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光宇是主編,但主編之上還有總裁,總裁上還有股東。
無論他在評論界再怎麼有話語權,他還是無法違逆股東。
股東會吩咐總裁告訴他,“不要再和搖滾樂對著乾了。”
搖滾樂現在是香餑餑了,再讓付光宇這樣瞎搞下去,《音樂家》的名聲就要臭了。
就在麥子善準備音樂節的這一段時間,市場上又有好幾個歌手發布了新的搖滾專輯。
所有經紀公司都發現了一個可怕的規律。
即:隻要專輯沾邊一點搖滾,都有助於銷量。
麥子善是徹底地帶火了這個流派,讓搖滾,成為了搖錢樹。
麵對搖錢樹,付光宇要是再和搖滾樂過不去,那就是行業公敵。
不少經紀公司和專輯平台,都找上《音樂節》股東會的門上了。
嚴厲要求付光宇不準再瞎搞了。
於是,付光宇此刻就鬱悶了。
鬱悶至極。
如果這個世界,以評論家為尊多好啊。
他並不是討厭搖滾,他是討厭麥子善和林新月說的那個話。
“成不了藝術家的人,才成為評論家。”
這個是福樓拜的話,經常被用來刺向評論家。
付光宇強烈否定這句話。
憑什麼看不起搞評論的?沒有影評人?觀眾們怎麼知道電影到底值不值得看?
沒有音樂評論家,觀眾們遲早會被短視頻平台侵蝕掉全部。
在他眼裡,正是評論家的存在,捍衛了一塊陣地,在這個短視頻充斥的年代,讓人們可以找到一塊清靜的地方。
但總會有麥子善這種人,自以為唱了兩首好歌,就覺得自己的成果和評論家沒關係。
付光宇越想越氣憤,但無可奈何。
他不敢違逆股東會。
股東會還給他一個新任務,讓他誇誇搖滾樂和麥子善。
付光宇心裡罵人的心都有。
太欺負人了。
就在這時,他打開手機,看到了麥子善音樂節的定價。
好家夥,199?
一個念頭在他腦海裡一閃而過。
“要不要當黃牛掙一波外快?”
然後緊接著他就罵自己。
“丟人不?這樣想丟人不?評論家的尊貴在哪?”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