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產業還不行,得想辦法,升級一下這些人的素質。”
魏武是個未雨綢繆的人。
既然以後做好決定要做米國大兵的生意,肯定要對從業者進行基本的英語培訓。
但是,魏武的軍隊裡,會英語的隻有自己。
日本的軍隊裡,到也教授英語。
不過,也隻是海軍和海軍航空兵才能學習到。
陸軍連看一眼的資格都沒有。
理論上來講,從海軍借人是最簡單的。
但眾所周知,日本海陸兩軍,不說是親密無間吧,也可以說是不共戴天。
連螺絲都能互相反著擰,想要從海軍借人學英語,那是絕無可能。
除了海軍之外,第二個能找到懂英語的人的地方是外務省。
但這個地方是文官集團的地盤,和陸軍的關係也是勢同水火。
從這裡調人的可能性,比海軍那邊大點有限。
除去這兩個地方之外,最後一個方向就是旅英旅美的日本僑民。
尤其是米國,夏威夷和加州有著大量的日本僑民。
珍珠港之後,米國上下掀起了仇日運動。
總統直接將這些日本人全都抓進了集中營。
防止他們將情報傳遞給日本。
有很多人在集中營中死亡。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被關進了集中營。
有一些日本僑民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因為有事情剛好在國內。
因此逃過一劫。
但是他們的親人卻基本都被關在了集中營。
很多人受到折磨甚至死亡。
因此,這些人對米國是有著刻骨的仇恨的。
隻要手段得當,將他們爭取過來並不難。
魏武立刻給新恒環奈發電報,希望能招募一些懂英語的日本僑民送過來,他有大用。
新恒環奈的動作很快,花了半天的時間,就找到了五十多名僑民,並動用關係,用專機給魏武送了過來。
同時給了魏武一份名單,注明了每個人的身份和籍貫,方便魏武調用。
“還是自家人好用。”
魏武喜滋滋的翻著名單。
忽然,他發現了一個眼熟的名字。
戶栗鬱子。
“這不是東京玫瑰嘛。”
魏武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看了一眼對方的籍貫,洛聖都。
畢業學校,加州大學洛聖都分校。
沒錯了。
看到這個名字,魏武想到了一段曆史。
當時,日本為了利用心理戰,摧毀米軍士兵的內心,特意挑選了12名懂英語的女人開辦了一檔節目,專門講述米軍士兵在前線節節敗退,他們的妻子在家裡紅杏出牆的故事。
或許因為這些女人的嗓音很好聽,又或許是米軍士兵口味比較重。
很多士兵喜歡上了這檔節目,其受歡迎程度不亞於冰激淩和花花公子雜誌。
很多人因為不知道她們的名字,專門給她們取了一個東京玫瑰的名字。
很多人發誓,要打進東京,解救東京玫瑰。
甚至,在戰後,戶栗鬱子等東京玫瑰受到審判的時候,還有很多米軍士兵為其奔走,希望能輕判。
黑色幽默是,魏武記得,在曆史上,這個計劃的策劃者好像就是富永恭次。
“富永恭次是我好朋友,借用一下他的創意,他應該沒有意見吧?”
魏武想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