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開明的木鳶是魯家機關術的傑出作品,可自由飛行,且無懼風雨。
工藝精妙複雜非常,遍尋黑水城內中萬千藏書,也隻找到了魯家先人記載的相關傳聞,並無具體製作方法。
是以,眼下雖拿下了黑水城,卻無法量產木鳶。
不過,這種精雕細琢的作品,在葉青看來,隻能稱之為藝術品,不符合工業化量產的需要。
論載客量,木鳶背部的少許空間可以容三五人站立,還必須要求乘客身手不凡,否則根本無法對抗高速飛行所帶來的氣流。
腹內又隻能裝載不滅火,並無空間可以利用。
論貨運量,木鳶更是比不上車馬輪船,隻能作為應急或者專人使用。
當然了,不滅火作為也是有自己的優勢。
用不滅火作為驅動力所製造的飛行器不需要考慮氣動流形,不需要考慮機械傳動,甚至不需要考慮材料的複雜性。幾塊木板一拚,一架最原始的,甚至比不上萊特兄弟飛機的原始飛機便出爐了。
飛行距離也不算短,足足飛了十幾裡,才因為機身材料問題被迫下降。甚至都不需要在地麵滑行太遠,多次嘗試之後,飛行員甚至可以做到垂直降落。
之後各種奇奇怪怪地設計源源不絕地湧現。
圓盤狀的好似飛碟。
柱形的好似導彈。
水滴形的好似飛艇。
這還是比較傳統的,什麼雲狀、葉片狀、帆船,可以說應有儘有,令葉青十分欣慰。
因為這表明,即使在無我梵音的作用下,創造力仍然存在!
這便意味著現在這個世界終究是向前的,而非在此刻靜止。
未來可期!
葉青記得不滅火在原劇中曾經熄滅過一次,後來是靠著從一處秘境找來的火種,才重新點燃。
這一點也得到了大匠師的確認,葉青便專門讓人一路將金剛杵鋪向秘境,以備不時之需。
除了設計飛行器之外,大匠師、廢蒼生和魯缺還帶領一批工匠,開始設計以不滅火為驅動力的火車、汽車和輪船機組。
也不需要多精細,隻要能適應即將鋪開的鐵路網和道路網就夠了。
除了發展不滅火這條科技樹,葉青也把蒸汽機的研發提上了日程。
但蒸汽機所涉及到的東西便多了,最簡單的在礦場抽水的蒸汽機不難,在得到黑水城之前便已經開始研發出來了。
但是吧,這種比大象還大,耗費比不堪入目的玩意,除了葉青嚴令下在國營礦場安上的兩台,一般的礦場是絕對不會使用的。
想要解決蒸汽機小型化、實用化、工業化的問題,就不是葉青一拍腦袋能,搞一個俺尋思就行了。
最簡單的一個條件,鋼!
好鋼用在刀刃上,可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俗語,包含的更是社會鋼產量嚴重不足的現狀。
在這個以武為尊的世界裡,不把好鋼用來造武器,而是去造目前看不出前景的蒸汽機,葉青早就被人在暗地裡諷刺沉迷奇淫巧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