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國接過材料,拿過老花鏡看了第一眼。
關於炭基材料的一種新想法。
看到實驗標題,眉頭就皺了一下,這寫了和沒寫有什麼區彆?但他還是接著往下看著。
一分鐘後,葉建國慢慢坐直了身體,臉色嚴肅。
又是幾分鐘過去,葉建國呼吸急促,拿材料的手都在顫抖。
看的周正峰三人一臉的擔憂,生怕這老頭太激動就完蛋了,畢竟老人家七十多歲了。
幾分鐘後,葉建國才慢慢平複下來,臉色嚴肅的看著吳遠銘“吳校長,這份數據是哪裡來的?真實性有多高?”
吳遠銘低聲道“華清材料實驗室研究出來的,一共做了兩次實驗,都獲得了成功,這不剛做好就拿到您這邊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和我們數據一樣。”
葉建國猛然站了起來,一邊走一邊道“去實驗室,我親自檢測!”
吳遠銘三人對望了一眼,很是無奈的跟了上去。
老一輩的科學家有著高度的愛國情懷,遇到這種事能做主那才是怪事呢。
三個小時後,在動用了紅外光譜分析、透射電鏡等手段後,結果出來了。
葉建國和幾位教授看著數據,異常激動。
“周部長、陳部長、吳校長,這種材料我們檢測的特性與你們送過來的數據完全一致。”
吳遠銘和陳波兩人長長的出了口氣,臉上滿是自豪。
隻有周正峰臉色嚴肅“葉老,我最想知道是,這種材料能不能用於芯片製造?”
這是能不能實現彎道超車,不在受彆人卡脖子的問題。
自西方斷供了華為的芯片後,工信部牽頭研發芯片和光刻機的任務後,他承受著極大的壓力。
葉建國盯著數據看了好一會兒後,道“從數據上看,是可以的,他解決了純度、電阻的問題和傳統碳基材料無法做集成電路的問題,我建議立刻送到微電子所,讓他們試一試,最快3天最晚7天有結果。”
一枚矽基芯片的製作要經曆20005000道工藝,分為四大步晶圓製造、ic設計、ic製造、ic封測。
晶圓製造,就是用石英沙製作晶矽並提純形成矽晶圓,這一步陳諾已經做好了,送到微電子所後切片就行了。
ic設計分為規格製定、邏輯設計、電路布局、布局後模擬、光罩製作等幾步,這些步驟,微電子研究所也有現成的,稍微調整就行。
ic製造分為薄膜、光阻、顯影、蝕刻、光阻去除等步驟,這一步要經過數十次的重複。
最後則是ic測試,分為切割、黏膜、焊接、模封等步驟,形成最後的芯片。
國家的光刻機商用雖然隻停留在28n,這條工業鏈是成熟的,可以立刻投入使用。
“周部長,你彆總是盯著碳基芯片的事情,這種碳基材料的強度、柔韌度、導電性、導熱性能是普通石墨烯材料的十倍左右,可以說是世界最強的一款超導材料。”
“這對航空航天、生物醫藥、化工、節能環保、新能源等個領域都有極大的提高,我們若是能在這個基礎上研發,我敢肯定,至少能節省35年的進度。”
周正峰臉色凝重“葉老,芯片試驗的事情拜托您了,另外請您立刻做一份評估報告,然後直接送到我手上,我現在還有事情。”
說完這些後,周正峰再次看向實驗室內的眾人。
“紀律我就不重複了,諸位應該知曉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