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市音樂節正式命名為鹽業音樂節。
當初破產的鹽業鋼鐵廠,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名字靠這種方式發揚光大了。
隨即,在邁向紀元的操作下,有了獨立的官微和獨立的視頻賬號。
一夜之間漲粉三十萬。
官微上隻發布了一截短短的視頻。
裡麵是鹽業音樂節正在搭建現場的畫麵。
正在施工,搭建活動台,設備和安保場地。
地點,就在海邊沙灘附近的公園。
因為沙灘附近是絕不能搭建東西的,一個漲潮大家都沒了。
所以,在距離沙灘兩公裡左右的,一個海邊修建的公園,占地有三萬平方米,是當地文旅局為了打造景點配套修建的公園。
再加上公園附近好多的空地,也臨時被征用,足足近六萬多平方米的場地。
直接被鹽業包場了。
這個麵積足夠用了。
把舊工廠鹽業前麵一大塊空地,後麵的倉庫全部加上,也隻有音樂節的十分之一大。
而且當地的文旅局很支持,給了場地分級優惠政策。
如果能夠帶來一萬人次的旅遊,場地費用減去一百萬。
以此類推。
如果音樂節達到三萬人次,那就直接白嫖場地。
麥子善和榮莎莎的網絡賬號同時發布了有關鹽業音樂節的視頻。
包括節目單和演唱人員。
這種聯合發布,直接讓熱度上一個層級。
麥子善的粉絲和榮莎莎的粉絲全都嗨起來了。
“我的天,榮莎莎也參與嗎?我本以為麥子善就是王牌了,原來還有榮莎莎!”
“榮莎莎唱搖滾?我不敢想,好期待!”
“情歌小天後,唱搖滾?真的有點意思哦。”
“我家呆莎好棒,現在又多元化了!”
“本來就想去,這下就更想去了,鹽市是吧?你趕緊說什麼時候開,我好搶票。”
“票價呢?票價多少?我要苦一下我家貓貓,我要逼它學會用馬桶,省下來的貓砂錢去音樂節。”
“樓上的,求你做個人。”
也有‘生氣’的。
“行行行,你老家泉城伱是一點也不在乎。”
在鹽市周圍居住的人是最幸運的,他們自己開車就能過去了。
……
“他就是沒歌了,節目單都沒敢發出來。”
音樂家的編輯,付光宇,滿臉不屑地說道。
“然後拉上榮莎莎,吸引多元化粉絲,估計票價訂到八百去了。”
“這一波,起碼再整個一千萬,然後趁熱打鐵,開演唱會,馬上身價就過億了,再然後就跨入到演員行業當演員撈錢去了,哎,從業這麼多年,還沒有人逃脫得了我這個劇本呢。”
他此刻,正身處業內人的飯局上。
坐在身邊的大部分都是評論界的頂梁柱,還有一兩個小明星。
小明星對於這群評論界的大佬都是恭恭敬敬的。
他們全指望著評論界美言兩句,給他們帶來點流量。
付光宇小酌一口,安逸的喘了一口氣。
坐在他身邊的夏津,也是評論界大亨,在《聽海》任職,是大主編,聽海名下有傳媒,有播客,還有自己的視聽業務,是個很有話語權的存在。
他開口說道:“而且,雖然麥子善和榮莎莎熱度都很高,但是就他倆撐場子,其他人我看了,全都是叫不上名的。”
“什麼陳坤啊,什麼章天海啊,沒聽說過,還有好幾個年輕人,年齡才二十來歲,也不知道從哪找的。”
夏津搖了搖頭,“音樂節起碼有四五個熱度不錯的歌手,才能開的起來,他這個,真的少。”
付光宇說道:“章天海啊,我知道,央音的一個教授,老頭子了,快退休了,沒想到和麥子善玩到一塊去了。”
而此時,飯局上另一個人開口了,武彥廣,網絡春晚的總製作人。
麥子善的崛起他是看在眼裡的,後來他分析了一下網絡春晚的回播數據,即年後重播率。
發現,隻有麥子善的《燕京,燕京》重播率是最高的。
其他的歌手,哪怕是頂流,影帝影後,都沒有這麼高的回播率。
他認識到了一點,一定有一個他看不見的粉絲群體,且黏性極高。
他不知道這個隱形的粉絲群體在哪,或許是他的手下員工,或許是給他送外賣的外賣小哥,或許是早餐店的老板。
總之,他能感覺得到存在,但不知道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