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當球長!
一場大風雪襲擊了聖彼得堡。??ranen`整個城市轉眼就變成了一片雪白的世界。
這場風雪讓聖彼得堡多了一絲往日沒有的寧靜,但是同樣是這個時候,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皇宮內卻半點也不平靜。
伴隨著這場大風雪一起來到聖彼得堡的還有一連串的戰報。葉卡捷琳娜二世麵前的俄國重臣和她的近臣們,一副囂雜慌亂和低沉的氣氛。那些幾天前還因為瑞典軍隊的‘厄運’而意氣風發的政要和軍官們,現在全都在板著一張臉,或者是圍著地圖臉紅耳赤地爭論。
古斯塔夫三世發起的這場俄瑞戰爭或許可以說是第七次俄瑞戰爭了。自從1561~1583年立窩尼亞戰爭期間,瑞典站在反俄一方開始,一直到現在,到西的1788年,二百多年中俄羅斯與瑞典間爆發了六次大戰了。現在是第七次俄瑞大戰!
雖然最終的結果如何還未曾料之,但俄羅斯和瑞典的初步交鋒已經在海陸兩線贏得了勝利。
這一次戰爭是古斯塔夫三世乘第六次俄土戰爭之機,出兵進攻俄屬芬蘭。四十多年前的俄瑞第六次戰爭,瑞典在法國的支持下為奪回失地挑起與俄羅斯的戰爭。卻先後在戰場上遭遇多次大敗,最終雙方簽訂《奧布和約》,瑞典進一步喪失了在芬蘭的領地。
現在古斯塔夫三世整軍備武,準備再次進攻俄羅斯,奪回芬蘭的失地。結果戰爭的初期,瑞典即告失利,陸軍進至斯瓦泰波爾要塞受阻,海軍在戈格蘭海戰中受挫,隨後俄海軍在第一次斯文斯克鬆德海戰中重創瑞典艦隊。
消息傳到聖彼得堡,整個俄羅斯都陷入一片歡慶當中。
聽久了東方連續傳來的壞消息,跟奧斯曼帝國的戰事進展也不甚順利,這個時候俄羅斯對瑞典的勝利,讓整個聖彼得堡大鬆了一口氣,整個朝野都大感鼓舞。
但是好景不長,就在聖彼得堡高興的愉悅心情還沒停歇的時候,東方再度傳來了惡訊。
巴爾瑙爾和巴甫洛達爾先後陷落,當初阻擋中國人腳步的三座城市,現在就隻剩下鄂木斯克了。
皇宮裡的這幅地圖就是西伯利亞的精細地圖,二百年中俄羅斯在西伯利亞建立的一座座城市全都標注在上頭,還有水路和陸路通道、樞紐,隻這張地圖在中國那兒就能賣出十萬華元去。
對於東西伯利亞的情況,皇宮裡的一眾人等已經全然不去關心了。雖然列普寧是一個很能乾的將軍,但他手裡的牌太臭太臭。
真正讓聖彼得堡的一乾人意想不到的是西西伯利亞的魯緬采夫元帥。這位俄羅斯軍中的宿將,手握著六萬重兵,還有土爾扈特部的配合,開戰之前的聖彼得堡君臣對魯緬采夫是寄托厚望的。
保不準這位老將軍還能再現奇跡,將中國人打的滿頭包呢。
可是土爾扈特部的突然叛亂讓西西伯利亞的局麵變成一團糟糕,變得不可收拾。
當初聖彼得堡得知土爾扈特部叛亂的消息時,整個城市都鴉雀無聲,沒有人相信女皇忠誠的勇士渥巴錫會突然背叛。可事實不容改變,土爾扈特部不僅自己背叛了,還誆騙了兩萬俄軍主力,再加上一開始被魯緬采夫丟出去當做誘餌的一萬西伯利亞軍,魯緬采夫手中的俄軍主力就此完蛋大吉。
葉卡捷琳娜二世恨得將皇宮內渥巴錫這些年奉獻的禮物全都碾了個粉碎。可這並不能扭轉西西伯利亞的敗局,甚至於因為奧斯曼人的緣故,聖彼得堡當時想從高加索戰場抽調哥薩克騎兵都做不到。
眼前就是西西伯利亞的戰爭示意圖,地圖上麵一個象征著中國國防軍的巨大紅色箭頭已然穿透了俄軍布置在鄂畢河一線的單薄防線。
魯緬采夫元帥帶領殘兵全線撤退,沿著鄂畢河,坐船、坐木排、坐木筏,一路朝西而去。同時命令托博爾斯克和葉卡捷麗娜堡、車裡雅賓斯克等地的俄軍和政府集結適齡男性公民,組織起民兵,他打算以鄂畢河西岸的城市群為新的,再重新組織起一條‘彈性’防線。
而什麼是‘彈性’防線呢?
那就是與中國人始終保持近距離接觸戰,但又不打決戰。換一個更直白的說法,就是且退且戰,那空間換時間。
消息在大風雪來臨的清晨傳到了聖彼得堡。感謝中國人搞出的信鴿,地域廣闊的俄國人也學習了這一手,雖然他們政府掌控的信鴿數量遠遠不能同中國相比。而且信鴿的失蹤比例比之中國要高出很多,但一些緊急情報,總是能保證的。那速度是想當快的。整個沙俄宮廷一片哀嚎。
誰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俄羅斯如果丟掉了鄂畢河流域,那麼遼闊的西西伯利亞平原也很難再保得住。而丟了西西伯利亞,彼得大帝打下的鋼鐵工業基礎還能守得住嗎?
那些年頭都過了半個世紀的冶煉工廠,雖然使用的技術已經老舊,但依然是俄羅斯帝國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俄國若是丟掉了這兒,他們的損失會多麼的巨大,將無可想象。
葉卡捷琳娜二世不願意成為俄羅斯史上的罪人,擔負上丟掉了俄羅斯而百年開拓成果的罪名。這個罪名隻要想一想,就讓她整個人變得敏感而暴躁。
所以,跟中國人的這場戰爭還要繼續下去。
俄羅斯不可能現在就認輸。中國人與奧斯曼人是關係親密的同盟,這個時候俄羅斯要是選擇認輸,那失敗的不僅僅是中俄第二次戰爭,還有俄土第六次戰爭,甚至瑞典也能借著機會來割俄羅斯一塊肉。
隻不過戰爭進行到現在,西西伯利亞的俄軍已經全部潰敗。這麼大的敗仗所引發的後果是災難性的。聖彼得堡需要考慮的是,要怎麼才能在接下的時間裡也就是大雪飄飛的寒冬時節,在東線籌集到足夠的兵力,讓魯緬采夫去重新組織防線。
雖然接到東線戰報的第一時間裡,葉卡捷琳娜二世恨不得立刻就撤掉魯緬采夫的司令官職位,但她的腦子還沒有完全糊塗。撤了魯緬采夫,誰還能來給他補足這個鍋嗎?
不管葉卡捷琳娜二世對魯緬采夫有著怎樣的意見和看法,她都不能否認老將魯緬采夫是俄羅斯最能打仗的幾個人之一,甚至可以說是最能打仗的第一人。
把他撤掉,換上來的人隻能把戰事搞得更糟糕。
所以這幾天,俄國宮廷的那些將軍們,在葉卡捷琳娜二世麵前全都噤若寒蟬,隻有葉卡捷琳娜二世不在的時候,他們的嘴巴才會高談闊論。
魯緬采夫的位置一點也不令人神往羨慕,那就是一個正在噴發的火山口,稍微不慎,炙熱的沿江就能把人燒為灰燼。
就連魯緬采夫這樣的大神就險險要完蛋,卡緬斯基這樣的鐵人都被化作了鐵水。他們才不敢自尋死路呢。
那麼,這樣一來他們就需要對魯緬采夫的要求給予一些滿足了。
在接下來的寒冬時節裡,他們必須向西西伯利亞運送軍隊、物質,運送魯緬采夫所需要的一切。可是麻煩就在這兒,
俄羅斯的主要戰場是高加索地區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哪兒的戰鬥現下也陷入了僵持,雙方火箭彈對轟,炮群對轟,每天的耗費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如果有可能,聖彼得堡願意將所有的物質全都運用到高加索戰場去,而不是彆的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