵有青紫之色,正是紙上所言‘紫氣東來’的征兆,說明對這口訣法門已經登堂入室,可再接再厲。”
路行雲微微點頭,沉沉吸了口氣,繼續運氣導流。
定淳見他已經投入進去,自閉嘴不語,一麵聽著他誦念口訣,一麵琢磨內中機竅。少頃,忽聞路行雲口中念誦轉成了痛苦的呻吟,急視過去,但見對方臉上青紅之色交替顯現,心知不妙,出聲呼道“路少俠、路少俠!”
幾聲大呼效果立竿見影,路行雲麵色一澄,渾身哆嗦一陣,猛然睜開雙眼。定淳看得仔細,發現他發梢都已墜下點點汗珠。
路行雲長長吐了口氣,不住撫摸著兀自起伏不定的胸口,喘道“方才練功練的入港,眼前忽而一片慘白。那慘白中卻閃出一道紅光,我被那紅光吸引,跟著它走,仿佛遊於雲霧中,既捉摸不透也瞧不清前路,隻覺神思越來越飄忽。到了後來,天邊炸起個響雷,我當即醒了,就像做了個夢。”
定淳一震,心知這是走火入魔的預兆,倘不是自己發現得早及時喝斷,難以想見路行雲此刻會是什麼樣的慘狀,不禁心下戚戚,合掌在腹緩緩說道“少俠練成第一層時,其實已經吸取了玄氣,帶上了疲憊。而且口訣上說,這法門雖隻有三層,但每層之間相去倍蓰,如同萬丈天塹阻隔。一夜能練成第一層,花一輩子卻未必能練成後兩層。一如釀酒,不可急於求成,而需綿延不輟方可得其醇。一日之中,至多習練七輪往複,若貪得無厭,反而有弊無利。如今覺來,到第七輪,確確實實不宜再繼續下去了。”
路行雲答應著將紙張折好塞進裡襯,麵露微笑“既然這樣,那就不練了。這‘岱宗短歌訣’果然名不虛傳,徐徐緩緩,奧妙無窮。”
定淳道“小僧稍加調理,明日比試當無大礙。”
路行雲撫掌道“這樣就好,明日二對二,你我當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