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瞿能仍舊在不知疲倦的向前衝擊,朱棣發出一陣苦笑,完了,一切都要結束了,他想他要死在這了。
“就在這時突然本來晴朗的天空突然烏雲密布,之後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大風刮過之後中央軍的旗杆折斷了,帥旗掉在了地上。”
“諸多史料中都是這樣記載的——會旋風起,折景隆旗。意思是突然刮來一陣怪風,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李景隆的帥旗。。”
這陣風有多少級我們不得而知,應該是達到了台風級彆不然也不會刮倒戰旗了。
周贏覺得也有可能是小型龍卷風。(個人猜測啊,不必當真。)
在古代軍旗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戰場上最重要的通信工具,戰場上的士兵會以軍旗為聚集點,軍旗也是證明他們軍隊和主帥還在的象征。
它不但能鼓舞全軍士氣,也能凝聚一支軍隊的軍魂,軍旗對戰役的勝負至關重要。
這就是為什麼戰場上會有人專門看管和保護軍旗的原因。
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哪支部隊的軍旗要是被敵人奪走了,那絕對是奇恥大辱。
放在現代是,放在古代更是。
所以很多將士喜歡繳獲敵軍軍旗,那樣不僅能立功,還能彰顯自己的能力。
古代戰場上軍旗要是不見了,對於拚殺的士兵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因為軍旗不見了隻有兩個可能。
一是主帥嗝屁了,二就是主帥跑路了。
“帥旗一折,朝廷軍就變得人心惶惶了,有人覺得朱棣奉先皇遺訓起兵是得到上天認可的。”
士兵們心想不信你看他們眼看就要勝利了,突然他們的軍旗都不見了,這是上天發怒了啊。
“有些士兵覺得是主帥死了,他們現在很亂不知道該不該在打。”
“有些理智的士兵,還在堅守信念但是也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打,太混亂了,於是朝廷軍的攻勢慢慢的減弱了下來。然後朝廷軍禍不單行,後方大營又無故失火,更是讓朝廷軍鬥誌全失。。”
成敗隻在一瞬間,戰場上的一丁點遲疑就會丟掉性命。
沒有了鬥誌的士兵就是已經死在了戰場上的軀體,隻能成為敵軍的刀下亡魂。
因為敵人的刀會毫不遲疑的落在你的身上。
“場麵已經逐步失控,朝廷軍爭先恐後的開始撤退,然而深入燕軍的士兵已經撤不回來了。瞿能父子和俞通淵,騰聚等人被此時戰意高昂的燕軍包圍,終於力戰陣亡。”
“而朱棣卻抓住了這個時機,趁亂出擊反敗為勝,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朝廷軍折兵十餘萬之眾,而朱棣惡戰大半天才僥幸取勝,燕軍也傷亡相當慘重。”
“之前在鄭村壩李景隆對朱棣就戰敗過一次了,朱允炆非但沒有懲罰李景隆,還進一步給他信任。”
“又給他這次機會去攻打朱棣結果又慘敗了,李景隆應該被砍頭了吧,結果朱允炆又心軟放過,給最後他自己的失敗埋下了禍根。”
“這個鄭村壩之戰就是朱棣剛起兵造反不久,李景隆帶兵去北上攻打朱棣那次,李景隆親率五十萬大軍包圍北平,結果大敗而歸”
周贏看向朱元璋笑著說道,“朱叔您可知道,朱棣攻打南京時,這個李景隆主動開門,成為了朱棣的第一功臣了,後世之人都懷疑李景隆是不是朱棣留在南京的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