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元章!
世居鄂州三代,本人在鄂州住了快二十年的文人,鄂州附近章家地主的外甥,鄂州本地有活力社會團體的首領張頂天之子。明教教歌的譜曲填詞作者。
當下常德太守。
從這樣一個人手下當野人,胡六郎再沒有任何羞恥的感覺。填完表,領了自己的腰牌。胡六郎回想起最初對章無忌洞人首領身份的質疑,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孟浪了。章無忌章太守到了常德好幾個月,自己竟然都沒去打聽過章太守的出身。有點不應該。
章太守治下的國人與野人分彆按照周朝模式,區彆就在於是否服兵役。胡六郎惡補了這方麵的典籍材料,有些意外的發現章太守對此事的描述並沒有錯。
周公這樣的人尚且認為這樣的製度是禮教之一,胡六郎殘存的那點不滿煙消雲散。就算是再自負,胡六郎此時還沒有認定自己比周公還生猛的勇氣。
趁著章無忌安頓從鄂州來的一眾親友豪傑的時間,胡六郎開始快速學習二十級爵位製度中的晉升功課。
認字對胡六郎毫無壓力,甚至是胡六郎為之自豪的本錢。但是最新規定中,一個人想從野人轉為國人,需要總時長超過一年的從軍經曆。
或者是直係親屬擁有有超過一個首級的首功,用這個首功來提升胡六郎的身份。
根據仔細研讀,胡六郎發現此時章太守對於製度進行了調整。攻克常德之前,野人家庭的日常軍事訓練也算是服兵役的時間。現在這個部分被調整為,野人家庭加入日常軍事訓練乃是各個地方官員的職責。若是官員乾的不好,還要追責呢。
被計算入服兵役時間包括,操演,軍隊的工程建設,出戰,遠征等軍事行動。
胡六郎並不覺得為難。太守府的人見胡六郎頗受章無忌賞識,偷偷告訴胡六郎。軍中的差事分為軍事行動集結以及常備的運營部分。
同樣是從軍,胡六郎就可以到軍隊參謀部之類的部分工作,也算是正式從軍。所以不出什麼意外的話,胡六郎一年後就可以成為國人。如果爆發軍事行動,很可能因為立功而更早完成。
所以胡六郎安心學習從野人成為國人需要完成的文化知識,準備每一個季節都進行一次的考試。胡六郎甚至還把從國人成為有爵位的國人,也就是成為士人的考試內容安排進學習計劃。
自己這樣的人注定不會作為一個普通國人終老一生。胡六郎對此非常自信。
章無忌若是知道胡六郎的誌向,一定會感到很開心。二十級爵位製度本身就為人民創造出明確的晉升空間,並且了明確的晉升渠道。
漢代配合二十級爵位的是九品中正製,屬於舉薦製度。章無忌並不準備單純的照抄這個製度,而是要把現代教育製度引入其中。通過學習與文化考試,最終讓那些有能力的人脫穎而出,才是章無忌所期待的新社會。
當然,此時章無忌連想這個的時間都沒有。分了好幾批,章家、曾家、跟隨章無忌到南邊的那幫兄弟的家族成員,還有義士村的義士們。
凡是肯來的,已經分批抵達常德。這也來了好幾百號。安度大家,已經需要時間。然而章無忌最頭痛的卻是私事。自己的正妻何姑娘見到章無忌在這邊娶的龍姑娘,當即就沒給章無忌好臉色看。
章無忌也是嘗試著做解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麼。結果章無忌很快就發現,這話聽起來容易,說一遍就知道了。然而做起來真有種難以上青天的感覺。
首先是講道理,章無忌訴說了龍家當時的幫助對章無忌的重要性。雖然龍家的幫助現在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然而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章無忌必須和龍家決出個勝負,便是大獲全勝,也要麵臨人員的損失。還得花費力氣剿滅龍家殘黨,收服龍家寨的人員。
一個簡單的和親,不僅避免了損失,還讓章無忌得到了人員、情報在內的支持。尤其是節省了章無忌大量時間。如果沒有這場結親,章無忌此時隻怕還在吉首城打仗呢。
便是如此簡單的道理,得到的卻是何姑娘的一句嘲諷,“原來龍家還是官人的救命恩人呢!”
如此說法,弄得章無忌說不出話來。隻能氣鼓鼓的表示,自己真的做不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然後跑去忙公務了。
工作閒暇之中,章無忌算是明白了為啥說清官難斷家務事。軍政建設,靠的是道理,靠的是紀律。感情不過是一種輔助,讓人們更快接受製度和紀律的輔助。
然而家裡麵誰給你講道理啊。大家不高興了就是要懟啊!自家老婆以前不這樣,那是因為章無忌就這麼一個老婆,她那時候的不高興完全是因為生活上遇到的問題。屬於和外部鬥爭時候的矛盾。何姑娘與龍姑娘的矛盾則是一個內部矛盾,章無忌自己的選擇導致的結果,找誰講理去啊!
化悲憤為力量,章無忌就全心全意處理著常德的政務。好在政務上能處理的事情還真多,絕不會讓章無忌感到無聊。
首先,就是土地重新丈量確定的問題。
朱八八能成功,靠的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麼一套政策。
廣積糧就得麵對糧從何來的現實問題。常德城比吉首城大得多,是因為這一帶能耕種的土地比吉首城大了太多。不僅是耕地,丘陵地區可以種植竹子,樹木,尤其是桑樹。
種桑養蠶就可以生產綢緞。絲綢的用處不僅限於製作衣服,其作用多得很。在民間,絲綢是被當做一種貨幣來使用。交易的時候拿出幾張紙做的交鈔,遠沒有拿出一匹絲綢有信用。
想搞這些,無疑需要太守府進行整體規劃,而規劃的基礎又無疑要弄清楚常德一帶到底有多少土地了。
此時,章無忌想到絲綢與經營,突然就想起了蜀錦。想到蜀錦就想起了諸葛亮。響起了諸葛亮就想起了說出很有趣的三國事情的胡六郎。
既然這家夥是常德本地大戶的成員,何不叫來問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