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元章!
前來王莊主莊子上的明軍撤下了包圍圈,沒多久就見莊門開了條縫,公孫庸從裡頭大踏步走了出來。
見到領隊的曾柑,公孫庸回稟道“那些人都知道了。”
“好,公孫先生。咱們回兵。”
這邊已經有人給公孫庸牽來馬匹,公孫庸剛上馬,就聽到有小校衝到曾柑馬前喊道“曾都尉,何不殺進去,殺光裡頭那群鳥人!”
曾柑大聲喝道“急什麼!太守有令,先殺光那些蒙古人,再收拾這些蠢人!”
見小校還是不服氣,曾柑喝道“當前太守正與蒙古軍大戰。便是荊都尉,章都尉等都在太守身邊,太守也有萬夫不當之勇。可蒙古人畢竟奸詐狡猾,咱們儘早趕回去,助太守全殲蒙古人。怎麼,太守的生死還不如你那點首功?”
小校一聽,嚇得連忙跑了。
大隊人馬隨即開拔。走出幾裡地,在一個要害處留下一隊人馬。公孫庸眼見這隊人不過兩百左右,心中懊惱,又有些心虛,就問道“曾都尉,何不多留些人?”
“公孫先生,那些莊主若是不死心,還想與蒙古人做狗,這些人馬便是擋不住他們,也能先派人稟報。到時候將這些人與蒙古人一並殺了,倒也剩下許多路途。”
公孫庸心中發虛。按照曾柑所說,章無忌早就知道了許多事,卻不告訴公孫庸。等平定長沙本地,章無忌還會相信公孫庸麼?
見公孫庸神色緊張,曾柑笑道“公孫先生不用擔心,章太守並不怪先生。俺見過章太守如何對付益陽與常德當地莊主,哪裡給他們言語的機會,直接殺了。俺和章兄弟認識這麼多年,章兄弟若是生氣,就會講出來。他若是不講,自然不會記恨。”
不會記恨麼?公孫庸心中苦笑。
說起不會記恨,按三國誌裡描述,先主劉玄德倒是不會記恨。東吳偷襲荊襄九郡,殺了關羽。劉備起兵報複,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蜀地降將黃權率領五千人馬被留在江北,他沒有投降孫權,而是前去投降了曹操。
之後有傳言,劉備殺了黃權滿門。黃權卻並不相信,認為劉備是個不記恨之人,絕不會這麼做。事實上劉備也的確沒有這麼做。
回想這故事,公孫庸倒是真的期待自己選擇的主公的確有當年先主的風範。讀了這麼多三國,公孫庸知道自己若是追隨曹操這樣的主公,光是三番五次堅持己見,給曹操帶來這麼多麻煩,便是當下不被殺,一旦失去利用價值,也會不知何時丟掉性命。
想到這些,公孫庸心中突然生出極大不安。以前他總覺得在這個亂世之中,他就有了施展的機會。可是在史書記載裡,那些亂世英雄們眼中,人命真的毫無價值。
大隊人馬正向前走,前麵突然有了動靜。沒多久,就見道路邊上衝出幾匹馬,看裝束竟然蒙古探馬。這些人也不靠近明軍大隊,直接催馬向著長沙城方向去了。
很快有小校騎馬奔來,詢問曾柑是不是追下去。曾柑想了想,“多派些探馬,彆讓蒙古人打咱們個埋伏。大隊繼續保持行軍速度。”
公孫庸雖然以軍師自居。雖然嘴上不敢說,心裡麵卻十足想學諸葛孔明。但是一打起仗,他發現自己真沒有諸葛武侯的才乾。但曾柑素來尊重,公孫庸也想知道曾柑為何這麼做,就問道“若是追上去豈不是能驚到蒙古人。”
“若是真的殺光蒙古探馬,或是將他們追的跑入岔道,他們豈不是不能儘快告知蒙古軍,我等正在前往長沙。”
聽了這個解釋,公孫庸稍一思索,就不禁仔細打量起曾柑。這個年輕人年齡與章無忌差不多,沉穩與見識已經頗不一般。輕描淡寫幾句話,滿是大將之風。
隻是這感覺讓公孫庸生出些不服氣,他腦筋一轉,就問道“若是蒙古軍見到我等要到,猛攻太守,那該如何?”
“太守為人可信,我等當信得過太守。與其慌慌張張前去參戰,不如穩穩當當向前。太守命我等前往長沙,我等就前往。”
聽到這裡,公孫庸不敢再說什麼。他甚至後悔自己問了這麼多。史書上記載的那些君主,九成九是不會認同曾柑的態度。難道有什麼比君主的性命更重要麼?
按照史書記載,敢這麼乾的將令,沒一個有好下場的。便是與君主親如兄弟,也遲早會被處決。若早知道曾柑是這麼一個人,自己說什麼都不會問這樣的問題。
此時,章無忌身邊的荊普命已經抱怨道“太守,曾柑怎麼還沒回來!”
章無忌這才想起曾柑來,轉身詢問負責看守計時器的參謀,“按照約定,曾柑還得多久回來。”
參謀看了看計時器上的標注,又看了看之前計算出來的行軍速度與安排,幾人算了一陣才答道“曾都尉最快還得有四刻鐘才能到這裡四裡左右。慢就得一個時辰。”
章無忌看了看正在快速調整陣列的蒙古軍,心中隻期待曾柑能快點到來。又覺得守住大營的明軍動作未免有些慢。
轉念一想,章無忌又覺得自己未免有些矯情。整個計劃本都是自己製定,既然自己把自己置於誘餌的位置,那就好好承擔起誘餌的責任。至少到現在,所有局麵都和之前預計的差不多。
敢於繼續追隨蒙古軍的莊主們都被乾掉了……
回頭看了看已經被戰鬥嚇得瑟瑟發抖的三家莊丁,章無忌讓荊普命帶著這幫莊丁先回到長沙城內暫時躲躲。
荊普命受命而去。很快,在這幫莊丁周圍監視的明軍撤下,幾百莊丁一個個惶惶如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之魚。向著長沙城飛奔而去。
見到這等變動,蒙古軍的騎兵立刻行動起來。他們縱馬繞過明軍整齊的陣列,發出震天動地的尖聲呼喝,衝向那幫莊丁的背後。這縱馬奔騰的英姿,看的明軍瞠目結舌。
“我x,這是怎麼回事?”章無忌不解的自言自語。
幾乎在同時,錦袍千戶也看到事情好像不對。那幫潰敗的明軍後陣雖然飛也似的逃入長沙城,然而列隊的明軍主陣竟然毫不動搖,仿佛根本沒看到。
若是說他們真的沒看到,也肯定不是。因為明軍外圍的弩手正在以幾塊速度向著蒙古騎兵們發射弩箭。起碼有二十幾名蒙古騎兵中箭落馬。
打了這麼多年仗,蒙古錦袍千戶是第一次看到一支軍隊後陣崩潰,主陣卻毫不驚慌。
眼瞅著在弩箭的攢射下,蒙古騎兵正在不斷落馬,甚至不得不繞的更遠,無法銜尾追殺逃兵。氣的錦袍千戶用蒙古語大罵起來,xooxx!