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是要當皇帝的,不可能隻有一個女人,這些都是重臣之女,以後都能幫助扶蘇。
李斯馮去疾他們沒有反對,在他們眼裡男人娶幾個女子都是很正常的,更何況是一朝太子,之後的一國之君了。
這一世嬴政早早就封了扶蘇為太子。
匈奴人一開始是被大秦的各種武器給打服了。
之後又被他們各種儲存食物的方法和新品種事物徹底收買。
冬天歸順大秦的匈奴人都不用挨餓,他們有可以儲存到冬天的食物,有鹽和肉,還有他們沒有見過的罐頭乾糧等。
慢慢的藏在草原深處的匈奴人也聞風而來歸順大秦。
每一個歸順的人扶蘇會給他們一塊象征大秦子民的身份文牒。
憑身份文牒可以進入中原去和中原內的百姓交易生活物資。
匈奴人試著拿自己打到獵物的皮毛去中原換物,成功換去到了事物和鹽,他們對中原內的事物都很向往和喜歡。
慢慢的有一就有二,幾年下來真心歸順大秦的人越來越多。
越來越多的匈奴人遷移到長城邊境。
這次沒有了戰爭,沒有了征伐掠奪,而是等物交換,或者金錢交易。
他們也可以放牧賺錢,或者去修長城修陵墓賺取錢財。
扶蘇也鼓勵匈奴人自行放牧,可以把牛羊賣給他,或者自己賣往中原境內。
大秦現在整體還是比較繁榮的,戰士們在外征伐,會帶回來很多物資。
朝廷開創了很多產業,比如水泥廠,玻璃廠,造紙廠,乾糧廠供大秦百姓勞作。
當然為了技術不泄露,都是分開製作,一個倉隻負責一部分,這樣各種東西就不會透露出去了。
這個商業模式還是李斯,張良,蕭何等人跟後世經濟學學的。。
百姓們也能賺取錢財,朝廷根據商業稅也賺取了不少錢。。
百姓有錢了就會消費,於是很多餐館就出現了。
所以草原的牛羊根本不怕沒人要。
慢慢的匈奴邊境開始了互通有無,很多匈奴人開始漢化,賺了錢的開始在中原買房屋,很多中原人會去草原圈地放牧,或者倒賣一些東西去草原。
因為朝廷收牛羊,草原放牧,賣給朝廷,朝廷回收做成奶粉,牛肉乾,在銷往全國。
草原放牧,已經成了一條產業鏈。
扶蘇把草原治理得也很好,草原也真的就像嬴政十年前的幻想一樣,成為了大秦的天然牧場。。
大家在聊天之際一間屋子的房門被推開。
一位身材高挑容顏傾城絕色的少女緩緩走出。。
遠處一直安靜趴著的大黃看見開門聲立馬“汪汪汪”的來了精神,飛竄著跑到那名女子腳邊轉。
吐著舌頭咧著嘴,小尾巴都快搖上天了。
忽必烈覺得這個狗子也是成精了,空間升級過後,他們每次進來都能看到這個狗子。
除非嫚兒出來,或者嬴政叫它,它才有反應。
平日裡跟個死狗一樣的趴在院子柵欄門口,從來不來他們身邊轉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