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南魂!
“同誌們,風蕭蕭,江水寒,葉爾羌河流水一去不複還。今天我們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在這肅穆的靈堂,送彆閔浩然同誌最後一程,我謹代表縣委、縣人民向閔浩然同誌表示沉痛哀悼,向閔浩然的親人表示深切的慰問。閔浩然同誌不遠萬裡來到疆南縣,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焚膏繼晷、嘔心瀝血、夙夜匪懈,付出了寶貴的青春和生命,他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奮鬥的一生,更是光榮的一生,充分彰顯了對黨忠誠、為民奉獻的政治品格,他執著堅毅、實乾擔當、勤勉敬業,他是我的忠實戰友,是疆南縣百姓的兒子,也是我們疆南縣人民的驕傲……閔浩然,天堂路好遠,黃泉路上無故人,還望一路走好。”送彆那天,追悼會上袁晶親自為閔浩然送行。
悼念儀式結束後,閔浩晶和萬慶國邁著沉重的步伐,慢慢的將靈柩推向焚屍爐,身後的家人執手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
“陌上濛濛殘絮飛,杜鵑花裡杜鵑啼。年年底事不歸去,怨月愁煙長為誰。梅雨細,曉風微,倚樓人聽欲沾衣。故園三度群花謝,曼倩天涯尤未歸。”又是一年清明時節,梅雨浠瀝,似雨、似霧、又似風,有些人長眠不醒,有些人念念不忘。
思也淒涼,忘也孤單。路上,三三兩兩的行人有的披戴鬥笠,有的撐打布傘,有的穿掛雨衣,提著酒食果品、香火紙錢等物品,心情凝重地穿著高筒雨鞋踏著黃泥從田間小道往山腰匆匆趕去。
那裡,有他們的親人。每到清明時節,人們都要去那修整墳墓、培添新土、清除雜草,是謂掃墓,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色憶三巴。”
“孩啊,額們來看嫩了,嫩已經離開額們好幾個月了,這麼長時間為犀利不給額托個夢,讓額看看嫩,額好想嫩啊孩兒啊。嫩在那邊孤單嗎,冬天冷不冷,現在困下了就彆那麼賣命了,想屋裡時就抽空回來看看,和嫩爹一起回屋裡來看看額……”墓前,閔浩然的母親低聲哭訴,杜鵑鳥在山頭啼叫,清脆的聲音揪心撕肺。
萬慶國、徐嬌、趙茹燕及其女兒在墳上壓著黃紙,墓周邊盛開著豔柴紅,含風噙淚,似哭如泣。這裡埋著閔浩然的衣冠,衣冠塚的旁邊,就是閔浩然父親的墳墓。
“那天的雲是否都已料到,所以腳步才輕巧,以免打擾到,我們的時光,因為注定那麼少。風兒吹著白雲飄,你到到哪裡去了,想你的時候,哦抬頭微笑,知道不知道……”
靈魂回家了,可閔浩然的屍骨確永遠灑在萬裡之遙的昆侖山下,百姓土裡,默默的守望著天山。
“又是一年醉清明哎,雨紛紛。滿山豔柴紅哦,鮮又鮮那個鮮又鮮,腳下那個路啊長又長。傷心的銀兒肝腸斷哎,肝腸斷,額地那個死鬼屁股歪的很咧,又虐額的心啊又虐額的肝囉,額的心肝肝,有冇有思念屋裡銀囉。屋裡銀那盼團圓咧,嫩在外麵做希裡囉,也不把家來念,碎了我的心丟丟。年頭盼到又年尾哎,冇盼得,隻盼得那個痛和憐……”
清脆的村姑方言小曲字字句句灼心撩魂勝過杜鵑啼血。到底是什麼樣的故事,讓人唱的如此撕心裂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