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講,這是這段時間以來,我聽到的最值得高興的事情。
通過視頻,我看到我爸氣色不錯,精神頭很好,衝我揮著手,說讓我不要擔心雲雲之類的。
“爸、媽,兒子不孝。這個時候,不能陪在你們二老身邊。”說著,我眼淚不爭氣的掉了下來。
“小光,你能平平安安,就是對爸媽最大的孝順了。”我媽看我落淚有點心疼,“彆哭了,你這孩子,怎麼還掉眼淚了?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你看看你,好了,好了!”
我問“家裡的錢還夠不夠?我這裡還有一點,回頭在給你們打過去。”
我媽連忙說“夠了,夠了。上次你打的那三百萬,還有不少呢!你有錢,留著自己花,彆委屈了自己。”
之後,我媽又問了我這邊一點情況,跟上次一樣,畢竟貝寧這邊還在打仗,鬨的動靜挺大,都傳到國內了,故此,我媽讓我一定照顧好自己,沒事的時候彆亂跑。
最後,我媽嘀咕一聲“你們公司也真是的,人家哪哪打仗都撤僑,你們公司…………”
“公司也許有公司的考慮唄。”我笑著回了這麼一句。
撤僑,通常是一個國家烽火燒到不可收拾的程度,亦或者是國家預感到戰爭開啟將會大到不可收拾。而像納迪丹古這邊,雖然動靜鬨的大了點,但是放在國際上,終究是小打小鬨,隻是貝寧區域性的戰役罷了,而且貝寧各地經常打仗。
如果因為這就撤僑,那麼非洲得有多少個國家,也不用招商引資,也不用發展了,讓小黑們自己玩單機就行了。
這可能嗎?
撤僑有撤僑的標準,有其條件,隻有達到這個所謂的標準,才會有撤僑一說。
在得知諾德集團跟弗拉基米斯集團對老貝利用兵,我建議塔隆將軍跟老貝利談好條件,然後出兵支援老貝利;一來是因為唇亡齒寒,畢竟真要是讓諾德集團跟弗拉基米斯集團占領納迪丹古,那我方就沒有生存空間;二來,我就是賭國際形勢。
說實在的,在老貝利跟諾德集團以及弗拉基米斯集團的戰爭之中,我也沒有太好的解決方法,什麼圍魏救趙,什麼驅虎吞狼,這些策略都用不了。
圍魏救趙需要足夠的體量,我們的體量不夠,真攻擊諾德集團跟弗拉基米斯集團大本營,不可能像之前我在拉夫爾跟歐文斯的戰役之中,用計用的如此順利。
至於驅虎吞狼也不行。
如果說是塔隆將軍跟老亞瑟亦或者弗雷澤鬨掰了,我設一局驅虎吞狼,引加德納、哈裡森亦或者老貝利入局;而如今情況是,納迪丹古、廣得以及當基塔三大巨頭之間的戰爭,怎麼驅虎吞狼?上哪找虎去?
是!阿塔科拉省不光隻有納迪丹古、廣得、當基塔,還有貝安高、馬得力、圖昆圖納、克布裡、布孔貝以及給滬,各地都有大軍閥,隻不過你得認識他們,才能想辦法說動他們,連個牽線搭橋的人都沒有,貿然跑到人家地方,設什麼局,用什麼計,這不是開玩笑嘛。
除非是小說之中沒腦子的主角,在主角光環加持下,然後配角降智變成白癡,可以做到這一點;如不然根本就行不通。
故此,我賭國際輿論這一條。
將破局寄希望於國際輿論上。
納迪丹古雖然不是阿塔科拉省最大的城市,但是卻聚集著不少國家重點工程,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各國肯定會給貝寧政府施加壓力。
就算貝寧政府是個草包蛋,壓製不住地方武裝,但是為了減少影響,肯定也會出麵製止糾紛;好歹也是正規軍,就算實力不濟,能用上正規軍三個字,肯定是要強於任何地方武裝的。
而且,貝寧政府是唯一擁有製空權的一方,哪怕這個製空權不咋滴,威懾作用還是有的。
隻要正規軍出麵了,那麼我方麵臨的危機也就能夠解除。
這一天啥時候會到,我就不知道了。
而這也是我能看到唯一破局的點。
能否轉危為安,唯有看老貝利能不能撐到這一天,我方一旦加入混戰能不能撐到這一天了;如果撐不到,一切都是白搭,唯有撐到方能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有人要說,這不跟聽天由命沒啥區彆。
實際上,這話說的也對,這也算得上是聽天由命一種;不過這種聽天由命起碼自己還能搏一搏,隻要頂住諾德集團跟弗拉基米斯集團的炮火,迎來峰回路轉的希望也就越大。
我這個人本事有限,除此之外是想不到什麼更好的辦法了。
(四更求禮物!我要嘗試五更!兄弟們用愛發電不能斷啊!天天一定要動動發財的小手,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