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望本人在美洲真的沒有什麼影響力,就算高類思也一樣。但是他們卻偏偏跟移民局的官員交好,不管是土鱉出身的葛明,還是窮酸秀才出身的羅芳柏。
不然,三野平北怎麼會來找他呢。他上線把一切都給三野平北交代清楚了。
三野平北此刻用儘量平靜的語氣說道,他中國官話說的非常好,楊德望聽著甚至感受到了一股獨特的韻律。‘楊德望’這個人是上麵為他指定的線路,但是這事情是瞞著楊德望本人的,為了保守三野平北的秘密。後者的身份至今可都是軍情局的絕對秘密。
“鄙人在日本有著很強的人脈關係,隻要楊先生打通了美洲的關節,我們雙方聯合在一起,那想要賠錢都很難啊。”
前文裡已經說了,日本不比朝鮮,現在在日本販賣勞動力,那不是在坑人,發國難財,而是救人的大善人,活菩薩,而且成本低廉到幾乎沒有。
楊德望心裡頭無數個念頭在碰撞,一時半會兒的不能給出答案出來。他來日本的確是準備做生意的,可他本來瞧中的生意跟人口販子那是完全的不同。
楊德望本來是準備從日本走紅銅的。
在滿清的中前期,中日之間的銅料貿易是極其繁盛的。因為那個時候中國極度缺銅,雍正年間,一兩白銀兌換銅錢多則八百五十枚,少則八百二十枚。每年都有大量的日本紅銅被運入中國,比例在中國的年銅料消耗中占據60。
康麻子晚年,日本的銅生產達到高峰,每年由中國商人運出的數量達400—700萬斤。
然而,銅畢竟是一種非再生資源,輸出的數量越多就意味著日本銅的產量下降越快,為了抑製銅的大量外流,日本政府不斷地采取限製措施,至“正德新令”發布後,日本銅的出口量即明顯下降。
在乾隆年間,日本向中國輸出的銅料一年就隻有200萬斤了。
而且這個數量還在持續下降中。
直到最近這些年,日本的農業遭受天災,政治上也出了人禍,農業經濟遭受了重大打擊。為了儘快的振興日本經濟,或者說是為了儘可能的擴大出口產業,賺取華元以購買糧食,拉低日本國內的糧價,平穩日本的政治環境。
德川幕府被迫加大了銅料的對華輸出。
雖然南洋的銅料——主要來自呂宋——產量上已經遠遠超過了日本,基本上已經滿足了中國對於銅料消耗的需求,但日本的紅銅在大陸上依舊不缺乏買主。
中國至今都還有傳言再說,日本的冶金技術不行,他們的紅銅當中有白銀和黃金。
可是現在這門比較起銅料貿易完全是暴利的生意卻主動找上了門來。楊德望的思想境界還不足以讓他主動把送到懷裡的金子往外麵推。
就像三野平北說的那樣,他與楊德望人脈關係的結合,讓這種‘對外勞力輸出’的生意有賺無賠。
三野平北有足夠的人脈在日本收攏到大量的難民,而楊德望也有關係讓這些難民運到美洲去。六個藩國的建設也的的確確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以楊德望和三野平北的地位,他們現在還都不知道美洲即將爆發戰爭和蘇伊士運河的挖掘。
後者已經準備了一兩年時間,在奧斯曼人的積極配合下,地形地理的勘測十分順利,可以說蘇伊士運河的技術難度不大。
在軍情局的後手準備中,楊德望要是真的遲疑了,不準備跟三野平北合夥了,軍情局就會出麵‘說服’楊德望,這樣的手段雖然會有一些首尾留下,但務必要保證三野平北的這家勞務輸出公司的開張。
這家勞務輸出公司圖謀的除了菊花家族的私房錢外,還有他們現有的名聲、民望。
當日後這家勞務輸出公司爆出大醜聞的時候,三野平北這個棋子縱然犧牲了,菊花家族也一定要被洗不清的墨水給染得烏黑。
“三野先生是紡織業的魁首,此次複出,為何不在紡織上尋找門路呢?”楊德望提出了問題。就他所知,日本這兩年的生絲產業發展的挺不錯的。
“日本生絲的質地和產量比之中國相差的太多太多。就像那波斯、意大利的絲綢一樣,自己用都還不夠,根本做不成出口規模。而棉紡織業則已經完全被貴國的紡織巨頭給控製,我雖然不認為貴國紡織業當年以本傷人的手段有多麼高明,卻也不會再去自尋死路。”
“我現在隻想著賺錢,給自己的子孫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當年的‘意氣風發’,當初的宏偉壯誌,在三野平北身上已經一去不複還了。
三野平北說這句話的時候,一臉的滄桑,一臉的平靜。整一個看透了‘世道’的高人形象。
但楊德望卻覺得三野平北這是‘識相’了。
想想看,連掌權日本的德川幕府都沒那個心豎立日本自己的紡織企業,保全日本自己的市場,三野平北依靠著中國銀行的力量做大做強,反過頭來抗拒中國紡織業的入侵,這‘大’和‘強’能真正的持久嗎?
隻要是腦子清晰的人都能看出來,三菱紡織可以爆紅一時,卻不能長青不衰。
跟中國比,日本的先天不足太要命了。
而就算如此,中國人如今也不再在對外貿易上設置障礙了,隻要有錢,多麼高檔的瓷器、絲綢、工藝品都能運出來。
中國的那些高檔瓷器和高檔絲綢,不僅歐洲的貴族、暴發戶們趨之若鶩,日本人也張大眼睛盯著瞧。
比如說南京的雲錦,亳州的萬壽綢。前者是精美至極的工藝品,過去都是皇家專用的,量低而價高。但後者也是貢品,但萬壽綢是可以大批量采購的名貴綢緞,單位價格遠沒有雲錦高,可貨量卻比雲錦要大出許多倍。
“日本的情況您是清楚地,雖然態勢在好轉,但想要召集一些勞工也不難。難得是把人送到美洲。”三野平北一口氣說完,然後用期待的目光看向楊德望。
而至於楊德望憑什麼跟他做買賣,那是因為三野平北讓出的利益勾搭。
利潤三七分,三野平北三成,楊德望七成。
上頭的人跟三野平北打過招呼,這個分成也就最近一兩年時間,很快事情就會有轉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