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既形如蜂窩,太子名之為蜂窩炭。”李世民的聲音低沉“朕屬意在大唐域內推廣此物,諸卿以為如何呢”
“陛下”
“陛下”
以李靖、程知節為首的武將們當即伏首請願“陛下一定要將此物推廣到軍中”
想想看吧,比木炭好用三倍。他們燃料的輜重就少了三分之一。行軍的速度能快上多少又有多少士兵不必忍饑挨餓
有了這玩意,軍隊的戰鬥力不知要上升多少個台階了。
“這是自然。渭水之事,朕一日不曾忘。但眼下時值秋收,不宜大動兵戈,冬天也快到了,朕打算先將此物推廣於民間,讓百姓們過個暖冬。”
程知節等人得了承諾,各個臉上喜氣洋洋“這是自然,這是自然先緊著百姓”
“所以諸卿有什麼好主意”
談到老本行,許多人立刻談興大發,七嘴八舌了起來。有的提議立刻把大安宮從上皇手中劃歸國有,有的說在坊市專辟一處售賣,還有的提議讓工部設立有司,向百姓廣而告之。
淩煙閣豪華智庫,你的不二選擇。
效率好高啊,三言兩語把這事就說明白了。難怪老板都喜歡開小會對齊,這事放中書門下估計能扯皮一個月吧。
鳳寶吃瓜g
不對,鳳寶明明是走神了
才沒有走神呢
李承乾麵皮微微發熱,心虛的眼神偏向了一邊去。不過,怎麼沒人問問他就連父皇也不問他明明也有一肚子想法的
就在此時,善解人意的舅舅仿佛聽到了他的心聲“承乾,你呢,你是怎麼想的”
其餘人的目光也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其實,太子是發明蜂窩炭的人,他們怎麼可能無視他的想法可他們都是陛下的臣子,不好平白和太子搭話。隻有人家親舅舅才能名正言順地開口。
不對陛下明明可以自己和他們商議,卻還是把太子帶來露臉。又被他秀兒子秀到了,可惡
“咳咳。”
學阿耶故作姿態地清了下嗓子,李承乾開口道“我嗎我覺得大家說得都很好,想到了我之前沒有想到的地方”
就像彈幕說的那樣,幾個人三言兩語就把架子搭起來了,比他一開始設想得要容易得多
“不過,孤卻覺得,不必工部設有司專門推廣吧。老百姓若是覺得它好用,一傳十十傳百的就能傳開了,不用刻意推廣。”
嗯,這話說得在理。
許多人在心中暗自點頭。看來太子殿下已經學到了孟子,對民心向背說的理解頗深啊。瞧把陛下得意的,胡須都翹起來了,嘖嘖。
“至於最初的推廣嘛”
李承乾他無辜地眨了眨眼,清澈的眼神卻透著一股惹人愛的狡黠“阿耶,還有在座的諸卿難道不就是最好的宣傳嗎”
嗯
什麼意思
大家順著李承乾的話,對著托盤上的黑炭塊陷入了沉思靠原來如此難怪要多此一舉炭上雕花,原來沒有一道紋樣是白刻的
尤其是蕭瑀,更是恍然大悟先前太子殿下問他喜歡不喜歡紋樣,現在統統有了理由。可惡啊陛下,你當時為什麼要裝得一副很沉痛的樣子,現在臉都要笑爛了吧
可明知天家父子這是拿他們做筏子,讓他們既出血又要打廣告,卻沒人真的開口拒絕。
一來這炭確實精致、質量上乘,他們看著也喜歡得緊。二來,為什麼陛下隻找你不找彆人幫忙呢,還不是因為你足夠簡在帝心你在百姓裡也有足夠的聲望
嘖嘖,真是陽謀到了極致啊
眾人雖然紛紛腹誹著,可目光落在黑漆漆的炭塊上時,還是露出了笑容。
“阿娘,剛才怎麼回事”
這天,武明殊前往楊寶珠的院子時,正好與一人擦肩而過。她一眼就認出這是武士彠的心腹。自從阿娘生了小女兒後,夫妻之間不睦許久了。武士彠突然派人找楊寶珠,是發生什麼事
她心中有疑惑,乾脆向楊寶珠問了。
楊寶珠也直白道“你阿耶是送東西來的。據說是他千辛萬苦,托人從長安弄來的新奇玩意兒。陛下和心腹大臣最近都在用這個,讓我宴請諸夫人時也用上。”
哦。武明殊恍然大悟。
就是瞎顯擺唄。
雖然她爹並不是真的得皇帝重用,要不然也不會被發配到豫州當都督了。但他總愛在人前賣弄這個人設,樂此不疲。
“是什麼玩意兒啊”武明殊隨口問了一句。
楊寶珠揉了揉眉心“叫什麼蜂窩炭好像是。唉,現在剛過仲秋,誰家宴客好端端的點炭盆,你阿耶也不怕太刻意了惹人笑話。”
“什麼”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