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貨郎!
第91章
徐,顧,景三家花了很長時間才平複心情,而且按照詹明所說,不能把消息透露出去。所以周圍人隻知道他們買了棉花,卻不知道花了多少錢。
至於那些拜托他們幫忙買棉花的人家,這價格要怎麼講?他們總不能賺這個錢吧,能托他們買棉花的,那都是關係甚好的人,哪天消息透露,這關係好就要變成關係很差。
還好紀彬詹明給的要求不算嚴格,隻要不跑大街上喊,那都是可以的。
所以跟著這三家不敢相信的人戶又多了不少。
江南許多人家心裡都記下紀彬詹明的名字,而徐顧景三家反而安心下來。看著大家一起懵!那他們就放心了!不是他們一家不敢置信啊!
而且知道棉花價格的人真的很少,大家很默契地不談此事,隻聽著外麵誇他們家底厚,這麼多棉花也買得起。
誇就誇吧,這有什麼不能誇的。他們確實花了不少錢啊!
詹明這邊則每天帶著振生在點數,每家五十萬斤,每家都在雇車。
從碼頭到無香宅距離很近,所以裝車不用太緊實,能運到就行,但到揚州蘇州這些地方卻格外不同
這大車要綁緊了,還要驗貨。
所以無香宅這裡可熱鬨了,那三家公子,三家管家都排著隊等著提貨,半句怨言都沒有。足足裝了七八天的車,才陸陸續續裝完。
三家公子把自家的護衛們都留下來,給了厚厚的報酬,讓他們保護好詹明。等他們三個把家裡事情處理完,還會再過來。
肯定還過來啊,反正近來無事,多跟詹明親近親近,說不定能得來什麼消息?這也是他們三家長輩的意思。
詹明自然無所謂,而且尋找紡棉機的事,也拜托了他們三位。這好說得很,回頭他們放出消息就行。
時間一晃就到九月初十,詹明還在鬆江府打點,如果不出意外,以後邑伊縣的棉花都會從鬆江府送往各地,本地的關係自然要走好。
鬆江府有個吳家算是本地有名望的家族,也從詹明這以兩千文的價格買了一萬斤棉花。這價格在吳家來看,那就等於白送。
這邊關係經營好了,以後運送才會更順利。不過盧火長跟副火長被詹明留下,剩下的人則已經再找活計。他們兩個經驗老到,所以詹明一直付著錢,讓他們跟自己一起回無仙城。能不乾活,還有錢拿,這種好事自然應下,兩人也算是在詹明左右幫忙。
鬆江府進展順利,紀彬那邊也還不錯。他家的宅子終於蓋好了!
落成這一天,是有紀彬跟引娘放上最後一塊磚,當作落成儀式。這種自豪感簡直無以為比。
左先生他們從二月底到紀灤村,現在九月初了,這座大宅子終於蓋好。
至於花費的銀錢,那自然是不計其數,以引娘跟紀彬私下說的,至少是七千兩銀子。
七乾兩,都能去汴京買處小宅子了,如今在鄉下地方,卻花費這麼多,可見這個宅子的麵積。
其中很大一部分,在紀彬想要的大地窖,裡麵為了防潮防蟲,還從興華府買了海外而來的木材,花費可不少。
至於大宅子的院牆,更是十幾個壯漢都不能把它弄倒。還有那大門,多氣派啊。
深色的大門一看就是定製的,不過門上還沒掛匾額,畢竟裡麵的軟裝還沒完成。現在隻是硬件全都裝好。
在落成這日,一個村子的都來圍觀了。紀彬引娘也沒阻止,人多還熱鬨。
從大門進去,就是之前說過的影壁,左先生的手藝自然沒得說,他也愛好這個,當然掙錢也不少。
過了影壁就是宅子的正堂,會客的地方,這個房間沒有門,門前有兩根一人抱不住的梁柱,看著非常氣派。
從影壁左側的回廊走過去,正好到正堂的小廊上,從小廊進入正堂,這才是迎貴客的走向。正堂後還有側廳,這裡隨意很多,如果是正堂有男子們聊天,側廳則是女眷們喝茶聊天會客的地方。
可以說這算是整個宅子的門麵。
看過正堂側廳,穿過回廊,就到了書堂跟小廳,側邊則是馬廄等地,這裡是見私客跟熟悉朋友會客的場所,不如前麵正式,卻很親近。
這處地方也著實不小。
再往後則到了後院,後院分為兩個部分,左邊是主院帶著主屋的廚房,主院附近還有兩處精致的小院子,等以後小郎君小姑娘們出生長大了,可以住在附近,這裡也就是東院。
再往左,再往後都是各式園子,一年四季都有花看。
右邊則是客房院子跟大廚房等等了,或者等孩子們大些了再搬進去,約莫有五處院子,每處院子連主人帶下人,至少都能住上十多個人,著實不小了。
沒辦法,誰讓當初地方留的實在是大。
每個院子裡都可以設自己的小廚房,更有書房等等,反正一應俱全。
客房的最右邊也是個園子,後麵則是一處池塘,這麼大的宅子,怎麼可能沒有水源。
紀彬說過的兩層閣樓,就在水源附近,站在閣樓上可以登高遠望,看清楚周圍一切。
現在說起來是挺整齊,但左先生設計的時候錯落有致,各處院子都有景觀,還有私密性。最重要的是,連接各個院子都很方便。
雖說紀彬注重的是實用性,可左先生這種園師出手,自然不會把宅子設計得太死板,如今逛下來,就跟逛大花園一般,怎麼看都覺得好。
最漂亮最大氣的,還是主院。
主院的書房也是讓人不由得感慨,修繕得實在是好看。人家一個主院,就抵得上一處四合院了!不說雕梁畫柱吧,可每一處設計得都很合理。
不愧是平老板推薦的園師,出手果然不一般。
反正紀彬逛完之後是挺滿意的,雖然最近一段時間都在照看宅子,可真正落成往裡麵一走,又是不同的感覺。
紀彬笑著問引娘∶引娘你覺得如何?
引娘根本不知道說什麼,雖然修這宅子她也知道,還一直在忙,可她現在就跟做夢一樣,小聲問紀彬∶紀大哥,這真是我們家?
對啊,就是我們家。紀彬笑。
但這也太大了吧,就住我們兩個?引娘開口道。
確實,這個宅子非常大,可隻要派人時時維護,兩個人又如何?大房子住起來就是爽啊。
紀彬指了指正在說話的燕芷遊跟柴力∶還有他們兩個,他們成親後,難道不搬進來嗎。西院就是給他們留的。
燕芷遊跟柴力一愣,兩人都不好意思笑。明年才成親,怎麼現在就安排好住所了。
再有你爹娘來咱們家,也有地方住,還有平老板他們總是會來湊熱鬨。
總之就是,他家宅子非但不會空,反而會時時有人過來。
兩個作坊來談生意的人都不少,不好總住客舍,他們客房院子會非常方便。
引娘想了想,確實如此,每次他家客舍都能住滿,如今釀酒坊,刺繡坊留宿的人多了,總覺得客舍都不夠用。
可是引娘還是覺得在做夢!
不對,她夢裡也住不進這樣大的宅子啊。
如今因為紀大哥,這一切都成真了。
宅子落成之後,紀彬算是鬆口氣,後麵的軟硬可以慢慢來,隻要主院,還有柴力所在的院子收拾好,他們也就能搬進來了,剩下的都可以慢慢來。
最關鍵是,把他屯的糧跟屯的油先放到自家地窖裡,這才安心啊。
不管外麵發生什麼,召集釀酒坊的夥計們一來,再把院門一關,外麵都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逛完宅子,差不多也就到中午,可見院子之大。
左先生跟著走一圈,心裡也是高興得很,他很少遇到出手闊綽,讓他有什麼想法就做的東家啊。隻要他提的要求沒什麼問題,引娘那邊立刻就能拿錢出來。彆說他了,一起做工的人都是誇的。平日裡飯菜更是不錯,對夥計們也和氣。
不過左先生還聽到個八卦,說是原本他們附近沒有那麼多養豬養羊養雞鴨的,還是紀彬這裡吃得多,所以才興起養這種牲畜來賣。
但說實際的,也是因為如此,他們的夥食才能這樣好啊。
如今宅子建好,他休息幾天,也差不多要走了,畢竟從去年離開家在宿勤郡蓋宅子,原本二月要回家,又被拉到這裡。
也快一年沒回家了。左先生也想家啊。
左先生看著紀宅,怎麼看怎麼滿意,建得可真好看!
作為含蓄的古代人,左先生也隻是在心裡這麼誇誇,不好意思說出來。
但周圍人的誇讚,還是讓他笑得合不攏嘴。
看看這宅子,可真好看。
我這輩子要是能住進這樣宅子,那這輩子也值了。你要是這麼說,那你請求紀彬讓你住住啊。算了算了,這麼漂亮的地方,我踩著都心疼。左先生可真厲害啊。
那麼多院子,還能設計得那麼清楚,中間還有好多小花園,真好。你們看正廳前的梁柱了嗎,聽說一個都要幾百兩呢。哇,太厲害了吧。
這些話有誇左先生設計厲害的,有誇紀彬有錢的,可以說全是讚美之詞。反正熱鬨得很。
但這畢竟是紀彬的家,逛了半天,下午就關上門,除了打掃的人之外,其他人都不能進出。畢竟誰天天進出彆人家啊。
可是紀彬家宅子建成,還是熱鬨了好幾天,柴家,蔡運他們也送來禮物祝賀,都是家裡需要的擺件。
剩下的物件就要一點點收拾,不著急了。
而左先生等人也要離開,紀彬並未多留,他們一行五個人也早就想回家了。左先生走的時候,還給了引娘一本關於建築的書,說她很有天分,得空可以看一看。
所以紀彬最後付錢的時候,多給了二百兩的路費當酬金,他家四個徒弟自然也有賞錢,算是沒白忙。
等送走左先生,還有他家四個學徒,單單給他們的錢就花費了八百兩銀子。畢竟請的是園師,而且幾個月的工期,人家都在這,著實不算多了。
可總體算下來,單單請園師,一共就花費了一千二百兩銀子,這要說出來,估計很多人都不信。再加上建材費用,建一個宅子就花了一萬兩。這還是裡麵家具添置一半的結果。
不然怎麼說花錢如流水呢,建個大宅子,安全的宅子,比流水都快。
這基本是紀彬引娘近年來最大的一筆支出。
引娘縱然有些心疼,可是想想家裡壓箱底的東西,似乎又不算什麼了?
紀彬跟引娘看著自家建好的宅子,這才慢慢往老房子那邊走,狼大狼二也在附近,它們似乎知道這也是它們的房子,圍著宅子走了一圈,像是在標記領地一樣。
現在村裡人看到它們兩個還是很怕,但也不會大驚小怪了。隻是這兩頭狼凶性還在,唯獨聽紀彬跟引娘的。
紀彬道∶接下來慢慢收拾吧,把主院收拾出來,西院收拾一個留給柴力,剩下的屋子就要辛苦你了。
對了,除了咱們跟柴力的院子之外,再私下收拾一個僻靜清幽的院子,我還有用處。
引娘點頭,眼裡帶著喜色∶好,回頭我就收拾,再說這有什麼辛苦的,我感覺很高興。畢竟是自己的房子,一點也不覺得累啊。
紀彬笑了笑∶隻是要雇幾個手腳麻利的灑洗婆子,咱們還要去縣城看看。不要雇咱們村,或者附近村子的。
既然是自己宅子的灑洗婆子,那就要口風緊,做事利落。
平日雇村子裡的人打掃刺繡坊,私塾還行,若是自己家裡,自然不能用同村人,否則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隻怕都會說出去。
引娘在荊高莊荊夫子那學習的時候,也學過管家的事,自然知道家裡跟刺繡坊不同。這次找打掃院子的人,是要到專門的牙行尋人。
務必是家世清白,又或者家裡沒有拖累的,為人可以不聰明,但必須老實。但找人的事一時也不著急,畢竟他們還要再等一段時間才能住進去。她會努力把住院收拾得很好看!她家真的很好看!
紀彬的房子終於建好,而另一邊宿勤郡周小公子到家的消息也由春安城各個消息渠道傳過來。若不是周家發生的事情太大,消息還不可能傳得這樣快。
紀彬算著時間,隻怕周小公子回去的時候,是騎馬回的,根本不是坐車,否則能這麼快到家?他是不是終於意識到危險了。
八月十四那日周小公子離開紀灤村,按照消息上說,八月二十周小公子就回了周家,大鬨一場。
連時間都有,可見這件事鬨得有多轟動。
說是,八月二十那日周小公子散心回家,發現他娘親獨自一人在房間哭泣,詢問了很久才知道原因。
原來前幾日八月十五當晚,周家長房家主,竟然當眾打了周夫人一巴掌,原因是周夫人苛待庶子麻女。
這巴掌打得響亮,還是當眾給周夫人沒臉。
周夫人原本在莊子靜養,這還是被特意接回來過中秋團圓節,誰知道直接給了個沒臉。
周夫人本就是個軟弱的,否則也不會有周家庶長子的存在,再加上庶長子如今比周小公子這個嫡子還風光,自然有人踩到她頭上。
那場麵上,良妾卻比周夫人更顯尊貴大度,還規勸周家主不要動怒,團圓的日子何必呢。也因為這句話,讓周家主更加生氣。
說什麼八月十五,周小公子都不回來,這是不把他這個父親放眼裡,是不是覺得周家不行了?還放話讓周小公子跟他哥學學。
那周家庶長子已經去了江南賣棉,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良妾麵上更加風光,唯獨周夫人眼淚婆娑,還被周家主斥責,讓她不準丟人。
所有人都明白,這就是因為周家庶長子能給家族掙錢,能讓家族有臉麵,所以才抬舉良妾。可萬萬不能貶低嫡母周夫人啊。
但若不是這樣糊塗,周家這麼大的家業,又怎會落敗。隻能說一切落敗都是有原因的。
周小公子回來聽說此事,立刻要召族老,開宗祠,問問祖宗們,他爹是不是寵妾滅妻,是不是不顧人倫綱常。
這麼一說,周夫人都傻眼了。
說實話,她這些年受的委屈不止這麼一點,不然她兒子周小公子騰出手後,就把她送到莊子上靜養,在莊子的日子,反而比在大宅院裡更快樂。
要不是因為中秋,她才不會回來。至於對周家主,周夫人是早就死心了的。
所以勸周小公子還是算了吧,不用為她討說法,謹慎點好。
可周小公子不行,說什麼都要開祠堂。
人家家族裡,都是老子開祠堂罰兒子。
就這邊不一樣,硬是兒子開祠堂,要家族懲治老子。而且還是他們家的家主。
一時間鬨得沸沸揚揚。
紀彬看的時候,都覺得周小公子這魄力簡直了。
周家族老也拉不住,再說周小公子先是處於弱勢,他都不如周家庶長子能做事啊。那可是家主,一個家族的臉麵,怎麼可以懲治家主。
反正鬨來鬨去,周小公子被各方指責,差點治他個忤逆不孝的罪名。
等到結果出來,則是周小公子直接聲稱跟周家脫離關係,以後再也不是周家人了。
這個結果一出來,把周家主氣到半死,他最近確實更看重大兒子,但對小兒子也不差啊。還要脫離周家,他敢嗎?再說他脫離周家,丟人的還是周家。
周家主也知道自家小兒子聰明,隻是一時不得勢而已,甚至開始出言相勸,讓周小公子冷靜。局麵忽然就變成,周小公子說什麼都要脫離周家,周家主開始勸。
連家裡族老都在勸,說周小公子是嫡子,以後大有可為,不要一時衝動,這周家的家產,到底是嫡子的。
這也是族老們的私心了。
雖說周家庶長子是攀上高枝,但在族老們的眼裡,以後繼承家業的,還是周小公子。這才是嫡子啊。
原本以為這事就結束了,也算是周小公子大獲全勝,還得了族老們的寬慰認可。
但一夜過去,周家主從良妾院子裡出來,整個人氣得要死,直接給了文書,把周小公子逐出家門,以後再也不來往。
周小公子得了周家主寫的親筆信,還大肆宣揚,大張旗鼓地把母親接走,兩人一同住到莊子上。還說有他一日在,就不會讓母親受委屈,以後他再也不是周家人了,甚至還要改姓。
改姓又被周家族老死死按住,連周夫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說什麼都不讓他改,還講以後周家還是他的。
周小公子反倒說,他都跟周家脫離關係了,什麼是他的,周家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