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奇和大伯談了談,沒有拐彎抹角。
他希望成立家族基金,主要扶持家人創業,
還有就是在學費、醫療和養老等方麵有一些幫持。
吳奇的意思是,家族基金第一個項目就投大伯的果園。
可以給大伯兩個選擇。
一是果園還是大伯的,資金算作貸款,以後要還。
二則是果園歸家族基金,大伯獲得現金加股份。
以後果園的收益,有大伯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是歸入基金。
不僅是大伯,午餐的時候,他叫上了其他人來家裡說這個事情。
兩個叔叔不在,嬸嬸就來旁聽。
成立家族基金,是吳奇昨晚向徐夢瑩取經的結果。
他現在私人賬戶上還有三千多萬,算上股票和外彙裡的錢,大概合計有六千萬左右的現金,完全夠成立家族基金了。
這是個大事,因為吳奇說了,第一筆資金就是投入五百萬。
所以大伯和二伯,還有嬸娘等人都拿不定主意。
甚至在吳淼的建議下,給父親還有兩位叔叔開了視頻通話。
這一刻,大家是真的明白,吳奇成了大老板,賺了大錢了。
沒過兩天,父親和兩位叔叔就乘坐飛機和火車,一前一後的返回家裡,全家人關起門來商量這件事情。
這件事,甚至比吳淼的婚事還要重要。
到禮拜天的時候,大家還沒有考慮好,熊彬就被吳奇招上門了。
“這事非常簡單。”
“老板不是要在豫章購買一家工廠生產周邊嗎?”
“直接把這個家族基金掛在工廠名下。”
“甚至不需要動工廠的收益,隻需要請財務運作一下就行。”
“如果老板不放心,可以把單獨成立一支家族投資基金。”
“完全由老板掌控,請專業的團隊來操作。”
“這其實完全沒必要,畢竟您的家族人數太少,且都在農村。”
熊彬笑著說道。
他很理解吳奇的用心,因為曾經他也想幫過親朋。
可惜當時的他鋒芒畢露,隻知道用錢,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相比較起來,吳奇的選擇老練的多,也合理的多。
農村支出不大,家族投資基金涉及的金額太大。
相比較起來,吳奇出錢支持各房創業,是最好的選擇。
再說家族基金其實是給嫡親後代的,吳奇弄不合適。
最終,吳奇虛心接納了熊彬的建議。
成立了家族基金,叔伯加上父親總共五房。
每房一百萬額度,扣除養老、醫療和教育之後的額度用於創業。
大伯家沒有老人,所以創業額度最多七十萬。
他可以申請七十萬,用於果園的建設和渠道的構成。
未來五年需要還一半,如果做不到會從一百萬中扣除差額。
如果一百萬扣到剩下四十萬,則失去創業資金申請資格。
家族基金不會插手果園的事情,這和開頭說的不一樣。
因為家族基金沒有投資屬性,吳奇不想弄的那麼麻煩。
這樣弄,簡單又方便,自己還能算賬。
而且核心還是幫助大家,關愛大家。
這也注定了,吳奇往後都要往這裡麵砸錢。
好在一年扔的錢不多,一百萬甚至都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