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高速公路是貝寧國內唯一的一條高速公路。
貫通南北。
其實。
說是高速公路。
不如說是寬闊一點的土路,隻是被壓路機壓平了而已。
也沒鋪瀝青啥的。
甚至有些路段,坑坑窪窪。
車開在上麵,顛簸的厲害。
就是這樣一條大道,支撐了貝寧南北的經濟。
而這條高速之所以叫友誼大道,隻因為他見證了華夏跟貝寧的深厚友情,這條路還是國家幫貝寧建設的呢。
位於我們的商務車前麵,有兩輛老式的越野車在前麵開道,後麵也有兩輛越野壓陣。
每一輛越野車雖然就坐著四個小黑,但是都配上了重機槍。
安全性能不能得到保證,我不敢說,反正看上去是挺唬人的。
如果在國內。
有這樣的護送,我的心靈絕對能夠感到滿足,甚至能體驗一把拉風的享受。
可是。
這裡是貝寧。
機場外的遭遇,讓我對此地的第一印象就不是很好。
這會坐在商務車後排的我,兩眼無神的望著窗外,整個人跟霜打的茄子一般。
彆說我了。
就是一向大大咧咧,啥都看得開的胖子;平日裡那可是個能言鳥,這會也變成了啞火的石鴨子。
大道兩邊空空如也。
車隊所過之處,黃土成浪。
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一想到我接下來幾年都要再這樣一個落後的地方生活,心情瞬間變得更加沉重起來。
在國內大城市。
固然我的經濟條件算不上好,但是好歹也能體驗一把經濟飛速帶來的享受,參與國家發展繁榮的福利,不說燈紅酒綠,也能找到內卷人生不如意下的快樂點。
在這裡,我找不到一絲一毫的慰藉。
哪怕這個慰藉是空洞的,是乏味的,是不可持續的。
可是話又說回來。
我有選擇嘛。
今年已經三十了。
人生還剩下多少個春秋。
再在國內混兩年,也就那樣。
錢,錢賺不到。
家,家沒得。
到了一場空。
如果此次在貝寧能夠順利乾滿三四年,至少我還能攢下一百多萬,或許這個數額單薄了一點,在小抖裡不算什麼。
可是現實之中,一百多萬可不是個小數。
對於普通人來講,絕大多數人單憑自己,窮極一生,也不一定能夠攢出這個數額來。
前往阿爾法鎮的過程之中,除了中途車輪爆胎一次,出了點小小的狀況以外,一路倒也暢通,沒有在經曆什麼樣的風波。
如果再遇上一次機場外的經曆,那我的心就真的麻了。
達皮上校還有他手下的那幫小老黑,在將我們平安送達華偉駐貝寧分公司總部以後,便離開了。
因為我們是初來乍到,誰都不認識。
這邊的公司為我們舉行了一場簡單的歡迎會。
以這邊的條件,想要將歡迎儀式搞大一點,也挺不容易的。
歡迎會上。
洪大炮為我跟胖子簡單介紹了一下這邊的同僚。
河馬、老黃、石頭等等。
這幫人的本名,我倒是印象不深刻,反倒是他們的外號,被我記在腦海之中。
雖然外號這東西大有貶低一個人的味道,但是卻是快速拉近人與人之間相識的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