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聖醫!
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再次頓悟
那隻巨掌帶著天火的氣息,燃燒著壓了下來,幽冥王也不是白給的,伸手也是一掌,兩掌相對,轟隆一聲巨響,古一行被震退數步。
幽冥王冷笑一聲,“就這本事還敢跑到這裡來放肆。”那笑聲刺耳讓古一行特彆接受不了。
古一行隨手拿出幻笛,一聲高亢的曲調出來,把對方這怪笑聲才消除於無形。
古一行繼續催動魔音九章,霎時間,整個城中都被這樂曲覆蓋。那些周圍的人早已經經受不住音調的摧殘魂消魄散,現場的這些人麵色凝重地抵抗著古一行的笛聲。
突然,又一聲尖利的笑聲傳出,古一行的笛聲噶然而止。幽冥王厲聲道“天音是你何人?”
古一行嘿嘿一笑,用佛門獅子吼傳送道“天……音……是……我……師……尊……”聲音帶著佛門威力傳送出去,就連在座的諸位也是心中一顫,心神不寧。
“果然好手段。沒想到那老東西儘然還有了傳人,不過那又能咋樣,想當初他命斷我手,連一絲魂魄我都沒有讓他留下,即便是他的傳承,你又能奈何的了我,簡直就是自不量力。”幽冥王道。
古一行拿起幻笛再次吹奏起來,這次卻和先前不同,音調突然變得高亢了幾倍,就連幽冥王也是一臉凝重,用功力進行抵抗。
古一行這次吹奏的就是天音師父從簫曲改變成的笛音——追魂曲。
那哀怨纏綿中帶著淒厲讓現場這些人都臉上露出了汗水。突然笛音再次衝高,這些邪祟臉色煞白,嘴角滲出血跡。
古一行此時也是感覺到自己的靈力有些潰散,他收了笛聲,“今天就先到這裡,等你們的老祖出關之後我再來收拾他,但我奉勸你們一句,膽敢對亡魂下手,我代表天地意誌把你幽冥界除掉。”
話音剛落,古一行人已經消失不見。此時的幽冥王擦去嘴上的血絲,呼出一口氣,才緩緩站了起來。再看在座的那幾位此時還在調整之中,看起來應該是受到了傷害。
幽冥王心中暗歎,沒想到天音的弟子儘然如此厲害,現在雖然實力還比不上自己,一旦等到羽翼豐滿之時,肯定又是一個天音。
等了片刻之後,那幾位才轉醒過來。大家都驚駭地看著幽冥王,“大王,此年輕人的功力可不容小覷,現在不斬草除根,隻怕將來會成為我們的心頭大患。”
“諸位,今天沒想到會遇到這樣一位強者,請大家放心,你們安心修養幾天,我現在去看看他究竟逃去了哪裡?”
大家知道今天眾人也沒有了心思再飲酒取樂了,深施一禮之後,各自散去。幽冥王起身到空中,他展開自己的神識想抓住古一行的蹤影,但這一切都變成了白費勁。
古一行從這裡離開,直接通過傳送陣來到了那片大山中,他收了傳送陣,直接離開了幽冥界。
回去的路很平靜。當古一行從裂縫中出來之時,淩天尊還在這裡等候。
“師尊……”古一行不覺心中感動。
“徒兒,一切可還順利?”
“師尊放心,一切基本上都已經探明。”古一行就把裡麵的情形向淩天尊詳細地介紹了一遍。淩天尊聽到後也是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問題會如此嚴重。
“徒兒,咱們還是回去,再想辦法解決這些事情。”
古一行點點頭,但回頭看看這個裂縫,他從空間中拿出陣法材料,把這裂縫用陣法遮蓋住。
淩天尊看到這一幕,知道古一行心思縝密,不由感歎。等古一行做好這一切,師徒二人回到了山頂大殿中。
“師尊,這個幽冥王的實力應該達到了天境大成。而且他那笑聲十分恐怖,攝人心魂。今後遇到他一定要當心。”
“想當年就聽說過又強者天音和他對決過,今天聽你這麼一說,才知道原來你儘然得到了天音的傳承。”
“如果不是這樣,隻怕還很難對抗他。”淩天尊也是表情深沉地說道。
“師尊,這天域可以佛門蹤影?”淩天尊一聽,不覺一愣。
“徒兒,這佛門在天域我似乎還真沒有聽說過。不知這和這件事情有何關聯?”
“師尊,這佛門功法對這些邪祟有著獨特遏製力。如果天域有佛門,應該會有這方麵的功法來克製他們。”
“徒兒,這件事你為什麼不問一下童老前輩?”古一行一聽也是恍然大悟。
“師尊,咱們一起去問問我師父。”二人一起進了空間裡,古一行再次把看到的情形對童老說了一遍,還拿出那些生魂給童老。
“師父,這些生魂如果放在魂泉裡他們會成長起來嗎?”
“不能,他們太幼小了,不過你可以收進你的丹田中,用丹田裡的幽冥地火來滋養他們,也許會有不錯的收獲。”
古一行一聽,打開器皿,把這些生魂都收進了丹田之中。隻見那些生魂來到古一行的丹田裡就像是一個個種子,紮根在那裡。古一行並不明白這究竟代表了什麼。
“師父,我想問一下,這天域可有佛門中人?”
“有,隻是天域中的佛門一向不問世事,他們一直都避世不出,據我所知,他們就在這中都附近的一處聖山上。但具體在什麼地方,我一時也不能確定。”
“這中都範圍內的山峰何其多,這可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古一行內心有些失望。
“徒兒,一切事情冥冥中都有定數,不強求,不氣餒。你就是天地揀選之人,你自己就有著這方麵潛在的力量可以對抗邪祟。你自己就應該去挖掘這些潛力,俗話講,有心插柳柳不成,無心栽柳柳成蔭。”
古一行猛然似乎感覺到了什麼?他立刻消失在眾人麵前。
童老微笑著看著古一行消失的地方,嗬嗬一笑,“看起來他又要頓悟了。”
“老前輩,沒想到這天選之人的修煉儘然如此神奇。”淩天尊看著童老,心中十分感慨,他們窮其一生才走到今天這種境界,而古一行一個頓悟就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