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當球長!
“他應該是知道了什麼消息,特意趕來告訴你的。但是非常可惜,你讓他生氣了。”整個過程裡都一聲不吭的佩裡埃這個時候才對羅伯特發出了‘嘲笑’。
雖然他對於牛頓的‘語不驚人死不休’也表示不以為然。整個歐洲綁在一塊才能與中國相抗衡?這是天方夜譚嗎?
中國的實力很強大,這個佩裡埃承認。單對單的較量,法蘭西還真的不會是這個古老帝國的對手。中國人在機器科技方麵的發展是有點還不如歐洲,這兩年他們從歐洲進口的大量多種類的機械,但是他們的武器發展卻絲毫不弱於歐洲,在炮火上更是還要超出歐洲一些。中國還有繁多的人口,無數的財富,有著巨大的戰爭潛力。歐洲商人經常說中國市場如果被打開,那將是等於整個歐洲的超級市場,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實力就能與整個歐洲抗衡。
羅伯特對於牛頓的氣氛毫不在意,“我更認為他是被某個消息給嚇著了,嚇得精神失常了。真是一個可憐的人。願主保佑他吧。”反正《中原日報》上就要把那個消息刊登了,那時羅伯特不就知道了嗎?
相差個一點時間而已,有什麼大不了的?
羅伯特一直都是《中原日報》的忠實讀者,他很清楚這份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官方報紙上麵刊登的都是些什麼東西,既然牛頓要告知的消息會在這上麵刊登,那就算不上什麼重量級的絕密。
“讓我們繼續我們之間的話題。”佩裡埃今晚上來找羅伯特可不是看牛頓的笑話的。
“大不列顛王國真的要資助緬甸的貢榜王朝嗎?”法國雖然在東方已經沒有什麼大的利益,但對於英國人的動向還是萬分重視的。而且法國的東印度公司也要在南越的廣南國裡搞一搞事,他們需要英國人的支持。
“不,不是大不列顛王國。而隻是我們公司!”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和大不列顛王國這可是有不同的。雖然很多時候他們的利益完全一致。
“如此做你們不怕惹來中國人的反對嗎?”中國可是英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茶稅在英國財政收入中的比例在歐洲並不是秘密。而佩裡埃對於公司做出的在廣南國插手的決定也是很忐忑,廣南不是緬甸,它距離中國精華區域實在太近了。
“但是緬甸的西麵就是孟加拉,孟加拉的西麵就是印度。”英國人絕對不能容忍印度的利益被他國覬覦。即使現在的中國已經很明確的將緬甸列入了敵國序列,英國人也要給緬甸輸輸血,好讓貢榜王朝更加有力的抵抗暹羅和中國。
英國人的理由很簡單。
“而且倫敦的董事會認為,是時候改變東西方間的貿易關係了。我們不能始終處在這麼劣勢的地位,雙邊貿易關係的破碎,損失的是雙邊的共同利益,而不單單是我們的利益。”雖然英國的損失遠遠要比中國大,在印度的紅茶還沒有長出來一根的時候,在眼下這個時候,英國人還真的沒有跟中國翻臉的勇氣。所以這次出麵的是東印度公司,而不是英國政府。
“為什麼要怕?為什麼要怕?”羅伯特揮舞著拳頭,語氣激烈,但在佩裡埃眼中那更多是在給自己打氣。
東印度公司擁有著英國對華貿易的主宰權,因為公司擁有著對中國的貿易壟斷權。那個時候中國還處在滿清的統治下,韃靼人對於外來的西洋人抱有強烈的警惕心,在雙邊的貿易交往中設置了一道又一道的關卡,所以那個時候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對華貿易壟斷權根本不能同現在這巨大的利益相比。
而現在,在倫敦,在兩院,很多議員對這一點已經提出了意義。佩裡埃又不是不知道,泰晤士報上早就把這件事給掀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急需要用事實來證明自己在大不列顛王國東方事物上所有的巨大作用。
而這樣的事兒卻是法國印度公司沒有的,因為法國是一個王權國家,而佩裡埃的頂頭上司的頂頭上司,不是彆人,正是法蘭西王室。
西曆1664年,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爾創建的法屬東印度公司,監管法國與印度、東非、東印度群島和印度洋其他領土的貿易。該公司與早先創建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經常競爭,在西曆1720年的法國經濟大崩潰當中損失嚴重。然後公司就改名了,正式的名稱是印度公司。
複漢軍起兵的前夕,公司剛剛丟掉了它對法國與印度貿易的壟斷權,但複漢軍的崛起給了印度公司新的轉機,隨著中國的日益開放,最近幾年中法貿易額在持續攀升,在巴黎,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投入到這項大有前途的生意之中。法國印度公司本該一樣追加本錢,擴大貿易商船,擴大貿易額度的。但是法國印度公司的主宰者‘擁有’著更高遠的目光,他們認為法國在東方貿易當中如果要贏得與英國人的對決,在印度已經徹底失去希望的時候,並不能把純粹的希望依賴於西班牙,後者與中國政府的矛盾是一個巨大的火藥桶,一旦爆炸來,依賴於馬尼拉的法國印度公司也絕對會損失慘重。
所以在去年的時候,未來的法王就提出了一個建議——法蘭西要在距離中國不遠的地方擁有一塊絕對控製的殖民地,而選來選去,他們選中了日薄西山的廣南國。
從三年前起兵,阮氏三兄弟的西山軍已經日漸做大,對於廣南國的打擊比之諒山當中的殘清軍對北鄭的創傷還要慘重。而且在一次次的戰鬥中,廣南也好,北鄭也好,甚至包括西山義軍,都認識到了槍炮的重要性。
三年前從金邊返回到河仙鎮的法國傳教士百多祿,因為編纂了法越辭典和越南文的教義問答,在廣南聲名大作。但是河仙鎮是中國人的地盤,自從莫天賜跟中國人的政府搭上了關係以後,百多祿在河仙的處境就大大受到了限製,百多祿的選擇是到廣南國的國都富春(今順化)去,然後靠著一口流利的越南語,跟廣南王室搭扯上了關係。並且利用自己的關係從馬尼拉運作了一批三百支火槍和四門的大炮的軍火,交易給了廣南,由此成為了廣南王室和權臣張福巒的座上賓客。
法國人早在上個世紀時就對中南半島虎視眈眈,西曆的1687年,法國人以援助逞羅為借口,派兵1400人來自印度來暹,其領兵軍官乘機竊取了一部分暹羅軍隊的指揮權,法國的傳教士力勸國王拍那萊改奉一神教,以便操縱暹羅的內政。他們還野心勃勃的企圖在曼穀和墨克駐紮法印軍,激起了暹羅朝野上下的強烈反對,結果導致戰爭爆發,一神教和法印軍隊損失慘重,被完全驅逐出了暹羅境內。現在法國人是要卷土重來,打算在廣南國重開‘天地’。
而法國人最最顧忌的就是中國人在這件事上的態度。
廣南這裡距離中國的精華區域太近了,雖說自從中國的明帝國放棄了北越之後,中國就再沒有對安南起過什麼,但難保上升期的陳漢不會橫插一刀。自從接到這個消息後,唯一讓佩裡埃心裡好受的就是廣南國的位置,在幾百年前那裡是一個占國的土地,而並不算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
“可憐的佩裡埃,你們的董事會把公司的利益與國家的利益混淆了……”羅伯特突然同情起佩裡埃了。
佩裡埃是很讚同在中國近距離的位置上謀取一塊完全屬於法蘭西的土地的,這是一個高瞻遠矚的決意。為了戰勝,或者說是遏製中英貿易的發展,至少不是被英國人遠遠地拋在身後吧,這是為了法蘭西未來商貿利益考量,是很有必要的事情。但廣南國的地理位置實在太要命了,他本人更傾向於在南洋謀取一塊土地,哪怕是印度的本地治裡、馬希、雅南那樣的沒有武裝的純粹貿易點呢。
但是王、儲的意見不容更改,更不要說尊敬的路易十五國王垂垂老朽,馬上就要升入天國了。
佩裡埃需要英國人在這件事上的支持。“法蘭西絕對沒有跟中國敵對的意思,我想大不列顛王國也沒有跟這個強盛的國家發生激烈矛盾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