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當著陳鳴的麵,陳忠達飛快的裝填著子彈,扣上銅火帽……
“十一秒鐘?”陳鳴看著一旁記錄員得數據。
“最快能衝到十秒。一般射手,戰場上,一分鐘三發不成問題。”跟現在的前裝滑膛燧發槍得射速在同一個檔次,但是雙邊的作戰性能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對於狙擊手來說,一把新式步槍在手,五百米內全在射程之中。”
而五百米的覆蓋射程,連很多小口徑的火炮都要被這種新式步槍給威脅到。
陳忠達當初就吃夠了線膛槍複裝彈藥困難的苦頭,對於現在這種新式步槍,填裝速度完全可以同滑膛槍媲美的線膛槍真心愛到了極點。而且這種新式線膛槍的威力比之過去的舊式線膛槍也要大出不少,穿透力上。
“陛下。這種步槍現在已經完全成熟,如果裝備部隊,對於我軍戰鬥力的提升將是難以想象的巨大。”陳權就覺得這種武器如果普遍裝備了部隊之後,一萬人足以吊打三萬人。如果放到北方和大西北,這能給國家減省多少資金啊。
“急什麼。洋人才用什麼槍?”這麼好的寶貝如果不在最關鍵的時刻給敵人‘一擊致命’,那簡直是莫大的浪費。
陳鳴去年就下令軍工係統正式啟動後膛槍計劃,但後者與現在這個時代的科技明顯有些脫鉤,就算陳鳴提出了針擊式這一概念,不到一年的時間也遠遠沒有結果。
“傳令給禁衛軍,還有南洋陸戰部隊更換火帽槍。”
這都是1777年得冬天了,也不知道高彥明帶領的使團走到哪裡了。陳鳴更不知道法國人會在什麼時候去趟北美的渾水。可直覺告訴他,這個時間點不遠了。因為薩拉托加大捷,因為西曆的1777年9月19日北美英屬殖民地發生了一場具有轉折性得戰役。這場戰役就是薩拉托加大捷,英國陸軍七千餘人在柏高英的帶領下一頭紮進了十三州腹地,最終五千餘英軍和六個英國將軍投降。
這場戰役在上個時空的曆史課本上被定義為十三州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陳鳴雖然對北美獨立戰爭有很多的不解,有很多的模糊不清,但一些事情是可以串聯了。
法國人對英國那麼記恨,但到現在為止法蘭西並沒有真正的介入戰爭。可陳鳴又知道高盧公雞最終會親自下場和約翰牛乾架的,這中間還拖上了西班牙人。那麼法國人是什麼時候決定下場得呢?
陳鳴不知道這個時間點,但他記得薩拉托加大捷得時間。這場戰爭既然被認定是北美戰爭具有轉折性意義的戰鬥,那麼它所帶來的附加意義極有可能就是法國人參戰。
這是北美十三州的民兵和英國正規軍得一場決戰,大獲勝利的北美十三州讓法國人看到了自己的實力,給了蠢蠢欲動的法國人此刻最最需要的信心。
所以陳鳴才在去年年尾讓高彥明帶領使團正式出訪歐洲,沿途還要串聯一下印度,聯係一下天方的奧斯曼人。
而這麼一來一個很簡單的現實就擺在陳鳴麵前了。
西班牙人的呂宋,西班牙人的馬尼拉。這一塊肥肉就擺在陳鳴麵前,如此大好時候不一口咬下來吃掉,陳鳴他就是傻逼了。
這個時候他要給南洋部隊換裝,火帽槍會讓南洋陸戰隊的戰鬥力比現在暴增一兩倍,因為裝備了火帽槍的南洋陸戰部隊就再也不用害怕南洋地區那頻頻的雨水了。
倒不是說這火帽槍就真的能在大暴雨中繼續發射,但對比風吹雨淋的抗擊力,火帽槍比過去式的燧發槍超出的太多了。
……
海外勘探二局的一艘勘探船正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這兩天天氣不好,晚上看不到半點月亮和星星,白天也看不到一丁點的太陽。在孤寂無邊的大洋上茫然的行駛著,要不是船隻裡還儲備著豐富的飲水和食物,那真的是讓人毛骨悚然的。
艙室內,朱渥正抱著一本小說看的津津有味。當今皇帝很喜歡小說,曹雪芹這樣的奴才秧子都因為一本《石頭記》而被皇帝親口讚譽有加。而且這幾年中國國內的報業發展迅速,也給了小說一定的市場空間,這幾年中國國內的小說也發展很不錯。
朱渥很喜歡在無聊得時候拿出一本小說來打發時間。他放棄了跟在陳繼功身邊的光明前途,自已選擇成為一名探險家,去世界的各地探索未知的地方。隻是很可惜,四個勘探局中條件最好,投入也是最大的第二局這幾年卻半點也無所獲。
大海上航行需要點東西來消磨時間,朱渥沒有彆的愛好,就是看書和寫信。寫給作者的信,他會用一種激昂亢奮的語氣來訴說自己的熱愛或是抒發自己的憤怒。因為此他竟然還交到了兩位作者朋友。
在對著燈光看了半個小時的書後,朱渥將小說闔上。
“到時見了,該去巡視一下了……”
說著將一旁掛著的風燈點燃,打開艙門準備去駕駛艙看看。然而他才剛走出船長艙室沒有多遠,就看到自己的大副一臉慌張的跑了過來。
對自己的這個副手,朱渥還是比較了解的,曾經東南水師中的一員管帶,戰爭讓他少了三根手指頭,經曆過不少事,最終成為了他可靠的助手。朱渥從來沒有見過大副這麼慌張過,換一句話說,能讓這位見多識廣的大副這麼慌張的也隻有大事了……
朱渥的心底升起了一絲不祥的預感。
“出什麼事了……”
“船長,我們有麻煩了。前方十幾裡海麵上出現了閃電,不停地閃電。我們遭遇暴風雨了……”朱渥的臉色一沉,這是海上任何一個人都不願意碰到的東西。“有辦法避開嗎……”一旦進入暴風雨中,誰也不敢保證這艘船還能不能堅持過。
“恐怕沒有……”距離太近了。現在是晚上,發現的時候已經距離太近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