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秦,萬朝萬代風雲巨變!
老朱覺得什麼為了達成金國議和成功。什麼怕嶽飛迎回二聖威脅自己的地位。
還有說嶽飛是多次向趙構提出了立太子,可是趙構沒有兒子,所以讓趙構很不高興,他才殺了嶽飛
以上的各種理由,老朱都覺得不可能。
這些都不是趙構一定要殺嶽飛的理由。
趙匡胤看向老朱,老朱繼續說道,“嶽飛的民望越來越高了,這是犯了君臣大忌的。”
小朱也說道,“還有一個原因,嶽飛曾經三次違抗過聖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殺嶽飛並不是趙構的臨時起意。”
而是趙構計劃並且掙紮了很久的事。
金人的條件,秦檜的挑唆也隻是幫助他下定決心罷了。
抗旨不尊,功高震主才是踩到了皇權的死穴,作為皇帝是絕不容忍的。
小朱繼續說道,“有一次因為淮西軍的分配問題,宋高宗原本是打算把淮西軍讓嶽飛接管的,但是最後因為種種原因又取消了這次任命。”
“史書說嶽飛對此不滿,又不能直接向宋高宗發泄自己的情緒,再加上嶽飛的母親離世就以(將相議事不合,乞罷兵守餘服)為名辭官了。”
“宋高宗的批示還沒下來,但是由於嶽飛的母親離世他就直接回到了江州廬山。。”
“這也沒什麼吧?。”老邦子說道,“就算是人家生生悶氣辭官也正常啊,再說了人家母親去世了,急著回去戴孝也是人之常情嘛。”
老邦子覺得韓信不聽他命令的時候也挺多的,不給他麵子和他鬨脾氣的時候也挺多的。
彭城之戰不救他,白登山還差點看著他死了,如果不是這些原因。。
如果韓信和這個嶽飛一樣隻是自己發脾氣鬨鬨辭官,他也不會想要
小朱繼續說道,“那要看宋高宗怎麼想了,他表麵不動聲色,實際上已經有所不滿了,在他看來嶽飛這就是大不敬。”
“嶽飛走後嶽家軍內部混亂導致軍心不穩,宋高宗幾次下旨讓嶽飛回去,但是嶽飛都在廬山為母親守孝沒有回去,最後宋高宗隻好連下三道旨,宋高宗害怕嶽飛還是不會遵旨,又讓嶽飛的手下一起去廬山請嶽飛。”
其實作為臣子,這樣接二連三不聽聖上旨意,是真的犯了君臣大忌的。
特彆是在古代那種皇權大於一切的朝代。
作為現代人可能覺得不聽老板話沒什麼。
但是沒有任何一個皇帝能接受自己的臣子三番五次違抗自己的命令。。
即便那個臣子是忠心之臣。
如是個心胸豁達的帝王,他也許會體會你母親離世,但是如果是個愛鑽牛角尖的帝王,他就會覺得你是在違抗聖意。
就連魏征那種頂級噴子,也隻是在李世民錯誤決定的時候諫言,李世民不聽他勸誡的時候用自己的命威脅威脅李世民。
就連魏征這種鐵頭,也不敢直接抗旨啊,這一點上嶽飛確實有所欠佳。
因為有嶽飛抗旨的先例在,所有最後一次才會出現一天之內連下十二道金牌的事發生。
小朱繼續說道,“嶽飛有抗旨的前科在,之後又有了極高的民望,宋高宗不由得想起了老趙你黃袍加身,在加上他自己也經曆過幾次兵變,一次兵變還把自己唯一的兒子給嚇死了,他害怕所以想嶽飛死也不是一時興起。”
周贏也說道,“至於為什麼趙構之前還雄心壯誌後來就變得畏敵苟安了,可能是因為看不到希望了吧,他和金國一共打了十七年。”
“從年輕到中年,從想接回父親,想為兒子守住最後一片宋土,到父親客死異鄉兒子早早夭折,他自己又沒有了生育能力,他不知道他在堅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