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清楚中國政府的財富雖然充裕,但中國政府更會花錢。他們每年都向北美和南洋更南的那個荒涼的大島輸送大批的移民和物質,而在距離本土萬裡之外的地方大搞‘國家’建設的資金花費是多麼的巨大,不問可知。同時他們還在國內大幅度推展義務教育,後者的規模已經從原先的‘兩京+魯山’,擴大到了原漢地十八省所有的省會城市。而且揚州、蘇州、天津、煙台等口袋裡有錢的地方政府,也加入了其中中央隻撥款30,大頭歸地方籌備,外加社會捐贈助學。
反正這些消息正通過往來東西方的各國商人的嘴巴,不停的灌輸進整個歐洲大陸的百姓、貴族耳中。包括陳漢皇室與內閣的‘年俸協定’,隻國庫收入的百中取一。這是一個很奇特的規定!數字太小了。
這個微小的比例放到新稅收施行之前的中國,顯得並不怎麼突出,但也絕不可憐每年一千多萬華元,二三十萬英鎊呢。放到歐洲,已經是很闊綽了。隻是這個數字相對於中國這個龐然大物來,顯的小了一些。從中國人自己搞的重重數據統計來看,整個皇室成員的耗費數字,就沒有一年少於一百萬英鎊的。國庫收入的百分之一所得,頂多是一個零頭。
隻說‘財政赤字’,中國皇室是如中國的塊頭一樣,大的驚人。
但人家中國皇室的底蘊深厚,名下的企業每年產生的利潤都是以‘億’來做單位的,如此巨大的‘財政赤字’,他們輕輕鬆鬆的就承擔下來了。
但這一切在中國的新稅賦財政政策被實施之後,情況有了很大的轉變。
過去中國皇室的開銷是小頭在‘國庫收入’,大頭在‘企業所得’,而現在卻雙方調轉了個個。
雖然中國皇室依舊在‘虧本’,中國皇室依舊在保持著‘極度奢侈’的生活,但裡頭的改變如此,是人都能瞧得出來。
中國的財政收入在暴增,但中國的財政支出也隨之暴增。
作為一個明智的君王,葉卡捷琳娜二世不能說中國人搞得那‘義務教育’是白費錢財,她很清楚知識的重要性。人家葉卡捷琳娜二世在早年的時候,還被無數個皿煮思想家譽為‘歐洲最開明的君主’呢。
資助文人畫家、思想家,跟伏爾泰、狄德羅、孟德斯鳩等皿煮思想上的巨匠是親密的筆友。在外人的印象中那完全就是一個‘文青女皇’。
雖然在普加喬夫起義之後,暴露了真麵目的葉卡捷琳娜二世顯得很反動,但你也不能抹殺人家有知識有見解的一麵。那畢竟是跟伏爾泰、狄德羅、孟德斯鳩等皿煮啟蒙大家‘有來有往’的主兒,要是肚子裡真的沒有半點墨水,就是作秀也不會作成全歐洲‘最開明’之君主。
是以,有知識的女沙皇很清楚中國財政上的大把資金是不可能隨隨便便就轉到戰爭中來的,那些都是有了固定定位的錢。中國的財政雖然無比充沛,但他們的財政不可能隻為軍費服務,他們可不是俄羅斯。
如今的俄羅斯,本國的財政稅賦早就枯竭了,打仗靠的都是戰爭債券,靠的都是國債。
魯緬采夫在報信給聖彼得堡的同時,又一次在大聲的呼叫‘增援、增援’。葉卡捷琳娜二世想起來就頭疼。
中國隻是死了皇帝的奶奶,而不是直接死了那個可怕的皇帝。
隻要等到東線戰場的風雪消停,寒冬褪去,中國人顯然會再度發起戰爭,而且更是更猛烈。因為他們消停了一個冬天之後,物資儲備肯定更充裕了。
魯緬采夫呼叫‘增援’並沒有錯,之前他也沒有對聖彼得堡說給我第一批支援後,我就一定保住烏拉爾河流域。
魯緬采夫說的是至少,兩個‘至少’至少要給他送來十萬顆火箭彈,再有三萬正規軍,至少在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河流域征調五萬名青壯;然後他才能把中國人擋在烏拉爾河流域。
現在魯緬采夫又向聖彼得堡求援來了。可是南線戰事稍緩,而西線戰事又再度緊張起來的聖彼得堡,哪裡還有大把大把的軍隊給魯緬采夫呢。
“通知財政部,發行第三批國債。告訴丹麥,它們進入戰爭的時候已經到了。”
葉卡捷琳娜二世並不怎麼將丹麥放在眼中。現在的丹麥早就不是當年的北歐第一強國了。打瑞典獨立之後,丹麥二百多年裡的戰爭,都以失敗告終,致使疆土日益縮減。眼下時候,丹麥雖然有一支規模可觀的海軍部隊,還有一支強大的商船隊,但陸地上的弱勢讓這個小國在俄羅斯的強勢下幾乎成為了聖彼得堡的附庸。
那就是一個小號的荷蘭。可在之前的百年中卻沒有一個‘倫敦’做盟友。
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選擇顯然是繼續戰爭。畢竟俄羅斯還有荷蘭、英國、普魯士、西班牙、丹麥、奧地利等國的支持,有大半個歐洲的支持,戰爭經費上短期裡不存在問題。
而聖彼得堡隻要有錢,俄羅斯就從來不缺少灰色牲口。
如今的歐洲一片‘和平’。無數雙眼睛都在看著巴黎的,看著法蘭西的時局演化,所有的歐洲主要國家,除了俄羅斯和奧地利外,就不見再有國家處於戰爭狀態了。
它們會為這場戰爭大筆大筆的資金的。
世界局勢演變到現在,這場中俄之戰的戰爭已經隱隱變換了味道。已經不再是中國和俄羅斯兩個龐然大物之間的較量,而有點變作東西方的較量,黃種人和白種人之間的較量。
中國近些年的不斷擴張,要說沒有對歐洲產生影響,那是不可能的。不管是西班牙、葡萄牙、荷蘭,還是倫敦、巴黎,誰都會對中國隱隱產生警惕心。畢竟中國擷取的這些利益,都是從他們的碗中搶來的。
這些國家裡的確有‘人’不願意看到俄羅斯繼續的強大下去,但他們也更喜歡看到中國碰釘子。而支持俄羅斯與中國的連年大戰,那既可以消弱俄羅斯的實力,也能讓中國人感受到白種人的‘強大’,一箭雙雕,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而蘇沃洛夫去年的大勝,的的確確給不少俄羅斯人了一種不切實際的妄想,也讓很多的歐洲人看到了‘希望’。就如葉卡捷琳娜二世想的那樣,先解決了奧斯曼帝國,瑞典從來不是問題,那麼俄羅斯麵對中國未嘗就沒有一戰之力。
俄羅斯用出的可是全身力氣,背後還有那麼多國家財力上的支持,而中國人用在西西伯利亞的隻有一隻胳膊,這未必就沒有一搏之力。這當中包括的可不僅僅是葉卡捷琳娜二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