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女裝大佬逆襲記!
寧玉希望著窗外,輕聲說道“寧三是玉辰的父親,他做什麼彆人管不了,可玉辰自嫁給周豐後,就一直是寧氏族人在京城的靠山,如今玉辰身陷囹圄,被逼改嫁,他們有說過一句話嗎?
大哥,他們什麼都沒說,也什麼都沒做,隻顧著明哲保身,全然忘記往日的情分。這些隻能共富貴不能共患難的人,他日同樣有可能會成為刺向我們的尖刀,我覺得現在的寧家不該再與他們有任何牽扯了。”
不管是前世今生,族人都沒有幫扶過她,甚至還落井下石,寧玉希對這些族人並沒有感情,也不想再與他們有什麼牽扯。在律法上,大房這一支已經被除族,跟寧氏族人已經毫無關係了。
寧明軒沉默了一會兒,才說道“玉希,老六對我有恩,他想來西北,我想成全了他。”
寧玉希點點頭,“既然他對大哥有恩,那這個恩我們自然是要報的。”
寧玉希跟寧明軒說這些,不是為了拒絕他,而是要他認清宗族其他人的嘴臉。
這些年,寧氏族人靠著國公府過日子,時不時就上門打秋風,念在親戚的份上,有點小麻煩或是家庭困難的,寧明軒都幫扶了,這是他作為族長的責任,寧玉希無可指摘。
但現在,寧三鼓動族老把他們大房都除族的時候,受過寧明軒照顧的族人,無一為其開口說話,寧玉希感到心寒,也不願寧明軒再扛起這個包袱。隻要她好,寧明軒就好,那寧家也會好,不需要依靠宗族的勢。
見寧玉希如此說,寧明軒也不再為寧氏族人辯解,他們也實在是不爭氣,這些年給了多少資源都沒出幾個進士,偌大的宗族裡,隻有寥寥幾個秀才出頭。獨木難支,若不是玉希巾幗不讓須眉撐起了西北的半邊天,他一個人如何能拖著一大堆包袱,讓寧家重回權勢中心呢。
罷了,罷了,一切回京再說吧。日後要是宗族裡有優秀的子弟,他再幫扶一把。
“站住,把值錢的東西都交出來。”路邊冒出了不少人,一個個手上拿著大刀,臉上都帶著匪氣和凶悍。
喲謔,這是遇到土匪了。
沈君在心裡吐槽這狗血劇情,為了逃出洛陽,他們不知道遇到幾波攔路虎了。
駕車的沈義從腰間抽出了軟劍,唰唰兩下就把前頭的幾個人給殺了,後麵的人看到這架勢,直接一股腦的往山上跑。
沈義想追上去把這些人全都解決,但沈君及時喊住了他,“爺爺,彆追了,我們趕緊走。”
沈義皺著眉冷聲說道“君哥兒,這些人活著會泄露我們的蹤跡。”
沈君安慰道“他們都是些小土匪,怎麼會知道我們是誰。”
河南的全部城池都戒嚴了,這是葉無雙加大力度在搜查他們的下落,現在越是臨近周琰被抓的劇情點,沈君越是不安,趕緊到西北才是最重要的。
到了西北之後,葉無雙不可能派正規軍去西北地毯式搜查他們,所以沈君一點也不在乎這些土匪會不會泄露消息。而且,現在這麼一小撥土匪還好對付,要是他們每遇到一次土匪就殺光,很容易讓土匪山的土匪全都集合到一起對付他們,那時候就危險了。
沈義看著跑遠了的土匪,放棄了追殺,直接坐上馬車駕車遠去。原本沈義想要安排沈君跟著那些難民被買進西北的,但葉無雙派了很多人到河南境內,連消息不通的小城鎮都把四五歲小孩查了又查,現在他們隻能鋌而走險,從土匪山過境。
這裡的土匪山彪悍蠻橫,跟地方官員勾結在一起,從這裡過境,有很大可能會被抓,也有很大的可能逃走,但好過在洛陽被甕中之鱉。
等沈君跟沈義風霜露宿,幾度從土匪隊伍中死裡逃生到西北時,才知道寧玉辰成為葉無雙側妃之事。
沈義把消息告訴沈君後,安慰道“君哥兒,事已成定局,咱們還是想想後麵的日子怎麼過吧。”
他們逃亡帶的東西不多,銀票和金銀湊起來倒是有好幾萬兩,沈君還小,吃穿用度和學習這些都要考慮到。
沈君抬頭看著滿麵風霜的沈義,在這些日子的勸說下,沈義對沈君的態度終於沒有那麼畢恭畢敬,說話冷冰冰的,兩人的相處也越來越像祖孫了。
沈君也不好跟他說寧玉辰的事,隻點頭說道“爺爺,我們現在隱姓埋名,最好還是找個大一點的城池居住,人多更好藏身,有什麼消息也能及時知道。”
小鎮跟村莊的人口簡單,有個外來人,不到一天時間所有人都知道了,大城市人口流動大,來往盤查信息不會那麼嚴格。
沈義問道“君哥兒,你想去哪裡?”
沈君想了想,說道“先去蘭州吧,等風頭過了我們再搬。”蘭州離現男女主住的城池不遠也不近,更好打聽京城的消息,也更安全。
沈義糾結再三問道“君哥兒,你想上學堂嗎?”周琰以前的太傅博古通今,是當世大儒,現在要是在蘭州上學堂,一些秀才舉子哪配教導他,要是找名師教導周琰,那他們很可能會暴露。
脫離葉無雙掌控的險地後,沈義一想到周琰的未來就愁的不行,周琰自小聰慧,要是因為他誤了前程,他怎麼對得起先皇。
沈君搖了搖頭,“暫時不上學,我想找個醫師學習行醫,算是學一門手藝,既能養活自己,也能保護自己。”
周琰曾經是太子,怎麼都不可能參加科舉當官,他隻想要自由,行醫濟世就很好,可以走遍天下河山,見識各地的風土人情,彌補前兩世的遺憾。
沈義略一思索,便說道“這也好,我會給你找個好大夫的。”
皇上就是葉無雙派人毒殺的,沈君現在跟他習武,還想學醫,學成以後沈君就有了自保的能力,他就不用時時擔心沈君的安危了。
沈君嗯了一聲,就沒再說了,雖然他穿了幾個世界,但生活經驗還沒有沈義豐富,他相信沈義會安排好的。再說了,周琰五歲的智商,再怎麼聰明,也不可能事事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