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局指揮部過的很不容易的。工程總指揮,之前的第一條鐵道工程的副總指揮段國瑞,不但要操心工程的進度和技術問題,還要關懷勞工們的‘思想’問題。甚至為了抑製這種性質很惡劣的流言,他還要請文工團來演大戲,放鬆勞改犯和勞工們的神經。
如果不是段國瑞還想著再立一份功勞,而且這個任命被他看做是陳鳴對他的信任,讓他有一種特殊的榮譽感,感覺自己就要背負起責任來,年紀已經五十歲的他早就撂挑子了。
整條鐵道建設從承天三年開始,到現在都五年了,他頭發都熬白了。這比第一條鐵道建設還難得多。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段國瑞的老臉,這是一個經很豐富的人。早期他出身魯山,是當初跟在陳惠門下混飯吃的那些個白役之一,但他的能力比之鄭宏宇、魏秀誌那些當年陳惠手下的得力乾將可差多了,而且不敢握著刀子在陣前拚命的他進入的是後勤部,他還有一個朋友,就是滿洲的曾明。
段國瑞早就與軍隊不搭邊了。
他退出軍隊後進入了交通部,這麼多年過去,他成為了第一條鐵道建設的副總指揮,在那一條鐵道建設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就又被陳鳴欽點為第二條鐵道建設的總負責人。這可不是一個隨隨便便就能坐上的位置,他現在還是西北局的第一負責人,是西北交通公司的董事長。
能坐上如今的位置,可以說是段國瑞人生的一次飛躍,可這也能說是段國瑞人生最大的劫難了!
大西北的鐵道建設比之蒙古大草原上的鐵道建設真艱苦困難多了。
在這裡,喝一口涼水可能就會打擺子,然後一病嗚呼;被風吹一吹可能就發燒感冒,在虛弱中死去;更彆說這些困難的環境。水,很多地方一連百裡,連個地表露出的水源都難以找到。甚至於西北局都準備過一支運水隊,那日子簡直讓人崩潰。
段國瑞唯一對工地滿意的就是這裡的日本藝伎,雖然他對日本人的‘舞蹈’和那臉上全都塗滿的白粉不感興趣,但藝伎洗了臉以後還是很不錯的,很順服。
而且她們很入鄉隨俗,看碟下菜。
這些女人願意來這個鬼地方為的就是銀子,至於所謂的‘日本傳統’,那值幾個錢?
沒辦法,國內的女支女們根本就不來大西北鐵道工地,她們寧願下南洋,即便是哈密城中都極少見到她們的麵孔。段國瑞和絕大部分的國人又都對西北當地的女人提不起興趣,就隻有把錢撒給小日本的藝伎和女支女了。尤其是段國瑞這種身份的大佬,更喜歡包養一個漂亮的藝伎而非女支女!原因就不需要多說了。
是的,他身邊帶的還有小妾和侍女,他甚至可以直接帶著女人去工地,可這影響太壞了。綜合考慮,段國瑞還是包養藝伎的好!
因為哪一段工地上都有伎館。
明天是段國瑞半月一期的休息日,按照之前時候的‘生活’,今夜段國瑞肯定會醉眠花叢中,放蕩玩耍一日去,他的頭發雖然花白,可他的身體還很好,這也是他釋放壓力的方法之一。
可是段國瑞沒有去伎館,他就一個人坐在房間的窗前,抬頭看著天上半圓的月亮,手邊握著一瓶酒。明天是一個人的忌日,他的原配,那是一個吃了不少苦的女人,給他生了三個兒子,三個都養成的兒子,可是她卻沒能跟著他享上大福。就在見過前一年的這一天,在家中的床上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雖然段國瑞的原配並不漂亮,比其他現在的小妾來差了十條街,但這個女人在段國瑞隨軍出征江南的時候,儘心儘力的照顧著段國瑞的父母,一手送走了兩位老人。段國瑞沒有再娶繼室,他不管感情不感情的,卻必須要領這一份情。
中國人可以娶小妾,這真是一項好製度。在陳漢發達之後,沒誰要把糟糠妻下堂,這是一個讓陳鳴很高興的現象。
視線從段國瑞這一個點慢慢拉高,一處整個龐大的鐵道工地慢慢出現在眼前,這裡就是星星峽了。
是隴海線溝通薪疆的一處必經之路。
當初複漢軍打進薪疆的時候也走了這一條路,作為一條溝通北疆和肅的重要線路,如今這條路不僅沒有荒廢,反而變得更加繁榮了。當然,從張家口經呼和浩特、包頭,走烏裡雅蘇台進入新疆的路線就更繁榮了,誰讓這條路線水草豐盛,且路程縮短呢。星星峽這裡溝通的更多是甘陝和薪疆。
現在薪疆的漢人就以星星峽為分割點,以東的為口裡,以西就是口外。
雖然是深夜了,工地的大部分區域已經陷入了黑暗中,隻留有零星的幾盞燈火,但在距離工地不遠的一片地方一座如同一座小縣城一樣的集市正是熱鬨時分。燈火通明,人聲喧囂,歌舞酒樂中讓人忘記了死亡的陰影和工作的疲勞……
把視線放得更遠一些,距離星星峽工地七八裡的一處山頭,一座座簡易的墓碑如同大校場中屹立的士兵一樣緊密的排列著。這裡就是一座墓地,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三千人被下葬在這裡了。
這裡頭有一部分士兵的遺骨,他們一座座墳墓前立的都是石碑;剩下的就全是勞改犯和勞工們的了。後者好歹還是遺骨下土,還有著一具薄皮棺材,前者卻隻是骨灰一盒了。
同樣就在七月中,就在陳鳴在留心著西北交通公司股票發行的同時,移民局乾了一件自己想乾依舊的大事,一批的阿伊努人被從苦寒的庫頁島遷到了他們的故土蝦夷地。
這些年中國一直對外大力移民,庫頁島也是被著重開發的地點之一,現今那裡已經生活著至少五萬漢人移民了。幾個沿海港口都成為了皮毛的銷售販賣中心,也成為了北地獵人的總後勤補給站。
但凡願意遷移到庫頁島的移民,全都被安置在之前就已經選定的屯墾區。
都是水源充足,地勢平坦,適合耕種的平原沃土。
移民們過去後,隻需要開墾土地,修建好過冬的房屋,儲備過冬所需的糧食和柴火,再撐過今年的嚴冬,等到明年,差不多就能自給自足了。
而且那裡的移民工作在這個時候普遍都已經結束了,因為過不幾天,庫頁島就進入秋冬時節了,然後再等幾天,大雪和寒冬就要到來了。
移民局向陳鳴遞交的報告不是在為庫頁島而煩惱的,而是在為檀香山。
這幾年的開發下來,檀香山似乎也到了可下口的時候了。
這第一批移民的數量達到了一萬人,遠涉萬裡之遙,移民工作就好比當初的南明州,都非常的瑣碎且麻煩。
陳鳴也召集朝廷大臣共議,南明州發現金礦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