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秦,萬朝萬代風雲巨變!
“姚廣孝和劉秉忠兩人他們的人生軌跡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包括才華,著述,遇到明主,舉薦人才等。”
“他們同樣貫通三教文學,才能都很高,精通易經八卦,奇門遁甲陰陽術術,他們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劉秉忠脫下袈裟還俗,直接作為一個大臣跟隨在了烈叔身邊,而姚廣孝堅決不還俗。”
忽必烈覺得自己家的子聰那般厲害,當個和尚確實可惜了。
子聰就應該入世才對。
“給姚廣孝看相的人沒有說錯,他的機會來了,馬皇後去世之後,老朱叔讓僧侶給皇後誦經,這個時候姚廣孝結識了小朱叔,兩人相談甚歡。之後他就跟著小朱叔回了北平,成為了小朱叔的心腹軍事。”
“朱允炆登基過後打壓藩王,姚廣孝就慫恿朱棣造反了。小朱叔猶豫,因為自古就沒有藩王造反成功的,也擔心朱允炆是民心所向,當時姚廣孝隻說了一句話,臣知天道,不論民心。”
“小朱叔造反成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姚廣孝他是靖難之役的第一功臣,他造就了永樂大帝,主修了永樂大典,然而後世有人卻把他視為禍亂之源。”
趙匡胤皺眉,“好一句隻知天道,不論民心,這還真不是一個和尚能說出來的話。”
這人是本應該是心存慈悲的和尚,卻做著起兵造反流血犧牲的事。
“最後這個姚廣孝怎麼樣了,位列三公了,還是封侯拜相了?。”劉豬豬真的對姚廣孝倒是挺好奇的。
劉豬豬覺得這人還真是個矛盾的人啊,或者說此人有淩雲之誌,心中欲望尤甚啊。
秀兒給劉豬豬解釋道,“徹哥剛才嫚兒都說了,這個和尚最後也沒有還俗,他一直是和尚。”
“徹叔他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封侯拜相,但是他擔任過的職位也不少。”
秀兒問道,“他不是沒還俗嗎?不是和尚嗎?”
嫚兒說道,“小朱叔登基過後不斷的封賞他,先是授予僧錄司左善世,兩年後又拜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之後他的官職還包括了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等。”
“小朱叔也對他十分尊重,但是姚廣孝卻從不居功自傲,小朱叔讓他還俗他也拒絕了,送他的府邸宮女等,他都沒有接受。”
“小朱叔賞賜的黃金,他都會找機會分發給宗族或鄉親們。隻有上朝的時候他才會換還上朝服,平日裡他依舊是僧人打扮,且一直居住在寺廟中,他也是明朝唯一以文臣身份配享太廟的人。”
“姚廣孝晚年雖然依舊官身,但是從未改變僧人身份,主要工作是承擔太子,太孫的輔導,以及編篆永樂大典,八十四歲的姚廣孝因病去世。”
小judy心想他家天僖能活八十四歲也算是喜喪了,還有幾十年的時間,夠天僖修煉了。
等天僖修仙了,也就死不了了,白澤還說他家天僖有道緣分,之後肯定能夠修仙的。
小judy放下心來,他家天僖這一世肯定不會隻活八十四。
嬴政還真沒見過什麼都不圖的人,“他不圖錢,不圖名,不圖利,不貪色,那此人搞那麼多事到底圖什麼呢?。”
嬴政覺得世人皆有所圖,或是權利,或是錢財,或是名聲。
什麼都不圖的他還真沒見過,或許真的有什麼都不圖的人吧。
既然什麼都不圖了,他又何必搞那麼多事呢?
“難道就是想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本事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