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三方的嘲笑_我要當球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要當球長 > 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三方的嘲笑

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三方的嘲笑(2 / 2)

……

下了朝的陳鳴,跟著老爹坐了一會兒,接過了朝堂上陳惠沒有向他甩來的鍋兒,然後就去了老太太那裡,接著再是老娘那裡,最後出宮回到府上的陳鳴都可以直接吃午飯了。

下午的時候他分彆收到了內閣和大都督府送交的初步意見書,內閣放寬了一定的軍費額度,正金額增加到了七千萬,而大都督府的軍費預算也消減了五百萬,雙邊都有了妥協和退讓,但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巨大的很。

陳鳴讓人把內閣的意見書抵到大都督府去,把大都督府的意見書送到內閣。

陳繼卿有些無語的看著兩邊的財政報告,“他們計劃的都是很詳細,可這些人就真以為紙幣一旦推出,就能當銀元使了嗎?這肯定是要對於物價貨價有重大影響的。”所以一萬萬的銀元在貨幣改革之後就很可能沒有‘一萬萬’的價值了。陳繼卿十分的不解,這樣簡單的問題,內閣和大都督府怎麼就都看不到呢?他們兩邊吵來吵去,怎麼就不找人到銀管會來問一問紙幣的事情?

這是朝廷自身就在推動著的一變化啊。

作為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常務委員,陳繼功很清楚在不久後推行的紙幣,雖然法律規定一銀元就等同一塊銀元,但在規定的時間內在銀行用銀子金子兌換紙幣的話,一銀元卻能兌換道十二元紙幣。百姓在最初的三個月內拿真金白銀向銀行兌換紙幣的時候,是能獲得百分之二十的增幅。這是一個優惠政策,是一個紅果果的誘惑。如此貨幣流通量能得到了一定的增加,可以預料的到,全國物價會出現普遍的上升態勢,而至於這幅度是高是低,那就不是陳繼卿現在可以下結論的了。

這件事在銀管會中也屬於絕對機密,內閣的人沒聽到消息不奇怪,但他們總要有一定的眼光看到這個事情吧?

且不說彆的,紙幣這東西先天上就沒有銀子能得到百姓們的信任。中國用黃金白銀做流通貨幣可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那是好幾百年,是天經地義的。現在朝廷突然一聲令下,不讓老百姓再用真金白銀了。這紙票子拿在手中,他們就是對朝廷再信任有加,內心裡也會忐忑的很吧?而且有20的幣值增幅啊,這不就是紙幣沒有銀元之前的明證麼?何況中國有了元明紙幣的‘前車之鑒’,這紙幣拿到老百姓手中實際上錢財就已經在貶值了。

陳鳴才讓紙幣兌換的時候多出百分之二十,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給予的補償,同時也是一個利誘,利用百姓們貪圖小便宜的心理,在中國的社會生活中儘快的推行推廣紙幣。

所以這麼個情況下,用腳趾頭想也能知道,全國物價都會迎來一波上漲。

這內閣和大都督府實在是有點遲鈍的,縱然被封鎖了消息,也不該想不到這一點啊?――老百姓對紙幣抱有一定的疑義,隻這一點,就必會引得市場震動。那個時候他們手裡的錢就沒有那麼‘值錢’了。

陳鳴在銀管會送交的報告上批了一個‘閱’字,看到陳繼卿的喃喃自語,不由得笑了起來。“你以為哪個衙門都像銀管會一樣對社會市場如此敏感嗎?”怎麼可能呢。

銀管會可是陳鳴廢了不少精力才籌措起來的精英組織啊,常委會人數不多,隻有五個人,而常委會下頭的顧問和工作人員也不多,連著外頭打雜的,現在總人數也就五十人上下吧。可這五十人裡頭有很多中低層都是原先在錢莊銀號打混了十幾年幾十年的掌櫃、大掌櫃。是中國現在情況下對於‘貨幣’認知最深刻的一批人。

而隨著紙幣的發行,正在研究著西方經濟體係的銀管會也在籌劃著一個新的目標――證券交易所。陳繼卿今天送來的這份報告,就是銀管會的‘市場預測’。

他們認為,隨著天下平定,中國必然會迎來一波無法預計的經濟複蘇大潮,並且隨著公司和股份在經濟體中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多,開辦一家證券交易所勢在必行。

要知道,就銀管會從各家銀行取得的一些資料顯示,現在不少的公司、個人在資金運營緊張或是無法滿足產業擴張的時候,他們獲得錢財的路子隻有兩條,其一是親朋好友,這是最保險也最可靠的資金來源;其二就是銀行貸款。

各開埠港口的‘市場’雖然遠比內陸的普通府城、甚至是省城要繁榮,但前者的麵積太小,與廣袤的中國內陸相比,就是一隻雞跟一頭牛的差距。前者的市場有了初步的飽和趨勢,後者卻還饑腸轆轆呢。

“……我們銀管會經過研究,覺得開辦一處證券交易所是日後勢在必行之舉。所以想要提前對西洋的證券交易所有一個全麵細致的了解。”證券交易所的出現可以更好地利用民間財富,銀管會想要派人去西洋考察,收集各國證券交易所建成前後的各類細節資料,以及日後的發展趨勢預計,好好整合整理,將來好歸為己用。

陳鳴給這份報告點了個讚!有進取心。

“你們打算派誰去?”

“黃鬆帶隊,盧觀恒、伍國瑩……”陳繼卿嘴巴裡飛快的爆出幾個預選名額。

這裡頭的名字陳鳴聽著有帶印象的,也有一無所知的。比如那個黃鬆下頭,排在第一位的盧觀恒。“這人是誰?”能列在老表的身後,顯然是銀管會極其看好的。

“盧觀恒是廣東新會人。之前給鄭繼運過糧米油鹽鐵,靠著閩中的天地會發了財。但這人是個聰明人,知道天地會不是能成事的主兒,早就主動找上了暗營。然後在去年冬季裡,受國安的指示,斷掉了與閩中的所有聯係。”

“而伍國瑩是潘家的夥計出身,在廣州南海學宮裡讀過一年書,但很快厭倦,不顧家人反對從南海學宮輟學,到潘振承的散貨檔上了一名夥計。十餘年裡從一普通夥計做到了分號掌櫃,很得潘振承的看重,在潘振承入職的時候,也帶進了工商署。去年夏天被調入銀管會。”

……

一連十一二個人的名字和來曆身世,陳繼卿不緊不慢的細細道來,可以說這些人都是銀管會信得過的人。而陳繼卿能把這些人的資料爛熟於心,也可見銀管會高層對於這個新計劃的重視。

陳鳴點了點頭,他知道了這些人的來曆身世了,但他不會輕率的插手其中。論到對這些人的了解,他是遠不如銀管會的,那麼他又何必插一手呢?由銀管會拿主意才是最合適的啊。

陳繼卿麵露微笑,帶著陳鳴確鑿的答複出了太子府,直接驅車去到黃家。

黃鬆這次願意帶著人手出洋,那也是下了很大決心的。當然他已經給黃家留下了根苗也是一個絕對的前提。黃鬆認準了證券交易所,如此當年聚集在陳鳴手下做參謀的這三個頂級二代們,就每一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前途了。

高彥明投向了外交,陳繼卿就要在銀管會打轉了,黃鬆的眼睛瞄向了證券交易所……。


最新小说: 胎穿古代逃荒,很苟! 破產後,我成了頂流明星 橫跨大小球時代,庫裡鯊魚的結合 土中雲中她的裙中 重生七零,大院美人靠靈泉養夫驚全場 同時穿越:我在國產區橫行霸道 驚!我家糧油店通古今,任我周遊各小世界 危險廢物她來了 我從光裡走來 星骸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